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路桥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复杂多样,同时在市政工程路桥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质量问题。而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不仅可提高路桥的承载力,还可有效的提高路桥的强度。因此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市政工程路桥施工过程中。
关键词:市政路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1.1道路施工应用
道路路面目前一般都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对道路路面的纵向与横向之间可能产生的路面进行及时有效的缩减作用,这就对混凝土铺装之后的厚度实现了有效的减少。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的路面,其耐磨性能也较一般的道路路面要好。
1.2桥梁施工应用
由于桥梁的部分架空结构,令其在施工时候在混凝土中混入的钢纤维比例也有所不同,并且在不同的路段,桥梁需要的建筑材料和构造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其形状分析受力情况然后精密的计算出受力点,然后根据不同的受力点还有自重程度设计出严密准确的施工计划,使得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作用可以发挥到最大。同时在修建好桥后也需要根据建材的性质规定好车辆限行通知,令交通秩序标准化、安全化。而在实际的运用之中,市政府路桥施工的路段经受了一些受力测试,测试内容是用不同的力破坏其部位,虽然在受到破坏后仍然会碎,但并不会出现散落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能明显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这种程度的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已经可以投入生产应用,改善了现有所有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大大加强了其优异的物理特性,运用这种轻型,耐受的材料改建整个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钢纤混凝土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作用
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延性,将其应用于市政路桥施工中,主要具有如下作用:
2.1降低市政路桥工程的厚度
通过运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路面的铺设工程,其主要采用的是复合式路面的铺设形式,从而进行道路路面钢纤维混凝土的铺设。而复合式路面铺设的方式,又分为双层式铺设和三层式铺设,从而都可有效的降低道路的厚度。但是,施工人员要结合道路施工现场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其才可确保道路的钢性能提高路面的强度。
2.2简化道路施工的工序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本身就是由水泥基混合材料所制,使其本身的性能就要比普通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要高很多。通过降低道路的厚度,减少道路工程的伸缩缝施工工序,所以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有效的简化部分道路施工的工序。并且比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抗剪力、抗裂等都要高很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可有效的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可降低市政工程道路的厚度,简化道路施工的工序。并且还可有效的提高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的耐磨力,抗冻性、抗剪性等优点,从而就可提高市政工程项目道路工程的使用周期。因此,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了道路工程中。
3.市政路桥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搅拌
在应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路桥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质量。
3.1.1合理确定投料顺序并控制好搅拌时间
为了避免钢纤维出现结团的情况,应当采取分级的方法进行投料,并遵循先干后湿的原则,具体的投料顺序如下:水泥→粗骨料→细骨料→钢纤维。投料完毕后,混合料应当先在搅拌机内干拌1min左右,随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外加剂再搅拌2min 即可。
3.1.2设置钢纤维分散装置
在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若是将所有的钢纤维一次性投入到搅拌机当中,很容易造成结团的情况发生,为了确保钢纤维能够充分分散,可以使钢纤维先通过分散机,然后再进入到搅拌机内。通常情况下,分散机的功率不宜超出110kw,并将分散量控制在每分钟20-60公斤左右。同时,应当事先将钢纤维与细骨料以一定的比例拌合均匀。
3.1.13选用强制式搅拌机。在实际搅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用强制式搅拌机或是双锥反转式出料搅拌机。
3.2运输
当钢纤维混凝土拌合完毕之后,应当及时运往施工现场,在运送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卸式汽车,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达目的地,这样可以防止因运输时间过长而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均匀性。同时,在运输途中应当尽可能避免激烈的振动,还应防止钢纤维受到污染,最长的运输时间应以水泥的初凝时间,并为施工预留出足够时间为限。
3.3浇筑与振捣
在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严禁出现明显的浇注接头,每次进行倒料时应当使新老料之间相压15-20cm,这样做可以使钢纤维混凝土保持整体连续性,有助于防止裂缝的产生。施工时要确保钢纤维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尽可能不要临时中断,以免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由于钢纤维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成后,内部的钢纤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帮对其进行振捣时,会导致钢纤维向振动棒聚集,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出集束效应,为了保证钢纤维的均匀分布,应当使用平板振动器对浇筑完毕的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振捣。如果因为施工条件限制,不得不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为了确保边角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密实程度,应当使钢纤维呈纵向条状集束排列,这有利于抵抗结构收缩产生的应用。此外,对于完成振捣后的混凝土应当进行表面抹平,并将露在混凝土外部的钢纤维压入到混凝土当中,这样能够防止外露的钢纤维被锈蚀。
3.4切缝与养护
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当及时进行养护,并在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 时用切割机进行切缝,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切缝深度可控制在3cm左右,并每隔5m左右设置一道切缝,同时,要确保施工缝与伸缩缝的设计位置,填缝材料可以选用石油沥青。钢纤维混凝土初凝后可以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待其终凝后应用麻袋进行整体性覆盖,每日洒水养护1-2遍,这样有助于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养护时间可控制在10-15天左右,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钢纤维混凝土能够在市政路桥广泛应用表明它在性能上具有绝对的优越性,现在已经为市政路桥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它的各方面性能要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只要在具体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并控制好施工质量,便可以有效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我国路桥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武坚.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
[2]李进兴 市政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华民居.2014.
[3]邹为民.市政路桥建设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3.
论文作者:陈日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纤维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路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搅拌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