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樊利波,吕文华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 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建构起了比较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成人仪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多种教育功能,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宗教信仰教育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宣告个体“成人”方面,成人礼仪式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青少年顺利、健康地完成向成年人的转变,离不开“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立德树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成人仪式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一种实践途径,是知、情、意、行协调统一的体现。

关键词: 立德树人;成人礼教育;道德性;道德情感;道德自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论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仍然重视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任务,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育人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目标不会变。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都不能离开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坚持教育的本质,让改革服从于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成人礼教育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实践路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的本质,通过青少年主体参与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其道德性,形成道德自觉,最终促成道德行为,这也是立德树人知、情、意、行的体现和要求。

一、“立德树人”内涵解读

(一)历史溯源

“立德”最早出现在《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为树立高尚道德,为之首。“树人”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其树人之意,重在形成礼义廉耻,多为规法、教训、赏罚。从根本上来说,道德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这里的“立”,是指树立、构建、实践、修行;“树”指的是磨炼、培养、造就。要成才,先成人;要成人,先立德。德不立,则无以树人;而无树人,则德亦立不住。

中晚熟品种在2月20日至3月10日生产菌段。早熟品种要在3月1~20日生产菌段。由于长白山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所以菌段要提前发酵,利于菌丝吃透木料和后熟,并有利于把生长弱或感染杂菌的菌段挑出来,回锅重新灭菌接种,降低坏菌段的数量,提高菌材利用率,为当年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二)新的时代内涵

当今社会,只强调“立德”,可以培育出一个好人,但远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建设者。所以,还需要“树人”,树立德才兼备、和谐发展的人。“立德”突出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重点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两者必须联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切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是妇幼保健业务中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对整个妇幼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有非常多的问题,很难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无法将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妇幼保健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提高在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方面重视度,其次完善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同时提高妇幼保健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养,提高对妇幼保健档案管理安全的重视度,最后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更好地满足妇幼保健工作实际需要,为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对现代性的道德批判主要集中于其实践运用与消极后果上,而对其伦理理念本身并没有作出否定。现代性道德的缺失更多地体现在其道德理论的论证方式和解释方式上,而不是它的基本价值理念的问题。成人仪式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于培养道德性而不是其道德行为。

二、成人仪式教育路径实践的依据

中共中央共青团组织1996年印发《供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暂行意见》(中青发[199619号),首次对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作出规定。2018年5月28日又印发《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指出通过规范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和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把成人礼教育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传统成人礼进入学校,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人仪式教育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完整的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结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价值引领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一)成人仪式教育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意义

当前存在着对成人仪式的误解,认为它是原始的一种宗教活动形式。宗教层面上解读成人礼仪更接近成人仪式的原始意义,但却不能完全反映出成人仪式丰富的特征,因而需要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解读成人仪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人仪式既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蕴含着多种教育功能,在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道德伦理教育以及宗教信仰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人礼仪是一项重要的仪式,是青少年重要人生片段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是对青少年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毋庸置疑,人类的活动始终既是个体的,更是群体的。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各群体间的来往不断加深,正在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关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道德教育毫无疑问需要情感体验,更需要在群体场域下的情感体验。

(二)成人仪式教育之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

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要培养道德性,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学生价值意识的形成,应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便会形成个性化的道德性。

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标志着一个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身心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阶段会帮助青少年领会到成人的必然性,成人成才的重要性,还帮助他们形成自觉的成人意识,同时还引导青少年以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念去选择正确的成人道路。

(三)成人仪式教育的现代实践

成人仪式的教育功能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充分的重视,清代成人仪式被废止,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又出现了复兴之势。

AO锁骨钩钢板复位术(钩板组):入路同Tight-Rope组,将锁骨钩钢板钩端插入肩峰下,将体部紧靠锁骨远端,拧入螺丝钉。将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及关节囊仔细修复,逐层缝合。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

(一)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在于培养道德性

即是说,立德树人必须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立德树人回答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有机结合,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立德树人。

成人过程是人一生中的关键阶段和重要转折点,渡过这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成人状态。尽管大部分青少年即将步入成人的阶段,但他们还会根据原有的思维来看待、理解生活。有一部分青少年意识到自己将要成人,但是他们对成人社会充满迷惑、不适应、困顿,甚至恐慌。如何成人这门学问,需要社会承担起这个研究的责任,并且在青少年中开展成人问题的教育,给予必要的指导,使青少年们顺利、健康地完成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转变。

道德教学经常要求学生回答“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意在促进学生将本堂课学习的道德价值立即付诸道德行为。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人的整体人格,要使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道德行为,必须先培育学生的道德性,使其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人格。

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护士配合技能、器械准备以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现代成人仪式起源于1990年由上海黄渡乡团委组织的“黄渡乡18岁青年生日活动”,此后还逐步扩展到广州、北京等地。先后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一些省、地级人大通过相关决议或法律,相继确立了本地的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推进了成人仪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在党中央、团组织、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下的共青团主流模式、学校改进模式、家庭自主模式、文庙古典模式以及电视媒体模式五种基本模式。自2017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把成人礼教育作为高中必修课程,成人礼教育首次以这种形式进入学校课堂,成人仪式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有扩大之势。

(二)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关键在于主体获得情感体验

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不仅在于日益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还在于即使确定了明确的教育目的,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而使道德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近代以来的道德教育对理性的理解偏重于“知识”,希望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提高儿童的道德智慧与道德认识水平,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法。成人仪式教育能够通过强大的场域环境,使主体获得参与体验。

