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劳动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07年转载文献内容分布
2007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杂志的办刊原则和指导思想依然是围绕着国家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的热点问题、重大政策变化、微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劳动关系领域的前沿理论等。在强调理论分析的同时,我们更加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和那些选题前沿、研究方法出新的经验研究文章。杂志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以便对此做出相应的政策;能为学者们在学术研究领域指引方向或者提供文献支持;能让专业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能帮助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企业运作和管理实践机理。
我们应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7 年的《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各版块转载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就业与失业问题(40篇)、劳动关系和劳动立法(21篇)、收入分配与薪酬理论(30篇)、人力资本投资(12篇)、人力资源管理(23篇),以及其他一些文章(20篇)。
二、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受到就业问题的困扰。许多研究者对就业问题十分关注。有些研究者把就业视为一个宏观经济变量,把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总体经济形势联系起来。而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继续,城乡就业与农民工就业必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也有一些作者在持续关注女性的就业问题。
(一)就业形势的判断
研究者之所以要对就业形势重新进行判断,是因为中国出现了“民工荒”。刘林平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的“民工荒”现象的调查,发现外来工主要通过私人网络关系去寻找工作,而工资搜寻途径的不同对工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由于工资低,外来工流动率高,企业招不到新工人,进而形成民工荒。制度短缺决定劳工短缺,政府应以最低工资标准来调节劳动力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研究者提出,中国很可能已经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即将结束,劳动力市场将出现紧张的状态。黎煦认为,这个转折点正是加强劳动力保护的契机,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劳动力保护政策,特别是关注对进城农民工的劳动保护。而正在逐渐失去劳动力优势的中国,经济要靠什么增长呢?对此,蔡昉认为,应该转变增长方式,创造新增长源泉;要充分利用和延长人口红利;同时要消除制度障碍,保持劳动力源泉。周天勇分析了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趋势,指出拐点不会那么快到来,未来15年就业压力都很大,扩大就业依然是宏观经济政策最为核心的目标。而蔡昉在分析了奥肯定律的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进行了经验观察,认为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带来就业扩大,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因素也会影响失业率的变化或就业效果。因而对于失业的治理,经济增长并不是万能灵药。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首先必须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不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的目标中。
此外,曾湘泉等人基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内容,指出了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建设劳动力市场基础信息平台,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劳动力市场规制。
(二)城乡就业问题
统筹城乡就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制度方面,从制度的起源和特点上看,武忠哲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制度变迁的产物,而非市场经济自然演变的结果,所以需要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予以分析说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在宏观上已经分割为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领域,分别形成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同时,在体制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又体现着市场的二元分割。这种双重二元分割导致我国城市社会的收入分配和就业模式具有“单位制”时代计划就业的特点和市场化就业模式的特点。从制度的现状上看,张丽宾认为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制定或准备制定关于统筹城乡就业的法律法规。所以,应该加快相关立法,逐步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法律环境。要完善城乡就业的法律环境,杨宜勇也指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着力点应该在扩大就业总需求,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在社会中树立普惠意识构建协商机制,减少就业歧视,同时关注国际市场。
“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是劳动经济学的专家们的关注焦点。目前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市谋求生存和发展,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这一进程的生力军。
农民工就业难,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民工在就业中受到了歧视。王解静认为,其主要原因不像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认为的是市场失灵,而是政府失灵。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歧视和人们心理上的歧视。徐玉龙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就业歧视的问题,认为歧视的根源在于歧视性的就业制度和政策以及传统,同时存在统计性歧视。周刚志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遇的不公待遇与我国现行的相关立法内容与立法程序有着重要的联系。就其制度根源而言,宪法理念的缺失与宪法实施机制的缺位是农民工权利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保护农民工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劳动合同。但是刘辉等对杭州市农民工的调查中发现,6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不仅与所在企业的性质、人数等因素相关,也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因此刘辉认为应该采取措施尽快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此外,王月明指出,用“核心劳工标准”保护农民工劳动利益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女性就业问题
近年来随着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关于女性就业的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在深入进行着。
林原通过对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伴随我国经济转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波动中有下降趋势。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后,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做出雇佣决策,从而导致了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
唐鑛通过问卷调查,采用Tobit截断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与教育程度正相关,与年龄、丈夫月收入负相关。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立法
(一)和谐劳动关系
自党“十六大”提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石的和谐劳动关系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于“和谐社会关系”,学者给出了两种解说,一种是“劳资冲突说”,一种可以概括为“劳动者分层说”。常凯认为,目前劳资冲突与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如何减少劳动争议、冲突,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待解决的问题。董保华持后一种观点,认为不宜将劳动者简单地视为一个阶层,而应分为四个阶层。而这四个阶层的利益有异同,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保护策略。
