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论文_李淑英,王连祥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250014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间收治的50例行颅脑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与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移动伪影、挣脱、过敏反应例数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并消除患者心理问题,提高MR检出质量与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MR增强扫描;心理疏导;护理配合;颅脑损伤

磁共振(MR)增强扫描是临床常见的诊断方法与影像检查技术,对病灶与恶性病变有着较高检出率,能从不同角度断面成像,使用效果显著。但增强扫描长期应用会使患者出现较多心理问题,影响检查质量与效果,加强MR检查时患者心理疏导显得尤为必要,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检查环境,消除心理障碍,可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间收治的50例行颅脑增强扫描的患者,部分实施心理疏导与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间收治的50例行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排除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病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35~46岁,平均年龄(40.5±2.4)岁,本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2.5±3.5)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护理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行全身检查,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变化。取患者仰卧位,中心线与磁体、线圈保持一致[2],应用3.0T核磁共振仪(西门子),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剂量为0.2mmol/kg,规定时间内快速注射完成。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饮食指导、基础扫描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MR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安全且无创是优势,但很多患者依然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为了使患者以上情绪得到缓解,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病情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感受,倾听患者诉说,鼓励并安慰患者,在扫描不同阶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心[3]。另外,在扫描间隙向患者介绍MR增强扫描方法与本院先进技术,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疑虑,可在扫描前配合演练,使患者更好配合检查,将成像效果增强。将心理疏导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扫描前的心理疏导。鉴于MR扫描与检查时间较长,扫描深入彻底,且核磁共振室灯光昏暗、噪音大,低沉吵闹的声响易使患者恐慌与不安。患者进入到核磁共振室以后,护士除了指导患者做好扫描前准备以外,还要安慰并鼓励患者,用关切话语让患者放心,也可以让亲属陪同,消除无助感,稳定情绪。如果情绪过于激动,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推注0.2mg/kg的安定[4],患者害怕噪音,可增加海绵耳塞。②扫描实施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取患者仰卧位,整理好患者体位,造影剂注射时要用关切语气鼓励患者,与其讲话转移疼痛注意力。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真实、细致解答,忌含糊敷衍,增强患者不安感。造影剂需一次推注成功,最大程度的将患者痛苦减轻。MR检查时间在30~50min左右,如果患者长时间卧位不适,可提供柔软头枕或将双腿垫高,如出现心悸、气促要及时终止检查,给予对症治疗[5]。③扫描后心理疏导。扫描结束后及时搀扶患者回病房休息,期间加强沟通,告知扫描后对疾病治疗的好处,减少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治疗决心,如果出现迟发反应立即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观察与对比;患者不适会出现图像伪影;不适感增强挣脱使扫描失败。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 ±s),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 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扫描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移动伪影、挣脱、过敏反应例数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与SAS评分

3讨论

MR造影剂安全性较其他药物高,过敏反应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在封闭仪器仓内患者会感到压抑、不安与焦虑,MR增强扫描的患者很多不良反应都是心理暗示诱发的,平扫后再次行增强扫描,会对疾病变化产生怀疑,增强心理负担,产生恐惧感[6]。这种不良情绪一直刺激患者,会使神经系统紊乱,出现心率、血压升高,内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与儿茶酚大量释放,增加了过敏反应发生概率。针对以上问题,在扫描前、扫描中以及扫描后实施心理疏导,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消除各种不适感,对提高扫描质量与效果有显著意义。

综上所述,本次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MR增强扫描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心理干预,提高了MR检查质量,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白莉.磁共振检查应用对比剂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13):151,153.

[2]柴超,范文骏,夏爽等.CT增强与Gd-EOB-DTPA MR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2):1953-1958,1962.

[3]杜龙庭,徐海波.MR增强扫描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J].放射学实践,2010,21(1):70-73.

[4]易自生,刘一平.低场MR增强扫描及FLAIR序列对脑转移瘤诊断的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0,19(6):398-400.

[5]王玉娇,黄劲柏.三维MR增强扫描在多发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5):681-686.

[6]单军,张晓鹏,崔湧等.椎体转移瘤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增强扫描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1(12):1866-1868.

论文作者:李淑英,王连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论文_李淑英,王连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