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欧洲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政策改革与经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启示论文,中国社科院论文,经验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专家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体制改革”为主题,对荷兰、挪威和匈牙利三国有关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撰文《欧洲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荷兰、挪威和匈牙利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体制改革考察分析》,对三国迎接老龄化社会挑战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加以了介绍。文章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荷兰、挪威和匈牙利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三个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代表着不同的保障模式。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三个国家与欧洲其它国家一道都在探索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它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经验、做法和改革实践,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支撑;其次,根据本国国情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再次,通过制度化和法制化措施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行;第四,促进就业、稳定和发展是最大的社会保障;第五,通过积极的养老政策和人口政策迎接老龄化社会。
文章还认为:(1) 我国在城镇基本建立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之后,应该着手开始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先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制,再为在乡镇企业从事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然后在经济发达地区来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最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2) 从制度设计看,由目前我国采用的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统账结合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来建立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将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从长远来看,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是首先在城乡建立覆盖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然后把这项制度与基础养老金制度相结合,由国家通过税收来源建立覆盖全民的基础养老金,提供相当于最低收入保障的保障水平。而把个人养老金账户改造为职业养老金账户,由个人和企业缴费组成,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又可以将个人收益与其工资挂钩,解决缴费激励问题。(3)对于我国在社会保障的立法方面存在着层次不高、适用范围窄、保障措施少等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立法、执法和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来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增值方面的要求,鉴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应该坚持资金安全性高于资金赢利性的原则。(4)通过“费改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并根据改革及时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使社会保障水平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改善。(5)加快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制定综合性的、积极的老龄化战略,特别是将预防性措施和补救性措施有效结合,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鼓励以社区为中心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和照料看护事业。同时,加大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投入和研究力度,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为我国的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文章还认为,维持我国目前大体上处在1.6-1.8之间的总和生育率对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