对于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李炳安认为,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郑爱青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当强化和突出调解的作用,改进目前或裁或审的制度形式,逐步提高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官的劳动法素质。
(二)劳动立法
学者们对于2008年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关注是非常深入的。董保华认为,两种对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学说会影响到劳动立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调整原则。他认为劳动法应该秉承保护劳动者的原则,劳动者应当分层保护。而劳动法的缺陷在于分层保护得还不够坚决。劳动立法应该由追求“高标准”转向“广覆盖”。
作为关系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就业促进法》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就业促进法的草案包括了就业促进的原则、方针和工作机制、建立政策支持体系、规范市场秩序、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等方面的内容。 黄勇认为《就业促进法》仍然有不足之处,比如对增加促进就业工作的财政投入规定不够具体,对于企业按照规定吸收特定人员就业和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税收优惠以及对于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的特殊照顾规定得不够明确,而且国家应该出台具体措施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国家需要的地区工作。
企业民主立法方面,确定工会在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权限划分,是企业民主立法的难点。程延园认为,通过立法确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民主管理形式和方法,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对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工资新政
2006年底,财政部解读了下一步的8项工作重点,其中一项是加大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其中特别指出,工资改革原则为限高、稳中、托低。于是,关于工资新政的讨论也就此展开。
我国现有的工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李爽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在形式上集中地表现为分配秩序的混乱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再分配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现行的工资制度方面,徐振斌通过对国有单位工资制度的调查发现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事业单位干部分配制度和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都存在缺陷。再分配制度方面,苏海南等人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最低工资是否合理,要全面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工资标准差距客观存在,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收入分配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冯邦彦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用制度均衡演进的观点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过程,我国存在着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正相关关系,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进程与我国工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具有动态一致性。靳卫东等人认为,无论是从利益归属结构还是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国的公共政策都不利于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减小。改变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调整公共财政指出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赵人伟发现,我国总体收入的差距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尤其显著,区域间、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在分析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改革的关系时,要防止把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出现的问题简单地归咎于经济改革本市或者经济改革付出的代价。所以,市场和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中的作用都应该要发挥好。
应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收入分配问题。康士勇认为,收入分配的战略调整应该更加重视社会公平。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想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郭平等人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效用和社会分配差异逐渐增大,收入分配愈发不公平。因此提出政府应该在农村和城市制定相关的土地政策和购房政策,开征收入调节税等减少由于个人能力差距导致的收入差距,应该增加对教育的公共投入和社会保障投入。林海等人则在分析了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原因后提出,实行“第三次”分配有利于规范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的宏观调节。
五、人力资源管理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除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以创新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成为了又一个重要的战略命题。曾湘泉从个体创造力、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区域人才发展战略实施的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研究主要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进行的,而两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个体创新和组织创新是社会创新的主体基础,但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视角来看,促进各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协助是实现区域创新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
对于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石若坤等人则提出了以心理契约为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工具的新视角。他们认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在管理实践中,应该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的存在及其影响,积极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维护心理契约的动态均衡对于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三)国外裁员理论研究
张宇坤对国外有关裁员的实证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了归纳和介绍,重点阐述了裁员对各方面利益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四)绩效的影响因素
对于员工绩效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一直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杨东涛等人通过对江苏、上海和广东三地的企业发放问卷的方法研究了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类型职业生涯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组织主导型和高度投入型职业生涯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提升有显著关联性。
以上的几个热点研究之外,还有很多对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问题的相关研究,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就不多赘述。通过对2007年《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所转载的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国内对劳动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范围也越来越广;研究的方法越来越规范和科学,例如使用问卷调查、模型分析和高级统计分析等方法,这正式目前学术界的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