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年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X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22-07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通知指出:《议程》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此后到目前为止的10多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由此本文总结和分析我国近10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做出分析。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的资料,包括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见表1)。资料年限从1987~2005年以公开发表为准。实际上知网平台提供的资料年限,除了期刊全文资料是该时段外,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是1999-2005年,报纸资料从2000-2005年。以上资料分别以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数据库平台提供的关键词为关键字段,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必然落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关键词进行搜索。首先利用Google网络搜索引擎工具的高级搜索功能(搜索时间为2006-01-11 10∶33-50am),分别得到5880000项网页和30200项网页;进行网页内文的搜索,则分别得到6200000项和29300项。这反映了社会公众及各种媒体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虽然其中多数不涉及可持续发展本身,而只是作为背景术语出现,但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公众的影响。而进行标题搜索,分别得到80100项和186项;标题搜索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本身更为深刻理解。
在四个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的精确匹配,分别得到历年的相关文献数量(见表2)。从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1993年来文献的数量成逐年递增的趋势。尤以1995年、1996年、1997年增加最为快,分别达到186%、278%和132%。到2000年逐渐稳定,2002年文献增长率仅为0.3%。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资料数量虽然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术语的文献,但是总的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学术界和部分媒体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研究。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则少得多,比同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最高相差126倍(2005年)。2000-2002年基本上是可持续发展术语被得到广泛关注并进行研讨的高峰。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热潮之后,可持续发展逐渐呈现了分散和集中的研究趋势,分散主要是开始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各研究机构中,而不仅仅集中在像北京等大城市的研究机构;而集中则是指集中在与之相关的几个专业方向上,以下将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3 主要内容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其理论方法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从多学科出发,我国研究者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区域与区域之间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制约关系出发,分析了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申玉铭等[1,17]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从理论上把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资源消耗、技术进步、环境变化之间的综合作用过程简化为四个阶段,认为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演化,人类就必须自觉地调控自身及系统各要素的发展,使系统总体发展轨迹与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相适应,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2)区域PRED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组成的复合系统(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或变量,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源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其失调和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内,系统将呈现良好的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反之则导致恶性循环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子系统间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区域PRED系统才能够保持总体可持续性[4,6,11,19]。典型的工作如“人地关系调控机理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地球表层动油机制与人地系统调控研究”等。
(3)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三维性和系统性。所谓三维,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所谓系统,即区域是人地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遵从系统增长、演化的规律。这些特征,全面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认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研究其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必须研究其时空关系(主要包括区域关系和世代关系)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称为三维系统理论[2,25,26]。
(4)区域发展生态学理论。闵庆文[15] 主张利用生态学思想和有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认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环境管理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实现。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资源循环(Recours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廖红[12] 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管理理论,探索了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技术支撑等,并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6)协同学理论。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参量或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平衡的。快变量不会左右系统演化的进程,慢变量则主宰着系统演化的命运,支配着快变量的行为。支配原理的贡献在于:系统走向有序,最终出现少数慢变量支配多数快变量的情形。人们用不着注意所有的变量,所有的因素,只要抓住寿命长的变量,逐渐忽略寿命短的变量,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序参量。
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言,支配原理同样适用[23]。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措施、决策的改变和调整可能会使测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在表面上造成可持续发展度的下降。而实际上,这种改变和调整可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就必须从时间序列上对区域及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逐渐接近系统的序参量,从而指导某一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从区域演化特征、规律来进行决策研究,必然会降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效果,甚至会有违背可持续发展初衷的危险。
3.2 可持续发展信息分类与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分类是从信息的本体和学科本身特点出发,对可持续发展有关信息进行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际操作的有力手段,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是衡量可持续能力高低的基本手段,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13]。从国际、国家、地区(区域)、专题指标等角度,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20,23]:
(1)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的普遍课题。国内的许多研究也借鉴了国际上的研究,因此在这里也略作罗列。国际上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下属有关组织机构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局(UNSD)、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指数(HDI)、统计局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盟结构性指标,欧洲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指标;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指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指标体系;英国环境部的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加拿大国家环境与经济圆桌会议(NRTEE)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课题组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芬兰、荷兰国家的指标体系等。
(2)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国家层次上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2种:一是国家科技部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在国家统计资料的基础上[27],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基准层1、基准层2和指标层。在指标层上分别设置了描述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性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计196个,评价性指标100个。这一指标体系突出了可持续整体化的发展思想和指标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和互通因果的关系。二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结构内涵和统计内涵,建立了由五大体系组成的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等级,由208个指标组成[28]。该指标体系可以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对比;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等级系统,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时间和空间排序。
