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_加工贸易论文

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我国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路径论文,我国论文,贸易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并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了以垂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伴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中国也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由传统的水平分工方式向产品内分工方式演变,并从附加值较低的零部件加工组装环节切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中心。从本质上看,加工贸易呈现了典型的产品内分工特征(卢锋,2006),多年来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加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总量50%以上的比重,尽管近两年加工贸易所占比重有所滑落,但仍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国内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的研究文献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综述如下。第一,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刘德学等(2006)对加工贸易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对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的分析,对中国服装业加工贸易升级的研究,以及从知识扩散与组织学习的角度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与过程的研究等。第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张燕生(2004)认为要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使加工贸易由加工制造沿着价值链逐步攀升;隆国强(2007)以及裴长洪等(2006)也指出要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地位,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两端升级,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深加工链条,促进本土企业更多参与加工贸易,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第三,潘悦(2002)、孙国辉(2007)则从企业、产业和地区三个层面分别研究了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罗建兵和叶林祥(2009)则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实现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从而促进加工贸易在区域层面上的和谐发展。

总之,近年来对我国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献较多,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加工贸易的,而并没有从各部门在各生产环节上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加工贸易和我国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使产业升级有了新的内容,“升级”不再仅限于从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它还意味着从劳动、资源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一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为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本文采用贸易余额贡献度(CTB)指数来衡量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各个部门在各生产环节的贸易份额和贡献率,以电器设备、机械器具和纺织品为例,分析这三个部门产品内贸易的情况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

二、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水平的测度

1.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产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9727亿美元,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中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如纺织服装出口在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2010年二者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0.9%和30.7%,二者出口总和占总出口的61.6%,已成为目前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被用于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该指标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国某产品或产业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产品或产业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的比例,用公式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的RCA指数(见表1),总的来说,我国主要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仍然是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初级产品和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渐下滑,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提高。从变化趋势看,我国工业制品这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升最为显著,后期均值比前期均值上升了约1.89倍;其次是办公和电信设备业,上升了1.73倍;除此之外,机械和运输设备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诸如服装业、食品业等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则逐步降低。这说明我国已成功实现了由最早的以初级产品出口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成功转变,并在近年来开始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2.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水平测度

对产品内国际贸易通行的度量方法有投入产出法、加工贸易法和零部件贸易法。由于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所以我们采用加工贸易法来度量我国的产品内分工水平,其中,将加工贸易的数据记为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并用(VS/总出口额)的数值来代表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或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自1980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两个阶段,其中,1980-1990年期间,中国逐渐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其衡量指标也呈现出跳跃式大幅增长,这10年间VS/总出口额上升了近25个百分点。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产品内分工的指标基本稳定上升,到2005年达到近峰值0.397,说明中国对进口中间投入的依赖在增加,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加深。近年来,产品内分工的指标略有下降,但基本还是保持平稳。这可能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随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把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于国内不同地区,计算结果就有可能降低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二是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萎缩,我国强调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使得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趋于稳定;三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政策的实施也是导致产品内分工水平这一指标略有下降的原因。

三、各个生产环节产品内分工的贸易余额贡献率

为深入分析中国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各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的贡献率,本文参照联合国按经济大类分类方法(BEC)对我国不同生产环节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主要最终用途进行重新分类,并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基本货物类别(资本货物、中间货物及消费品)相对应,具体分类及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Lafay(1992)建立了CTB(Contribution to Trade Balance)指标,描述某一类产品对一国贸易余额(顺差或逆差)的贡献大小,衡量在贸易平衡假设下一国各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研究的国家,j代表该国的贸易伙伴国,k代表某一类产品,X和M分别代表该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如果一国某产品CTB为正值,说明该国在该类产品的贸易中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由计算公式不难发现,一国所有产业对所有贸易伙伴CTB之和为零,且该指标是可加的,即几类不同产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可由这几类产品各自对贸易余额的贡献相加而得。本文通过计算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