目前,国内高校绝大多数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道德缺失现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惩罚机制和明文规定 (除对各种考试作弊有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外),基本停留在惩戒的层面上。“由于缺乏健全的学术道德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评估机制,对一些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很难制裁。如各高校对于作业抄袭或编造实验数据的学生一般都无法处理”〔2〕。这样的学术机制很难保证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上惩戒到位,“当学术造假者的预期收益远大于成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学术不诚信行为”〔3〕。

揽清的入口悠长曲折,且有一处独立的矮墙,其意指对象为典型民居的曲折入口与入口处的照壁,形成大理地区人文风俗与地理气候的“所指”。此外,古代的大理文人合院中广植草木花卉,能够足不出户就领略自然的变化[8]129。案例中都有绿植,揽清的建筑平面更是大量预留了条状的植栽区域,形成的所指是大理人的生活情趣。

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道德情感等就好比荧光灯发出的光,是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或功能。

(三)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意图在于注重成人意识的形成

成人意识可以让人领会到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可以自觉审查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理性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成人意识尤其使人感觉到作为社会人的独立、自立性,感到作为成人的强烈责任感。

这里的成人意识,是指青少年能够积极适应成人社会的要求,扮演好这一角色,进而形成包含自我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道德意识、独立自主性、合作意识等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层面的意识。想要紧跟上时代的步调,还必须具有积极的、现代的心理意识,比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注重和培育青少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保证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成人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根本在于养成道德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道德实践是关乎人的行为问题,而人的行为又是习惯的养成,传统的礼仪教育是养成道德习惯的有效途径,道德实践的根本在于养成人的道德自觉。现代社会的成年仪式通过现实人们道德关系的仪式性再现,在强大的仪式场域环境中,使人们习得道德知识,强化道德情感,磨炼道德品质,规范道德行为,从而使得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日本学者松平靖彦说:“礼仪本身包括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和公德,人们只有不拘泥于表面获得形式,真正使自己具备这种应有的道德观念,正确的礼仪才能够确立。”也就是说,外在的礼仪形式需要来自内在的道德自觉支撑,同时,礼仪本身来讲也不单单是形式,它也包罗了人们所应遵守的道德。

四、结语

起源于原始性宗教活动的成人仪式,渐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当代道德教育要对“礼”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具体的“礼”的形式会随着时代和环境发生改变,故而仪式教育决不应局限于仪式的具体形式上,更需要继承的是“礼”的精神,继承并发展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礼仪形式,实现从传统礼仪向现代礼仪的转换,以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增添新的视角和渠道。总之,我们不能仅从现今成人仪式的教育功能上面来推论成人仪式就是所谓原始的教育方式,也不能从成人仪式有着神秘原始宗教的形式,否认成人仪式所具有的现实教育意义。正确理解和认识并挖掘成人仪式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以期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人仪式教育强调知、情、意、行协调统一,立德树人的本质也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协调统一,故而成人仪式教育是可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徐蕾.培养道德自觉: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6(15).

[2]王北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03).

[3]顾明远.未来教育会被技术进步改变吗[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3).

[4]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李中亮.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

[6]韩云忠.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左传.左丘明著;王珑燕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8]管子译注.耿振东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9]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10]张锡生.中国德育思想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11]焦金波.“道德人”生成:“生活理解”道德教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07).

[12]张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教育研究,2017(11).

[13]平章起.成年仪式的德育教育功能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14]汤艳梅.成人之道:中国传统礼仪及其道德教育功能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5]王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五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

[16]高中建,孟利艳.德育走向与德育接受:现代性德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7]饶丛满.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何以可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解析[J].教育研究,2009(06).

[18]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9]王荣发,朱建婷.发展性德育——高校德育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20]洪明.成人仪式教育的基本模式及走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01).

[21]宋晔,魏亚平.学校仪式的道德价值[J].基础教育论坛,2014(06).

[22]张自慧.中国古代冠礼的德育价值探析[J].成人教育,2011(08).

[23]潘梅.论仪式中的隐性德育——以日本现代成人礼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0(04).

[24]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J].人民教育,2013(01).

[25]刘娜,杨士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05).

[26]王丹.立德树人是公民教育之根基[J].教育家,2016(03).

A Study of the Practice Path of Adult Ceremony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Educating People as Moral”

FAN Libo,LV Wenhu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24,China)

Abstract: The country has no morality,and people have no virtues.Throughout the ages,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ce of legislation.Socrates guides people“to work hard to be virtuous.”Dewey also emphasized:“Morality is the highest and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and“Morality is the power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In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the Chinese nation has also constructed a complete moral value system.“The adult ritu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tains a variety of educational functions.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onducting civic education,life education,life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and religious belief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Adult ritu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value in declaring the individual adult.Adolescents complete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smoothly and healthily,withou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stablish a virtue.“educating peopleas moral”must be a unity of moral cognition,moral emotion,moral consciousness,and moral behavior.Education is a practical way to realizes,is the coordination of knowledge,emotion,awareness and action.

Key words: educating peopleas moral;adult ceremony education;morality;moral emotions;moral consciousness

doi: 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13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2019)05—0055—04

收稿日期: 2019—03—18

作者简介:

樊利波(1993—),女,山西大同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比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仪式教育、道德教育。

吕文华(196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性别教育、中俄教育比较。

[责任编辑:尚 欣]

标签:;  ;  ;  ;  ;  ;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