(3)地区性/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针对区域性特点而设计的。而区域的划分多数依据行政单位进行,如毛汉英[29] 针对山东省省情以及山东省实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提出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乔家君[30]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河南省实况,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杨多贵等人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出发,构建了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同时也有学者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的指标体系,如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8]、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2,9,22,24]。由于受到研究数据来源的限制,实际上这些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在本质上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而组合成的。
(4)部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不仅在空间上具有不同层次,在内容上也包括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不同的专业/部门领域,因此隶属于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如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此外研究还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6]、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1]、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1,8]。
目前,总体而言,由于可持续发展对象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方法
对可持续发展的度量至今仍没有公认的衡量方法和体系。换言之,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始阶段。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就是要为人们获取环境和资源变化状况,以及获取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结果方面的信息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5,21]。国内外相继提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概念模型,一类为线性组合模型[7]。概念模型主要基于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如从资源存量、资本存量、可持续收入、国家财富水平、真实储蓄、资源对人口消费的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等角度,构造评价指标进而综合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线性组合模型是从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线性组合。目前多在压力—状态—响应体系基础上选择一些指标进行组合。由于目前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缺乏全面认识,有些因素虽已有所认识却还缺乏监测,而且由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新因素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模型得到公认并被推广。现有模型的应用大多限于具体地区的试验性研究。
从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看,其目的不尽相同,罗守贵等[14] 将现有的模型总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单纯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模型,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专家和决策者的分散意见整理成判断矩阵,再利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准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目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这种指标权重确定的实践意义在于给决策者和一般民众一种新的发展衡量尺度;同时它也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应用的基础。第二类是用于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某一子系统状况或趋势的评估模型。如程道平构造的人口压力评估模型,朱庚申的环境资源的量化模型,舒基元的代际财富均衡模型,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这类模型的评估结果一般以“可持续度”、“协调度”等百分值表达出来。我国的牛文元、美国的约纳森和阿伯杜拉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度”模型(DSD)。它扩展了重要的附加因素和计算程序,并特别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影响较大。世界银行提出的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力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可持续性的方法也属这一类。
4 展望
尽管我们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是:针对重大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等。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4.1 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着力探究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不仅要回答传统的What和Where的问题,更要回答Why和How的问题,搞清机理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数只是针对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现状结果的评价和分析;而对于引发这种结果的作用机理及其过程则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对于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理和过程的研究常针对某一自然要素展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也将得到加强和深入。
4.2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尺度是近年来在地理学研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时空尺度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时间和空间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不同的问题和状态。例如,对于不同的空间基本单元,即使采用同一测度指标衡量,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同。即使基于相同的空间单元,采用相同的测度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考察,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同。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两方面。前者主要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时空尺度不同而引起的研究结论或成果的差异问题;而后者则是指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之间是否存在转换的可能及其转换的方法、模型和尺度阈值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兴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经过多年对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之后,在诸多研究的个案成果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和框架,推广应用于另外尺度的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广度和深度研究的必然要求。而这方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尺度转换。另外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得出的各种结论的时空尺度效应问题也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4.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素结构与地域结构的整合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普遍存在把区域作为一个均质对象来处理的倾向,从而忽略区域内部的差异。然而地域是有等级划分的,地域结构包括背景地域、次级地域和相关地域三个层次。区域并不是均质体,其内部存在着一个个的“奇点”。针对这种状况,建议应从点位(site)角度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10],借用GIS、RS、GPS等技术,来展示区域内部空间点位的具体差异程度。如果不针对不同区域的具体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对策,宏观政策或被误用,或落实不到实处,微观技术也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4.4 可持续发展综合集成研究
集成研究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集成理论与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区域的地理分布特征、自然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人类活动影响诸多方面。在单项机制的基础上如何综合集成将成为研究的关键。
4.5 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区域要素是指构成区域系统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等。以某一种和几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入手,研究其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各种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中人与自然作用的份额以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份额,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环境改善、减灾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