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一个师字万卷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万卷书论文,吴正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说起自己的专业进步,吴正宪更多地归功于阅读及阅读之后的积极实践.读书,让她发现了数学教学的哲理与门道,并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讲授;读书,让她静心走进儿童世界,并与之心相近,情相连;读书,让她恪守理想,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对我而言,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两件事,一是教书,二是读书.”吴正宪说.
读书,让我发现数学的哲理与门道
在学生时代,吴正宪就有“小老师”的绰号.20世纪60年代末,刚上初中的吴正宪就登上讲台,为全区上数学观摩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听课的一位专家断言“这孩子是做教师的料”.1970年,16岁的她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至今还记得,工作的第一天,身着一件黄色毛衣,上面是妈妈为她刺绣的格言“心求通而自奋也”,时刻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为了教好每一堂课,“小老师”吴正宪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发奋读书.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酷爱文学名著,偶得一本,便像找到宝贝一样爱不释手.当初她亲手抄写的《唐诗三百首》,至今还珍藏在自己的书柜里,为她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她还比较喜欢自然科学书籍,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由于哥哥嫂嫂也爱读书,他们常常一边阅读一边讨论.在那段泛滥着“读书无用论”风气的年代里,许多年轻人无所事事,他们却把自己关在家里,悄悄地在书海里畅游,营造着家庭读书的氛围.
1980年7月,吴正宪结束了北京第一师范学校两年的培训学习,来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教书.因为教师紧缺,她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担任班主任工作.虽然有了近10年语文教学的功底,但数学教学还是第一次.那个暑假,她从研读教材人手,找来1~12册教材,用了整整一个假期,把全套教材所有的例题、思考题以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做了一遍.她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出知识网络图,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共有二十多本,至今还保留着.两次乔迁新居,她迫不得已,忍痛割爱,淘汰了不少书,但那些发黄的笔记本一直伴随着她.
“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在灯下认真演算数学题.遇到高难度题目,我就一张张稿纸地演算,稿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吴正宪说,她还认认真真撰写了《教学有感》、《小学数学系统整理》、《值得回味的课》、《趣味数学趣谈》等专业学习笔记,不断提高着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不学习,不研究,我就觉得底气不足,课堂上就发虚.虽然我没在高等学府系统学过教育理论,但我知道,本领不是天生的,学习的路径是多渠道的.于是,我不懈努力,拜书本为师,拜高人为师.我深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无捷径,必须脚踏实地,用心读书,善于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在吴正宪看来,真正让自己的数学教学独树一帜的,是哲学与心理学书籍的阅读.
1983年,面对学校题海战术、作业堆积如山、学生负担沉重的现状,吴正宪苦苦思寻对策.20世纪80年代初期,她走进马芯兰老师的课堂,一心想学习她的教学方法,也想让自己班级的学生“四年完成六年的数学任务,提前两年参加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她曾在上学年就把下学年的教材印成讲义发给学生,结果欲速则不达,效果不理想.恩师刘梦湘告诫她,学习马芯兰教学法不是表层的照葫芦画瓢,而要学习她的“真经”,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提速,重新组合教材,必须重视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学生认知规律这两个基本点.刘梦湘建议她多读哲学类书籍.从那以后,吴正宪首先细读了《矛盾论》、《实践论》等经典哲学理论书籍,一条清晰的思路开始在眼前展开.
“数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数学与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分割.其实,支撑我数学教学改革的是基本的哲学观.”吴正宪认为,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具体科学,哲学则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善于沟通二者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思维更加深刻,这对学生认识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一旦把哲学原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学生便解开了数学学习中难解的结.
吴正宪打乱教材的既有顺序,将数学教材中“易混”且“互相矛盾”的概念安排在同一节课里学习,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揭示概念内涵.“正比例与反比例”、“因数与倍数”、“乘法与除法”、“无限和有限”、“偶然和必然”等,她把这些数学中的矛盾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的两个方面.
依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依据逻辑辩证法,吴正宪提出了“六条龙教学法”.从改革教材入手,将小学数学知识组合成六个有联系的知识系统,并以“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全面育人”为目标,对小学数学的“教法、学法、考法”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当时被称为“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实验”.
吴正宪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感受数学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绝妙的逻辑美、简洁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思维的启蒙,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她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数学教育.
读书,让我与孩子的心更近
20世纪90年代初,应内蒙古海拉尔市教育局的邀请,吴正宪为当地教师上《相遇》的示范课.一上课,吴正宪就热情地向学生们打招呼,但下面的学生个个端坐着,面无表情,无一人应答.她又问:“哪位同学知道什么叫‘相遇’吗?”还是没人回答,学生依然呆呆地望着她.
面对冷场,吴正宪用儿童的话语系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创设了活动的情景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相遇”、“同时”等有关概念.学生们情绪渐渐高涨,从开始的一言不发,到后来的争相表现.下课了,孩子们拉着吴老师的手,不愿让她离去……
下课后,主办方说:“这个班是全地区公认的最差班,我们就是想看看来自首都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施教.”现场听课的老师们都被感动了,他们发自内心地承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师.
