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幼儿的“临界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临界论文,重视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临界理论认为,不仅自然界中存在临界现象,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临界现象。众所周知,“人的行为是由其内外环境因素决定的,并往往是由内环境起主要作用。当内环境因素作用(自组织)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的行为渐渐趋向一种不稳定状态,一旦环境稍有变化,这种稳态便趋向不稳定态。”人的这种行为上的不稳态即为临界状态。
临界现象在幼儿身上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与孩子特殊的心理需要有关。因为人的行为产生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需要则是促使孩子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幼儿在“需要”的表现上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幼儿的“需要”易产生。幼儿由于缺乏一种自控力,只要受到一点内外部刺激,马上就会产生心理需要。例如,孩子肚子稍微有点饥饿,马上就要吃。孩子看到别人有了一个新玩具,马上就要向家长要。他们不能,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需要。
第二,幼儿的“需要”易转移。幼儿的心理需要受外部的刺激影响大。所以,每当外部有了新的刺激时,孩子的“需要”马上就会转移。也就是说孩子的需要缺乏一种稳定性。如孩子看到别人吃香蕉自己也要吃香蕉,看到别人玩“飞机”,他又丢下香蕉要“飞机”了。
第三,幼儿的需要较单一。幼儿的需要不像成人那样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他们的需要单一明了,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新的需要产生,旧的需要不待满足就会“遗忘”。也就是说,幼儿需要的产生具有“代替”性,新需要可以替代旧需要。
幼儿的这些“需要”特色,造成了孩子会不断出现“临界行为”。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要,一旦在某一特定时期的需要得到满足,则其行为也就处于临界状态,表现为临界行为。而由于孩子需要的易产生和易满足,以及易转移、较单一等特色,“临界行为”就比成人多得多、明显得多。当然,成人由于需要的复杂性,每天乃至每时每刻都有各种不同的需要,从而有各种不同的行为产生。但是,一方面由于成人会进行需要自控,一方面成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主要需要,而这个主要需要是较稳定的,其他需要受主要需要的影响,所以,虽然成人的需要丰富多彩,但其产生的各种行为都与主要需要所对应的行为相一致。因此,成人的临界行为受相对稳定的主体需要的控制,由其他次要需要产生的行为虽然都要经过临界状态,但不太明显。
“临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但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态,即有新的需要出现,又产生新的行为。临界理论把这种从一种行为变化到另一种行为的现象叫做“行为相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促进孩子新的良好行为的产生,家长必须把握和利用临界行为和行为相变。那么,怎样把握和利用临界行为和行为相变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把握这样几点:
其一,给孩子适当的行为扰动。当孩子的行为处于临界状态时,家长如果给孩子的行为适当扰动,就会使孩子的临界行为朝着家长所希望的个体方向变化,即发生理想的行为相变。要给孩子以扰动,进行新的外部环境刺激是关键。如孩子向妈妈要“积木”,妈妈给了他积木,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行为上便处于临界状态。这时,如果父母给他看看建筑工人工作的图画,给他讲一讲建筑师的故事,或让他看一看房屋、大桥,孩子马上就会产生“建筑”房屋、“建造”大桥的需要,也即发生“行为相变”。
其二,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因为孩子的需要决定孩子的行为。只有了解了孩子的需要,尤其是了解了孩子的需要是否满足,才能把握孩子的临界行为。譬如,孩子处于满足后的兴奋状态或无聊、无所事事状态,便是孩子行为的临界状态,这时家长必须善于引发孩子的新需要。心理学研究指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家长应该让孩子始终保持着某种心理期望,即促进孩子行为由不稳态走向稳定态,再由稳态走向不稳态……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其三,要善于把握孩子行为相变趋势。当孩子的行为处于临界状态时,孩子会由于内部因素(内部扰动),或外部环境的自然吸引力而萌发新的需要,产生行为相变。由于这种行为相变自然性、随意性较大,加之幼儿又主要受情绪支配,所以,这种行为相变可能发生方向上的错误,即与家长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在方向上不一致。因此,家长要注意分析、推断孩子新的需要产生的动向,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孩子抑制低级的、不合理的、不健康的需要,激发较高级的需要,引导孩子向正确的、良好的行为相变。
其四,要逐渐向改善孩子的内环境过渡。早期幼儿环境依赖性很强,缺乏“自组织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重在改善孩子的外环境。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的发展,以及孩子知识、经验、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应从培养新型的、现代化的儿童人格出发,注意改善孩子的内环境,增强孩于和自组织能力,促进孩子内心的自觉扰动,积极主动地选择好行为相变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