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聋生数学理解能力的实践探索
● 刘张利
【摘 要】 提升聋生的数学素养,必须把“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以数学阅读为基础,以数学理解为目标,以数学表达为手段,以数学书写为形式,让聋生学会从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聋生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 聋生;数学阅读;数学理解;有效途径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 版)》在“前言”中对培养聋生数学素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听力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又严重影响聋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1]要想提升聋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把“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以数学阅读为基础,以数学理解为目标,以数学表达为手段,以数学书写为形式,让聋生学会从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聋生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培养聋生“读”的能力,为“说和写”奠定基础
中原名师张素红在《我的教学主张:为数学理解而教》一书中指出:“数学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没有阅读就没有理解,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智慧。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2]可见数学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聋生有听力障碍不会读题,往往代替学生读题,研读数学教材逐渐成了教师的事,而聋生的任务就是听老师讲,聋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了泡影,数学理解也就失去了载体。那么应该如何培养聋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如果学生对数学(课本)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所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以出示一组面积相等但形状、已知条件不同的三角形,让同学判断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教师指出,用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这几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再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求解三角形面积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同学们就会满怀学习兴趣,主动地投入到数学阅读当中去,大大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二)帮助学会读题,指导阅读方法
读题是帮助学生数学理解的有效方式。如何帮助学生读题呢?
首先,教师要进行示范。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阅读文本中的“图”和“文”,展开思考,并作好笔记,思考插图的教学意义,思考文中有哪些知识点,哪些地方不理解,作好“批”“划”记录,待课内解惑。这样,上课时,师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笔者设计了三道阅读思考题:(1)什么叫质数?为什么叫质数?(2)什么叫合数?为什么叫合数?你知道最小的合数是几吗?(3)1 是不是质数?1 是不是合数?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内寻找答案。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十余省,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2]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的欺骗宣传,加深少数民族对党和红军的认识,让少数民族更好地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的主张,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党把民族工作放在了重要地位,认真开展民族工作,非常注重做好对少数民族的宣传工作,较早的展示出我们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基本思想,对我们党的民族观形成、民族工作开展、民族政策制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产生了十分重大影响,积累了重要的民族工作经验。
其次,指导数学阅读的具体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多方位、多角度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在以下的模式中阅读:(1)创设阅读情境,出示阅读要求,阅读课本内容,找到不理解的问题。(2)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和阅读的学习内容,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3)准备提出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对教材逐字逐句进行推敲,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和阅读能力。例如,阅读《分数的意义》一节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在分数里各是什么意思?“一份数”在分数里指什么?当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数学课堂上聋生的“说”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何时说,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获取信息时要说,思考之后有了收获要说,遇到困难时要说,出现错误时要说,有不同方法时要说,总结规律时要说。“说什么”:读题时说题意、观察时说图意、分析时说思路、计算时说算理、活动时说操作、反思时说错因、归纳时说规律。“怎么说”:使用数学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课题研讨
最后,设置自学阅读提纲,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理解。例如,在教授“认识方程”时,就可以制订这样的阅读提纲:
①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情境图,问:你看到了什么?(体现略读)
本文通过构建均衡移动模型来模拟目标价格变化对中国大豆市场均衡产生的效果,进而分析对政府财政支出和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分析结论归纳如下:
②通过读图,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体现精读)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数量关系,写出图中的等量关系。(体现数学的价值)
自学阅读提纲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作用:①读的层次;②在情境中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③通过写等量关系把思考内容表达出来;④在交流活动中,让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达成共识。设计自学提纲指向要明确,范围要小,读图提示要有指导性,要让学生从图中发现知识内容的关键。
(三)设计分层要求,提升阅读能力
在读题时要通过读,真正达到让学生有效理解题意的目的。由于学生听力、年龄、认知特点的不同,读的要求要有所不同,读的形式要根据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低年级的阅读要求为:在老师指导下,能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中年级的阅读要求为: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读题,学会独立地轻声读题,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高年级的阅读要求为:能默读题目。
所以,我更愿意用“激情”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创意,但实则准确的词汇来总结这六辆跑车。其实,我认为“激情”这个词一直都在被汽车品牌的公关和市场部门滥用,毕竟我永远都不会明白一辆沃尔沃的SUV和“激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所幸,SUV只担负了我们这次选题策划的“后勤主管”的角色,就不让它们出镜了。
