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炙甘草汤乃仲景《伤寒论》中所载方药,为后世医家治疗“脉结代,心动悸”开创了先河。其辩证明了,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并对其有所发挥,至现代,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应用较多,如心律失常、心肌炎、风心病、心肌病、冠心病等。本篇围绕炙甘草汤的药物配伍规律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炙甘草汤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证首见于《伤寒论》[ ]太阳病篇第177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第178条原文“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其药物组成如下: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1.1“伤寒”的涵义
伤寒既有广义,又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即《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及《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一类疾病。原文“伤寒”置于句首,点明其病因,是由外感发热性质的疾病所引起,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而出现阴阳气血虚衰的脉结代的病理变化,而出现心动悸等临床表现一类病证。此处首言伤寒而后未提及其传变,表解与否,是否经过汗、吐、下之法,结合仲景其他条文论述方特点,此处言伤寒,而不言太阳病,表明此处“伤寒”并非只为伤于寒邪之太阳表证,而应为广义伤寒之范畴。后世医家对此处伤寒广义、狭义仍争论不休。后世基于广义伤寒之意,多有所发挥,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加减运用于温病、热病等。如叶天士将炙甘草汤用于邪少虚多之温病、杂病、胎产等病,吴鞠通在炙甘草汤基础上化裁为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使本方成为治疗温病后期的重要方剂,其理论均来源于此[ ]。结合现代医学来看,对于各种急性外感热病所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之心律失常,效果更佳。
1.2结代脉、心动悸的理解
脉按之来缓,时而一止,复来者,名为结;代者,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从二者的脉象上来看,均属于间歇脉,结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博动迟缓,时有一次间歇,其间歇没有规律,而代脉,脉搏动时有间歇,有定数,且间歇时间较长。从主病来看,结者,短暂结止,使心气蓄积,以便于再次推动血脉,故而稍止复来,出现于情至抑郁、气滞血瘀之久病之人;代者,较之结者为重,故而良久复来,易见于脏气衰微、大病虚损之人。
心位于胸中, 主血脉,为阳中之阳,血脉正常循行赖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心阴、心血的濡养,若心气、心阳虚亏、鼓动无力,心阴、血亏虚,脉道不充,往来失于流利,故而出现脉结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寓意的病机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或心之阴阳两虚,在治法上益通阳益气、滋阴养血,炙甘草汤为之,其里正也。
心动悸者,其病位应属虚里,《内经》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属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之宗气者。”脉结代,心阴阳两虚,心阴阳两虚,心阳不足,血液运行无力,心阴亏虚,而流动不畅,机体自身调动宗气以运行气血,故而虚里增强其博动之势,而生筑筑然悸动不安之状。临床上除心动悸之外,尚可见有身体虚羸少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燥,舌红无苔等证候。
1.3以炙甘草为主药,重视中焦脾胃
“伤寒”用药,法度严谨,配伍精专,方证相合,灵活多变,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其用药比例考究,用量加减有法。然炙甘草汤中,何为君药,诸家意见不一。丹波元简[ ]认为“心动悸脉结代专主甘草,乃取乎通经脉,利血气,此所以命方炙甘草汤也,”将该方视为通利血脉之剂。以柯琴为代表的,认为该方以生地为君,麦冬为臣,大剂峻补真阴,开后学滋阴一路,将该方视为滋阴之剂,并将其归入厥阴经方药,其曰:“出补阴制阳之路,以开后学滋阴一法”。
笔者认为,方以炙甘草命名,是以炙甘草为方中主药,重在调理中焦脾胃,炙甘草甘温益气,培土以生化气血,补后天之本,又因虚里属于胃,故又可鼓舞其宗气。鲜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方中重用鲜地黄一斤,入肾经,以补后天之精气,二者合用,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体现了《内经》“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气血阴阳之不足,而具有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阴阳双补之功效。然方中鲜地黄用量最大,而不以生地名之,甘草四两,却冠以“炙甘草汤”,甘草,味甘,炙用气温,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峻剂则缓正,入润剂则养血,炙甘草汤中有补有润,有温有凉,用以炙甘草协和诸药,无论是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均可应用。方中桂枝,辛温助阳,沟通上下表里内外之阳气,驱邪外出。合甘草、生姜、大枣,乃为桂枝汤去芍药也,固有解肌,调和营卫之效。人参补气滋液,配伍胜麦冬、阿胶、麻仁养心血,滋心阴,以充养血脉。
麻仁一药,历代医家在其有无上存有争议,据考证,多数医家认为方中应有麻仁,其中以孙思邈为代表,其据为麻仁有润肠通便、滋养补虚之功,尚防津液枯槁之人,二便秘涩之意;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认为麻仁为误用,应是用于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近代亦有提出麻仁无养心安神之功,而有油润滞气之弊,故而不宜用。笔者认为, 麻仁甘平油润,润燥滑肠,兼能补虚,配地黄则养血滋阴润燥,对血亏津枯,大便秘结者,疗效更甚。如果便溏,则应慎用,据其临床临证加减。
1.4煎煮方法
《伤寒论》原文中指出炙甘草汤煎煮方法为“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方用清酒煮者,以宣通血脉,运行气血,引诸药达病所,发挥更好疗效。本汤应等分三次服用,其一日服用
量虽约是现今的三倍,但每次服用量并不很大,这样可保证每次药物浓度不变,服用址准确无误,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1.5炙甘草汤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心血管病发病率较高,中医药治疗方法,亦层出不穷,许多医生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高心病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近代药理研究[ ],炙甘草汤可抑制多种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心肌DNA和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脾细胞核蛋白的合成,抗缺氧,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特发性病窦综合症、冠心病、心绞痛、低血压等疾病。药理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对气血虚弱的心脏疾患甚为妥当。
综上所述,应用炙甘草汤时,抓主证“脉结代、心动悸”的同时,再结合其他症状,遣方用药,确定治则,总结用药规律,使方证相应达到最好疗效。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王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甘草论文; 伤寒论文; 滋阴论文; 医家论文; 热病论文; 心动论文; 气血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