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电力勘察设计院)
摘要::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愈发广泛,从而加快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以及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现状,探究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输配电 用电工程自动化 现状 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十分惊人,电力事业的发展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现在,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也运用到了输配电过程中,这极大提高了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水平,而且,电力系统的安全系数和运行效率也大大提高。虽然信息化技术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能否保证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稳定、高效运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稳定向前。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的概述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对当前社会进行智能化供电。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需要依据一定的技术与电力信息进行系统建设,同时可以保证相关资料的完整性,能够及时发现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网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部门输配电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促进了电力网络的科技化和智能化发展。利用数字化网络技术,很好地避免了人为控制因素导致的错误,简单快捷,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如今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降低了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工程的风险性,促进了供电和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发展。另外,输配电以及用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可以实现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在线故障诊断,全面分析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运行状态,准确的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对故障快速进行诊断和维护检修,提高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控制,电力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监测,全面掌握系统故障出现点,在线分析故障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检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应用,改进和优化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对电能资源的输配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科学的进行电力调度,减少电力线路的无功损耗,优化输配电流程,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现状
2.1管理者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管理意识薄弱
在电力配送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思想意识薄弱,在输配电过程中不能尽到自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且对输配电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意识不够。在多元化的用人机制下,许多输配电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输配电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2.2缺乏科学管理手段
从电力工程的发展来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仍然采用比较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电力系统输配电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由于管理者的素质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不能有效实现科学手段与当前时代发展相结合,对高科技技术的学习比较落后,不能有效实现人员的合理调动,造成人员管理不稳定,这都是由于管理人员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造成的。
2.3复合型输配电技术落后
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数量和规模呈现突增的形势,这对输配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于资金的缺乏和输配电技术的落后,造成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用有待提高,加上电能损耗严重,说明电力系统在输配电过程中技术落后,在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运行技术的开发方面缺乏复合型的科学手段,这造成大量电力资源的浪费,使得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缓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管理体系不健全
据调查,很多地区的电力部门没有针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一些电力公司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落后,严重和现代社会脱节,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不健全,造成电力部门的制度混乱和经济损失。
3.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对策
3.1提高管理者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意识及水平
加强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科学化管理,培养员工高度的责任意识,自主学习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知识,研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工程,定期去相关企业考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输配电知识教育,加强实践演练,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减少在输配电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电量损耗,让员工意识到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输配电需要拥有复合型技术的人才。
3.2优化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工程的管理模式
改革对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手段,优化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工程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利用科学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调配。稳定人员管理,对员工采取合理的激励与责任制管理,使得个人考核和电能损耗关联,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通过设备的安全合理操作,实现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工作流程的优化处理。
3.3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鼓励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改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现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专业的电力高等院校和电力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合作,研究创造出新技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尽量减少输配电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电力损耗。提高工作质量,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奠定基础,供电企业应通过加大对于技术开发的人力和资金扶持力度,从而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开发深度,研制出适合当今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新技术。
3.4健全和完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制度
建立健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制度,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以及责任制度完善个人考核,提高电力部门人员的节能意识,加强电力企业培训制度和激励奖惩制度的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表现积极的给予公开奖励和表扬,表现不积极的给与批评,定期培训输配电人员的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提高输配电经验,熟练掌握用电自动化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供电企业吸收更多的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明确的分工制度,任何一个企业良好的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分工制度,责任到人,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自律,健全的制度管理能给员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提供依据,为实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工程的稳定运行作出贡献。
4.结论
综上所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在电力资源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下快速发展的自动化技术背景下,为了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工程的优化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结合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充分发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创新自动化管理模式,推动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爱成.浅析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
[2]杨仟卉.浅谈输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
[3]李斌.供电企业输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5)
[4]谢馨仪.国内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8):32-33
[5]赵志刚.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144-146
论文作者:郑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9
标签: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员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