中风与脑CT征象表现分析论文_于存钢

中风与脑CT征象表现分析论文_于存钢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观察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cerebral apoplexy in each syndrome,and to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roke in the brain. Methods: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a total of 66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we on the part of patients with CT were detected,and the detection of brain CT positive patients from the pathological nature,location and size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stroke lesions mainly located in basal ganglia;meridian syndrome and viscera syndrome in different lesions,in collaterals in the basal ganglia,and viscera in syndrome lobe basal ganglia,mainly in collaterals and viscera;card also has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the lesion size. In collaterals to 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hemorrhage in viscera syndrome;meridian syndrome in small lesions,and a type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two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viscera with syndrome lesions,viscera Yang closed lesions in the deep brain. Conclusion:the severity of stroke can be detected by brain CT,and the changes of the two are closely related.

Keywords:stroke;brain CT;positive image analysis

中风病是一组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风病的发病率亦不断上升,其致残率、死亡率极高,存活者中 70-80%的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是我国脑血管疾病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随着CT检查设备的普及,中风病的辨证与CT表现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中医临床的关注,为探讨CT对中风病辨证分型的价值,现将我院行脑CT检查并同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66例中风病患者的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男性人数36例,女性人数30例,男女之比6:5,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63.5±9.27岁。其中有吸烟史者12人,饮酒史者20人,合并高血压病者8人,糖尿病者11人,冠心病史者15人。西医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者15例,脑血栓形成者30人,脑出血者21例。我们对这些中风病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发现有60例患者的脑CT呈阳性,其余的则为阴性。我们要探讨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性别的脑CT表现与中风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方法

我院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这批患者进行治疗,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与西医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中医通过中医辩证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西医中将CT分型分为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和脑叶等,将中医与西医进行完美的结合,提高了患者被治愈的可能性。随后,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检查设备采用PHILIPS公司MX8000多层螺旋CT扫描机。病人采用仰卧位平躺,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300mA,扫描野12cm,扫描层厚10mm,必要时减薄至5mm,螺距1:1,均行平扫,窗宽110Hu,窗位45Hu。我们发现临床症状符合中风病,但脑CT扫描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大都在一个礼拜后得以痊愈;而临床病症属中风病症状,但脑CT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则久久不能痊愈,而且会出现头疼、呕吐等症状。

1.3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或行×列表的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处理采用SPLM统计软件。

2.结果

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且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已经解决了许多的治疗难题,为疑难杂症的治愈提供了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早在八九十年代就为中风病下了这样的定义,凡在24h以上脑神经功能缺损或在24h内死亡的脑部疾病。中风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甚高,临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人体的神经系统将我们连为一个整体,我们的任何行为动作都是由大脑发布指令,神经系统传输指令而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当我们的神经系统出现故障,我们的各种行为动作就会自然而然的慢下来,这也是中风病多发于老年群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且一型以脑梗死为主,二型以脑出血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中医中风病与西医脑血管意外并不完全相同。中风病辨证分型与脑CT表现密切相关,不同证型的CT表现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中风病患者的严重情况与脑CT结果息息相关,相互反映。

综上所述,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参考文献:

[1]郑明明,卜晖,邹月丽,等.125例改良抗酸染色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期与影像学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2017,34(2):153-156.

[2]王振奎,王贞.高血压脑出血早起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5):65-66.

[3]姬卫东,方岩,王遂山.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血管造影表现与临床关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3):382-385.

论文作者:于存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中风与脑CT征象表现分析论文_于存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