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论文_杨迎波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论文_杨迎波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个旧 661000)

【摘要】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27例。患者均于2010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在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27例患者围术期均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5天。随访显示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手术预后,值得推荐。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49-02

我院自2010年以来,为27例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本组27例,患者均于2010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在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男5例,女22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为(60.2±1.2)岁。其中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1例,单侧膝关节置换2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临床症状均为患肢肿胀、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

1.2 方法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此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患病时间长,常年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不便,易产生抑郁、沮丧、自卑心理,对手术顾虑大。我们应详细介绍手术治疗方法和作用,使患者认识到全膝关节置换可解除疼痛,纠正屈膝畸形,改善关节功能,从而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请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现身说教,介绍康复锻炼的经验及感受,对害怕疼痛和担心出血而不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给予其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和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2术前训练 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患肢直腿抬高及踝关节屈伸运动;指导患者学会并适应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拐杖。

1.2.2术后护理

1.2.2.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常规吸氧,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粘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1.2.2.2体位护理 联合阻滞麻醉回病房取去枕平卧位6h,膝关节置伸直位固定,抬高20~30°,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2.3心理护理 手术后应向患者讲解手术很成功,术后轻微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有利于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疼剂。

1.2.2.4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辅于膝关节冷敷,以收缩局部血管,减少血流量,减轻和防止水肿,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及引流情况,详细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

1.2.2.5预防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及致死原因,术后注意观察下肢的血运情况及肤色、温度、足背动脉的博动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鼓励患者做踝关节、膝关节的主动活动或CPM机锻炼,病情许可使其尽早下床活动,根据医嘱给于抗凝药物。

1.2.2.6预防肺部感染 指导患者做扩胸运动,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痰液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稀湿痰液,保证呼吸道通畅。

1.2.2.7术后创口感染 注意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污染或渗透及时更换。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时现配现用,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2.3 康复训练

1.2.3.1术后当日~3d,术后6h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活动,行踝关节、足趾的背伸和跖曲活动。20~30min/次,4~5次/d。术后第一天患肢可行CPM被动伸屈锻炼,角度从40°开始。2次/d,1h/次,以后每天增加5~10°。在CPM机运转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防负压作用而使引流管内血液回流,增加感染概率,停机及时开发。

1.2.3.2术后4d~2w,患肢疼痛减轻,在患肢不负重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行直腿抬高练习,进行膝关节伸屈锻炼,术后1w部分负重行走训练,进一步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防止膝关节屈曲、痉挛,CPM机连续使用4~6h/天。以后每天增加10~15°,2w内屈膝达到90°。

1.2.3.3术后2w~6w,逐渐恢复患肢负重能力,开始行走和步态训练,加强患者平衡力的训练。主要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鼓励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动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评价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记录患者的下床时间。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2年,应用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情况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2.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术后平均5天下床活动,对本组27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2年的术后随访‘根据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25例,良2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

3.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作用,使患者懂得手术的效果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1];术后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尽早恢复肢体的功能。术后功能康复可进一步增加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使其关节早日恢复正常功能,同时也可延长假体的寿命[2-3]。

研究得出,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5天。随访显示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理想。

可见,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手术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陈志伟.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下肢康复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2004,34﹙8﹚:3955-3956.

[2]马金忠.影响膝关节置换并发症的因素[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1,22﹙1﹚:60-61.

[3]刘吉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5.

论文作者:杨迎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论文_杨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