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银佳
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摘要:从当前我国城市内涝情况来看,它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内涝发生原因具有复杂性且传统防治理念具有局限性,导致当前我国尚缺乏一套科学且全面的防治体系。怎样有效且系统地处理城市内涝是当前需要考虑并探讨的,应重新考虑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和总体规划,本文就此探讨了城市排水系统和内涝防治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内涝防治;新思路
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我国城市化进程加深导致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各个城市设置污水处理厂是控制水污染的关键手段,促进水健康循环。要想解决城市的内涝,不但需要加强建设基础的建设,建设完整的河道规划方案及完善城市管网,同时还需要注重雨水资源化,在日后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1 污水规划对污水资源影响
以往的排水系统的目的是避免出现雨洪内涝和解决污水从而保证城市公共水域。觉得需要尽快将有害的污水排除、此观念通常造成只保护局部生活环境而给大面积的流域位置造成危害。要想水环境得以恢复,那么就需要对污水进行二次利用且深度处理,而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1.1规划污水系统
当前对于污水的再生回收、深度处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重新考虑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和城市总体规划,重视污水回用与污水再生。在规划排水管网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污水收集、雨水及处理方面。将当前污水、雨水和不完全分流制系统转化为完全分流制系统。
1.2排水系统对经济指标影响
对比各个位置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形式来看,需要从长期的角度思考若应用此方案之后,能否对该地区水资源短缺能否起到缓解作用,且能够有效处理当地水污染问题,对短期以及长期费用效益做全方位地考虑,从而能够选择出处理水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
2 引发城市内涝的因素
2.1建设标准不高
第一,过去的城区居民不多且建设不完整,市政管线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不停增加城市排水量和汇水面积,且没有尽快修整市政排水管道的配套工程,当前一些排水管道难以与排水需求相适应。第二,城市排水系统以往泵站规模不大、排水能力差且标准不高,在雨季一些路段市场发生积水现象,还有些泵站修建时间长,设备发生老化情况,难以符合排水需求。第三,当前排水管道大部分是合流制设计,雨水同生活用水共同排放,管道混接乱接情况常见,造成排水管性质搅乱,使下游截污负荷增大,雨天时难以将路面的雨水排除干净。
2.2城市发展过快
我国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污水排放量与不断增加,但污水处理却未得到有关重视,大部分没经过处理的污水进入河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其中包括有下面几点原因:其一,不断增加的污水量却没有增加污水厂的数量,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的污水未满足环保标准排入水体中,从而影响到环境与人的身体健康。其二,管网收集系统没有建设完善,城市中一些位置雨污分流没有达到,处理污水设施效果不佳,当前处理设施不够健全,导致城市排水管网管道收集率不高,不少污水处理厂无法配合官网。
2.3城市规划不够合理
城市基础设置建设的关键组成就是排水系统,通过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构成,排水系统体制指的是应用各种排除形式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雨水进行的排除。选择的排水体制不合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的雨污排水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一部分位置道路宽度有限且地下具有较多的综合管线,地线空间的限制,所以难以增加污水管,埋设的污水管由于不能收集污水而形同虚设。城市截流井截流倍数不大,无法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雨水管径不大,使得雨水通过截流井进入河道,截流管的效果不能发挥。其二,从经济上来说,老城区的建设单位对截留倍数不愿过大,却不能与当前人口增长的排水需求相适应。
3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
3.1分流排水系统收集废水
分流制是分别收集污水与雨水的输送的排水制度。那么对城市来说,可通过雨水管与污水管的管渠输送和收集污水。工厂会有各种性质不同的污水存在,可以通过处理及利用的各种需求,分别进行输送和收集生活当中不同的污水。还可通过雨水管输送和收集生活废水与雨水。分流制不仅能够处理系统终端得分制,同时还是较为理想的制度。
3.2合流制排水系统输送污水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通过管渠输送和收集污水,那么合流制排水系统相比于分流制排水系统来说更加简便,但其在旱季输送雨水与污染的传输量相差较大,那么河流管渠中就会出现沉积物,所以设计合流管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在输送污水时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按照有关资料显示,管渠里水流时速是0.22m/s,中等颗粒悬浮物不会出现沉淀情况,流速在0.5m/s时,10cm的颗粒都能够冲走。那么设计河流管渠需要在旱季流速最慢需在0.3-0.4m/s,流水量设计时,流速最慢应在0.75m/s,如此就可以在小流量出现沉淀物的情况下被高峰流量冲走。
4 城市内涝防治新思路
4.1对临时雨水调蓄设施进行规划
该设施一般起到调节的效果为了削减超标的于水利影响城市,把超标雨水径流高峰流暂时储存在临时雨水调蓄设施当中,等到流量变小,再缓慢排出其中的雨水,将下游雨水管渠尺寸减低,从而使排水防涝能力得以提升。规划区域中有绿地水体、公园等,可将其作为临时雨水调蓄设施使用。例如规划大排水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勘察现场,才能够了解此城市雨水子系统的水体面积和调蓄水深度并规划调蓄容量。
4.2主要规划道路行泄通道
与城市的受纳水体分布、竖向分布和内涝防治标准相结合,对临时雨水调蓄设备最先规划,在道路排水警戒线之上的防涝位置分析雨水超标的路径,之后才能够清楚此城市内涝积水程度的分级。假如此城市道路行泄通道深度是0.5m,要想让内涝防治重现期在50年左右,那么要13个雨水系统满足道路行泄条件,进而能够处理50年一遇的暴雨。如果超出此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降雨的情况下,需要保持13个雨水子系统区域排水顺畅,且还应实施更加合理的手段处理。为了让此城市中内涝重现期在50年,雨水调蓄设施需要进行规划,且其必须具有储存与调节的效果,使其深度不超过0.5m。
4.3雨水生态系统化处理系统应强化建设
对于面积相对较大的位置,例如道路及广场等,需要采取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材料完成铺装,如此才可以让雨水更加渗入到地下中,此能够把短期径流转变成为长期径流。对道路的两侧而言,需要使用渗透性的排水沟,再汇入雨水,另外还可以把当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将暴雨期的径流量消弱,使用雨水渗透技术于面积较大的绿化草坪中,如此就可以使雨水快速地进入到地下中,从而使暴雨径流量进一步降低,比如在我国北京等位置就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5 结语
需要建立并健全系统、科学且清晰的思路来针对城市中的污水处理以及内涝防治工作,在城市内涝防治过程当中,大小排水系统所发挥的效果十分显著。另外,还需要在城市内涝防治工作开展中重视风险评估,合理指导土地利用开发及规划,并规范安排大小排水系统的设计,从而使城市安全得到保障。在对城市内涝缓解的过程中对径流污染加以控制,并控制污水排放,促进自然水文稳定且健康发展,并推动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许清亮.城市排水管道的清淤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12).
[2]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5).
[3]杨丽华.城市排水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4(16).
[4]刘迎,叶碧瑄.城市排水系统与内涝防治新思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
[5]谢映霞.城市排水与内涝灾害防治规划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7):105-108.
论文作者:叶银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内涝论文; 城市论文; 污水论文; 雨水论文; 排水系统论文; 径流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