由表4可知,在我国进口贸易中,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所占比重较大,虽然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但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5%以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半成品进口增长相对缓慢,但其仍然是我国中间产品进口中最主要的进口产品。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逐年降低,大约保持在1/5左右。可见,在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我国主要对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另一方面,从出口来看,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出口情况和进口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优势,近年来一直保持在47%以上,其中,消费品出口占较大比重,但近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尽管资本品所占比重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消费品出口比重仅比资本品出口比重高1.3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中间投入品的出口比重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相对稳定,其中,零配件比例总体上有增加的趋势,而半成品的比例则呈现下降的趋势。

各生产环节产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显示,最终产品对我国贸易余额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特别是消费品贡献最大,同时,资本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也由负转正。但是,中间投入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则为负数,而且数值较大。这表明,目前我国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主要参与的环节仍然是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工序,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而一般贸易比重较低,这与美、日等贸易强国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情况截然不同。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我国还在扮演着世界产品加工基地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本地化比例不高,零部件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尽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益融入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但是其赖以加入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的比较优势是一般的、低级的生产要素,从事的主要是低端环节;同时,东部地区融入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是以国内简单组装后出口销售的“两头在外”模式为主,由此造成了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在我国的循环链条和运行环节太短,利润流失严重。

四、各个部门在不同生产环节产品内分工的贸易余额贡献率

为了考察中国各个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情况,还需要研究各部门在不同生产环节的贸易流量。本文将HS分类中98类产品归为17大类:农产品(HS01-03,05-08,10,12-14)、食品(HS04,09,11,15-24)、燃料和能源(HS25-27)、化工产品(HS28-40)、木制品和纸制品(HS44-49,94)、皮革和鞋类(HS41-43,64)、纤维和布料(HS50-60)、服装(HS61-63)、建筑材料(HS68-70)、贱金属及其制品(HS72-76,78-81)、金属器具(HS82,83)、机械器具(HS84,93)、机电设备(HS85)、车辆(HS87)、其他运输设备(HS86,88,89)、精密仪器(HS90-92)、玩具等杂项制品(HS65-67,71,95-98)。

表5计算了2010年中国17个产品部门不同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的贡献率(CTB)。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除车辆以外,其他所有部门在消费品环节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皮革和鞋类、玩具等杂项制品在消费品环节有着很高的CTB值,表明这些传统消费品出口对我国贸易余额的贡献率仍然很大;另一方面,一些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机电设备在这一环节也有着较高的贸易余额贡献率。第二,大多数部门在初级产品环节和中间产品环节CTB值显著为负,说明在这些部门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环节,中国处于显著的比较劣势。只有农产品、木制品和纸制品、纺织品和服装、建筑材料、金属器具、机械器具和机电设备在中间产品环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第三,从资本品环节来看,机械器具及其他运输设备对贸易余额的贡献率相当可观,显示出较强的比较优势,这说明目前我国机械器具等的资本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从产品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很多产品中从事的是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工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一般较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则较高,这是与产业的特性有关的。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可分工环节较少,不易分工,而技术密集型,由于技术标准化等原因,使得分工的空间可能性大大增强,因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一般较高。以汽车工业为例,按产品价值构成来分,汽车既有低价值的初级零部件(如一般的铸件和机械加工件),又有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如电子零部件)。中国汽车工业参与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而一些高新技术零部件,如电喷系统、ABS、安全气囊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几乎与中国无缘。

五、机电设备、机械器具和纺织服装的产品内贸易余额贡献率分析

根据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数据,目前,机电设备(HS85)、纺织品和服装(HS50-63)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根据表5,2010年,中国在机械器具(HS84、HS93)和纺织服装两个部门的贸易中,具有最显著的比较优势,而在机电设备部门则拥有最微弱的比较优势,所以我们将选取机电设备、机械器具和纺织服装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部门,分别对它们的产品内贸易做进一步分析(见表6)。

1.机电设备(HS85)

2005年,机电设备全部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贡献为-1.89,说明中国在机电设备贸易中不具有比较优势。从上表可以看出,初级产品生产环节和中间产品生产环节的CTB值均为负,最终产品的CTB值为正,说明中国在机电设备部门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生产环节呈比较劣势,而在最终产品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具体地,初级产品生产环节CTB值仅为-0.01,表明其比较劣势并不明显,相比较,中间产品中零配件生产环节的比较劣势显著,CTB值达到了-25.1;最终产品中,资本品的生产较消费品生产更具比较优势。可见,在2005年的机电设备贸易中,中国主要进口零配件,出口以资本品为主的最终产品。

