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航1.2
(1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40)
【关键词】 平衡针;意气行针;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42-01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本病多发于夏冬两季,发病迅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居多。本病的致病原因,多有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气机受阻,以致经络失养,筋肉迟缓不收而发病[1]。现将宫军主任运用平衡针法结合意气行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则案例介绍如下。
患者男性,23岁,右侧口眼斜3天。患者因运动后出汗较多,迎风乘凉,入夜自觉右耳稍有不适。次日晨起发现右耳后跳痛,右侧口角麻木,流涎,鼓腮漏气,右侧额纹变浅,鼻唇沟变浅。诊断:周围性面瘫。以平衡针法为主进行治疗,选取0.25cm×40mm无菌针灸针,选穴:取患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髎、地仓、颊车、下关、翳风、风池、水沟、承浆、耳门、听宫、听会、曲池、合谷。其中,地仓斜透同侧颊车,颊车向同侧耳部斜刺,其余穴位直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运用意气行针法,待针刺入皮下后,使之得气,持针务求紧捏针柄,保持针体挺直,手如握虎,意守针尖,静待气聚(即针尖下有跳动感),引气达病所,以致局部产生酸麻胀重或轻松之感,其手法均为轻度捻转刺激。7天为一疗程,经过一疗程治疗后,患者自感耳后疼痛减轻,口角麻木减轻,余症均有好转。继前治疗,加取健侧穴位,左右取穴对称,手法刺激量加大加重,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余治同前,经过2个疗程治疗,患者耳部疼痛明显好转,面部感觉趋于正常,继续治疗,巩固一周后基本痊愈。后随访,未见复发。
讨论:周围性面瘫又称为贝尔麻痹,该病目前仍未明确病因,可能系面周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感受风寒而痉挛,继发面部神经水肿或受压,主要是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水肿、脱髓鞘,产生面神经麻痹。[2]从中医角度讲,正气不足,邪气可干。故而体虚而脉络空,则卫气不固,邪气侵袭而中经络,气血受阻,经脉失调,筋肉失约,发而为病。
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特点,笔者认为,治疗当以活气血、通经络、调阴阳为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而在选穴上,除了常规取穴外,选取水沟、承浆以交通、平衡阴阳。[3]其中水沟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承浆为足阳明胃经、任脉交会穴,针此二穴,既有局部牵正作用,更有总督一身阴阳,使之平衡的用意。余穴均为阳明、太阳、少阳经取穴,局部作用以行气活血通络,远道取穴意在疏通经气,补益气血、和络养筋,条达阴阳。特别的,初起治疗时面周以单侧局部取穴为主,手法宜轻;后期治疗时以双侧取穴为主,手法加重。因本病初起,传变迅速,故而手法宜轻浅,取穴以面周局部单侧为主;后期经过治疗,病情稳定,手法加重,且取面周双侧穴位治疗,既有巩固疗效之用,亦是防止单侧治疗,左右经脉阴阳失调,过犹不及。
在针刺过程中,意气行针法是将术者意念和针刺手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效显著的针刺方法,是以意聚守经气,推动气血运行,以治神而得气,在针刺过程中,必求神应,已达其效。“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夫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要求使用意气行针法治疗时,必须以意行针,以意领气,形神合一,要点是得神得气,以求效验。
【参考文献】
[1]陈啸峰.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9);37-38.
[2]白新霞.平衡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928-929.
[3]项琼瑶,傅莉萍.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期的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8);32-33.
论文作者:尹晓航1.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针法论文; 面瘫论文; 针刺论文; 意气论文; 手法论文; 阴阳论文; 局部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