1986年深冬,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吴正宪听了儿童心理学专家张梅玲的专题报告.当听到“心理健康、心理体验、新型师生关系、人文精神”等新名词时,她立刻被打动了,并开始反思“为何没想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会与学习数学连在一起.”报告结束后,她主动向张梅玲请教.张梅玲借给了她《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学与教的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发展》等书籍,吴正宪如获至宝,一头扎进书中……
在后来的日子里,吴正宪又认真阅读了山内光哉的《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林崇德的《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为她日后的儿童教育与教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她渐渐懂得,每个儿童都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的人格.教师要尊重儿童,用心地读懂儿童,真诚地和他们交朋友,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努力把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命融在一起.
于是,在窗外飘雪的课堂,吴正宪不会压制学生渴望打雪仗的冲动,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亲自带领学生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快乐,然后再专心致志地学习;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不会另眼相待,而是满腔热情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帮他们找回自信、自尊;面对枯燥的数学公式,她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一把快散架的椅子摆在学生们面前,“怎样修理才能使椅子牢固?”
2008年,吴正宪提出了符合儿童认知需要和心理特点的“既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教育理念,即强调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向儿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数学教育,提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教师又能提供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营养”又“好吃”的双重价值追求,使儿童真心爱上数学,实现“乐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
用心地读懂儿童,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数学,多年的阅读积累与实践探索,使吴正宪找到了儿童喜爱的教育教学途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观,创造了“爱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引领更多教师走上阅读之路
1994年初秋,吴正宪结束了25年的小学教师生活,成为一名教研员,在成就许多中青年教师职业追求的过程中,她也拓展了自己的学习历程.而此时的阅读也上了一个新台阶,阅读范围大了,也更注重教育新闻.她订阅了教育教学和其他方面的许多报刊,读到精彩的文章,她总是将之圈圈画画,折页,贴条,批注,或剪下来结成集,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每晚睡前,她习惯于把当天的报刊收集一处,在台灯下一一翻阅研读.读完一张便扔到床边,不知不觉地上的报纸累积了厚厚一堆,“像一座小山”.
吴正宪还将多年的阅读体会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引领周边的年轻教师共同实现专业发展.“作为一名教研员,首先要有资源意识,要把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的研修资源.”吴正宪说,她的团队经常进行同伴互动研修,如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数学课,努力建立“人人平等、民主和谐、资源互补、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研修文化,使个体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群体的专业资源.
“作为研究者,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是我的历史使命;作为教研员,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我的责任.”在指导年轻教师方面,她最看重的就是帮助年轻教师养成阅读与反思的习惯.她常说:“在专业发展上不能偷懒,要舍得花别人不肯花的时间,要肯下别人不愿下的工夫,要认真研读别人未曾读过的书.”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聚集了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72名市区骨干教师及教研员,很多外省市地区也强烈要求成立“吴正宪团队工作分站”.不论总站还是分站,每期研读一本教育书籍,写一篇读后感言,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是站里老师们雷打不动的功课.在“吴正宪小学教师工作站网站”上,每学期都可以看到她向团员们推荐的书籍名称.每次到北京远郊区县上课,她总是向教师们推荐一些经典的教育书籍.2012年寒假,吴正宪又把阅读过的上百本书籍送给了北京房山、顺义工作分站,与农村教师共同分享.
有人问吴正宪“何为幸福”.她说:“每天和学生在一起,读书学习,看着他们快乐成长,就是幸福;每天和同行们在一起,研究交流,看到他们不断进步成熟,就是幸福.”有人问吴正宪如何认定自己的职业价值,她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在付出,也在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道路上,获取了专业成长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的和谐统一.”
记者:你常说教师要用心读懂儿童,把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你看来,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来做到这一点?
吴正宪:我特别建议老师们读一点儿童心理学的书,哪怕是浅显一些的.知晓与儿童交流的基本原则,才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才不至于“好心办坏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其实,每个儿童都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欣赏、被关爱.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教育工作就更有针对性,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做好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另外,我建议教师在读书方法上首先要学会对话、交流、反思.我深切地体会到读书后的交流很重要,包括与同伴、专家及家人,甚至是“业外人”的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主动与书互动,学会与书对话.教师在看书时,应不停追问自己“为什么提倡这样的理念”,“我是这样吗”,“这种教学现象普遍吗”,“对待学生,是不是那样处理就好”等,从而做到在对话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记者:多年来,你一直乐于做一名教师,为同行树立了榜样,你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吴正宪:真正的榜样应该是叶圣陶、陶行知等大家,这些都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教育家.我特别要提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影响至深.
我认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师德、人品.首先,做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要有人情味,心怀友善之心,真诚地与儿童做朋友;要热爱儿童,读懂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尊重每一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为人正派,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其次,教师要善于教学,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能专业地把握教材,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启发式的教学.再次,教师要善于学习、研究和反思,具有良好的学习力和研究的能力,能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进步和发展.
记者:在教研员的岗位上,你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北京数学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骨干教师,你认为一名好的教研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吴正宪:我在北京曾经做过“您心目中的优秀教研员是什么样子?您需要什么样的教研员?”的调研.通过调研,我总结出四句活:一是教研员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即有敬业精神,为人正派,办事公正公平,不谋私利,甘当铺路石,愿为他人做嫁衣裳.二是教研员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只有学习研究,才有能力指导他人,有底气服务他人.三是教研员要有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只会站在岸边指手画脚,而是要了解实情,并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具体可行且有实效的教学建议,切忌高调空谈.四是教研员要有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力,要用心设计好、组织好每一次教师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