2010年,机电设备全部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贡献由负转正,为10.7,说明中国在机电设备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已逐步显现。其中,初级产品CTB值从2005年-0.01上升到0,中间产品的CTB值也从2005年的-25.12增加2010年的4.3,说明中国在机电设备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贸易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最终产品的CTB值较2005年却有大幅下降,达12.6,比较优势大幅削弱。同2005年相比,中国在机电设备生产的国际分工中,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承担的仍然是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装配等。

2.机械器具(HS84、HS93)

2005年,中国在机械器具贸易中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其全部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的贡献为20.1。其中,中间产品的CTB为0.2,最终产品的CTB为19.9,说明在机械器具部门,中国的最终产品生产环节比中间产品生产环节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各中间产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半成品为0.3,零配件为-0.1,表明在贸易中,中国机械器具的半成品生产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而零配件的生产则显现出轻微的比较劣势,这说明2005年,中国的机械器具零配件并不能自给自足,仍然依赖于进口;最终产品贸易中,资本品CTB达到19.1,远远超过消费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说明中国在机械器具部门,资本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比消费品更大。2010年,中国在机械器具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达到36.4,特别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的贡献较2005年大幅上升,分别为2.1和34.5。值得一提的是,零配件的CTB由负转正,达到2.1,说明在机械器具部门,中国零配件贸易已经具有比较优势,这对于其走出价值链低端、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3.纺织品和服装(HS50-63)

在纺织品和服装部门贸易中,中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2005年,全部生产环节对贸易余额的贡献为29.7,其中26.6来自于最终产品生产,2.8来自于中间产品生产,其余来自初级产品生产,说明中国在纺织和服装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尤其在最终产品生产环节,比较优势最为显著。从表6可以看出,在纺织品和服装部门,中间产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几乎全部来自于半成品生产环节,而最终产品的贡献则全部来自于消费品生产环节。

2010年,中国纺织和服装部门的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其全部生产环节的CTB达到52.5,比2005年增加了近77%。最终产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仍然最大,达到42.2,比2005年增加了58.6%;中间产品的贡献是2005年的四倍以上,增至11.7,但是初级产品的贡献却下降为-2.8,说明国际分工的深化使中国在该部门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出现了转移,但其他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

通过对以上三个部门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三个部门在最终产品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有大幅提高,另外,机械设备和纺织品服装部门在中间产品生产环节的比较劣势也有所改善,这主要归功于其零配件生产环节比较劣势的改善。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总体上仍然承担着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生产,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但是这一情况在中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部门有所改善,如纺织品和服装、机械设备部门在中间产品贸易中,逐步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六、结论与建议

产品内分工的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范围,使其可以深化到同一产品的具有优势的不同工序。因此,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不仅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我国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入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最终实现产品价值链、企业、产业和区域的全面升级,从而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一,价值链升级。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使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利用价值链的整合能力和网络效应,发挥国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关联作用,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

第二,企业能力升级。在传统的产业转移模式下,发展中国家吸收的是成熟期产品或标准化技术,在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模式下,发展中国家承担的则是低附加值的环节。由于这些国际产业转移内涵的技术水平并不处于国际技术前沿,因而很难帮助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企业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异质性和分割性大国这一特征,使先进技术本土化,运用产品内分工模式产业转移的组织和治理机制,发展协同创新的能力,获得自身竞争优势。

第三,产业升级。由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是持续动态变化的,我国众多的地方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不断利用集群的自我增强效应和知识技术累积效应,以主动的方式不断改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的组织,以保持和强化集群在“战略性环节”的竞争优势,提高集群所在价值环节的进入壁垒,最后,通过不断地调整嵌入价值链的方式,可以促进地方产业集群实现持续升级。

第四,区域升级。随着中国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摩擦增加等因素,集聚于此的全球价值链劳动密集型环节出现了转移的趋势,可以将集聚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则通过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通过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延长和拉伸价值链在国内的环节,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协同互动,促进我国贸易的转型升级。

本文感谢孙婕和沈秋君所做的数据收集和资料整理工作。

标签:;  ;  ;  ;  ;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_加工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