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习题: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 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 千米,经过4 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求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教学中通过让聋生自由读题,两个学生现场演示,或者通过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引导聋生根据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聋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让聋生先“自由说”,再在小组内“交流说”,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说”,让聋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只做引导和鼓励,充分发挥聋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语言和思维的协同发展。
二、培养聋生“说”的能力,拓展聋生“读和写”的深度
图1示,阳性淋巴结中PLAGL2高表达,其染色强度高于相应的PCa原发灶组织,其中在PCa组织中弱阳性5例,阳性4例,强阳性6例,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弱阳性2例,阳性6例,强阳性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6,P=0.039。
读的层次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低中年级读题要求为:“一读”指词语读题;“二读”找出数据;“三读”列出算式;高年级的读题要求为:“一读”明问题;“二读”找数据;“三读”理关系,这里的“三读”不是一个准确数字。对于读计算题应做到:“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析”,就是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三想”,就是想解题方法,包括运算顺序和解题策略;“四查”,就是做完之后要再次读题检查,做到“回头看”。对于读文字题或应用题要做到:读几遍才能弄清题意,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就读几遍。这样的读题要求能更有效地培养聋生“读”的能力,为聋生的“说和写”奠定基础。
“说”有讲究,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说,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师绝不就题论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说”是“读”的升华,“说”又是“写”的基础,只有“说”得充分,“说”得有条理,“写”才会有根基。
如教授“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出示题目:学校科技小组要开展剪花活动,剪了12 朵黄花,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 倍,绿花的朵数比红花多7 朵,问绿花有多少朵?再如,小明买数学练习本,每本1.2 元,买了8 本,带了10 元钱,够不够?类似这样的问题,题目本身就需要聋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聋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有条理地表达,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有学者提出在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以及非语言交际等。本文从探讨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出发,发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母语迁移的发生,这些因素可能对母语迁移产生正迁移,也可能对母语迁移产生负迁移。
教学中,培养聋生有根有据、条理清楚的思考和表达,是数学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聋生口头语言的数学表达,为聋生创设“说”的情境,营造“说”的氛围,激发“说”的愿望。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生生相互倾听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听、有效地听,在此基础上自主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当学生对某一数学概念的本质、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通过数学阅读,加深对数学的理解。”[3]然后,让聋生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把数学理解变成自己的理解,这是聋生从“读”到“说”的一次质的飞跃。
三、培养聋生“写”的能力,是落实“读和说”的最好表达
在数学学习上,有了好的书写习惯,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起到稳中求实的作用。
(2)教师强调注意事项以及要思考的问题:①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②如何设置对照?③为什么不可以将装酒精的烧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④用什么方法检验淀粉和氧气?
(一)草稿本上“写”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聋生的书写姿势、格式、数字的规范性,然后才是注重书写的正确性。不仅要求在作业本上写得规范、认真,而且在平时的练习本和草稿本上也应作同样的要求。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草稿本呢?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草稿本上认真书写,那么他就会在正式作业本上认真书写。草稿本书写要做到以下要求:专本专用,书写工整、准确,合理布局,条理分明。做到以上这些,不但能节省纸张,更重要的是便于检查,稳定心态,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平时养成了良好的打草稿习惯,任何时候草稿本都能得到很好地利用。当考试时的知识点已不再成为难点时,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就是规范、正确地在草稿纸上书写。
(二)写数学日记
要培养聋生书写数学日记的习惯,把聋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记录下来,感受数学文化、丰富数学思想,培养数学思维,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式解读生活。
集体教学
写数学日记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写数学日记要求可以简单一些,就写写上课的收获、知识的来龙去脉等;再往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写自己上课时的思考等;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引导学生写用数学知识如何解决生活问题,总结知识点、易错点,对比易混点等,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数学报、“回头看”等。让学生在书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反思知识,反思自我表现,在规范书写中促进学生成长,使“写”成为“读和说”的有效落实。
一是建立政策支持体系,通过逐步完善绿色债券的财税优惠、补贴支持、信息披露、政府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角度构建政府主导的绿色债券政策支持体系。二是促进绿色债券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在统一国内标准基础上,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逐步达成统一共识,提高认证评估结果权威性和可比性。三是完善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体系,强化认证、监督和管理,提高评估科学性和规范程度,培育和发展本土化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债券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在培养聋学生数学“读、说、写”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对数学语言、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数量关系、运算定律等知识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应用;注意口语、手语、书面语等不同语言形式在“读、说、写”中的使用,并逐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把“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培养聋生的数学阅读、数学理解、数学表达、数学应用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培养聋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版)[S].291-351.
[2][3]张素红.我的教学主张:为数学理解而教[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46-47.
【中图分类号】 G762
本文是濮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聋校‘读说写’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JKGH17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457000)
标签:聋生论文; 数学阅读论文; 数学理解论文; 有效途径论文; 河南省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