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期限结构亟待完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期限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债期限的一般构成
国债的期限构成是与其基本功能相匹配的,并受到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制约。
1.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要求国债期限构成偏向中长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弥补财政赤字一般说来有三种措施,即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和发行国债。发行国债筹资仅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招致无度的通货膨胀,它可迅速、灵活和有效地弥补财政赤字,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方式。同弥补财政赤字功能相匹配,国债的期限结构应该以中长期国债为主。
2.对财政预算进行季节性资金余缺的调剂要求政府发行短期国债(国库券)。就一国财政来看,即使某个财政年度里收支平衡甚至有盈余,也会发生季节性的不平衡,出现季节性赤字。为保证政府职能的履行,许多国家都会把发行期限在一年之内的短期国债,作为一种季节性资金调剂手段,以解决暂时的资金不平衡。
3.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决定了国债的期限应该是短期、中期和长期兼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常常会偏离人们期望的理想轨道,从而出现经济过度膨胀(通货膨胀严重)和经济萎缩(通货紧缩)现象。此时,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经济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国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国债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贯彻货币政策的载体,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得以顺利实施。这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的,满足这一功能的国债最好是短期国债。二是作为执行“反衰退”的政策手段。在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经济增长趋缓、私人消费不足和私人投资减少时,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时国债即会被用来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由于政府投资项目一般都是基础设施,其建设期较长,加上经济效益不是很快就能体现,因此要尽可能发行中长期国债,并防止政府债务的过度集中。
4.不同的投资者结构要求发行不同期限的国债以满足其投资偏好。一般说来,在市场发展的初期,一般个人投资者比例占据绝对优势。随着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比重逐渐增加,实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国债市场投资的主角。
机构投资者包括: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等等。通常企业总是资金需求方,其经营需要负债,因而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购买国债。但企业在经营中会存在暂时闲置的资金,为使资金取得最佳的使用效率,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投资高流动性、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因此企业有投资短期国债的需求。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也要对其金融资产进行合理的投资。由于其资产规模巨大,这些机构在投资时必须进行资产的合理组合,以降低投资风险,国债成为这些机构投资时一种十分重要的金融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国债投资的需求既表现在对短期国债的投资需求,也包括对中期、长期国债的投资需求,以便能根据其资金性质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基本情况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似。对于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来说,一般由于取得资金到支付现金的期限较长,这些资金则多数需要投资于期限较长的国债品种。国债期限越长,则其收益水平会越高,有利于这些资金的保值增值。
我国目前国债结构不合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至今,我国国债发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扩大,中央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相当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行国债22843亿元。其中国库券三个月的为150亿元,半年的为260亿元;国债一年期的为713亿元,两年期的为1452亿元,三年期的为10177亿元,五年期的为4391亿元,七年期的为1741亿元,八年期的为160亿元,十年期的为3659亿元,今年6月份刚刚发行的十五年期的为140亿元。上述各期限国债发行量分别占总发行量的比例为0.657%、1.138%、3.121%、6.365%、44.552%、19.223%、7.622%、0.700%、16.018%和0.613%。上交所目前交易的国债共有8个品种,其期限构成分别为七年期、八年期和十年期。银行间市场目前交易的国债有24个品种,期限最短的是2000年发行的一年期国债,其余的有两年期的、三年期的、五年期的、七年期的、十年期的和十五年期的。其中,一年期的和十五年期的各仅有一期。
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第一,我国国债发行以三年期、五年期和十年期的中期国债为主;第二,国库券和长期国债的发行量太少,国债结构不平衡。以中期国债为主的国债结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以下方面:
1.不利于政府合理安排债务的偿还。我们可以从国债偿债率这一指标来考察。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了财政的债务清偿能力。该指标越低,说明财政的清偿能力越强,财政运行风险越小;反之,该指标越高,则说明财政的清偿能力越弱,财政运行风险越大。国债偿债率指标国际上通行的警戒线为10%左右,但这一警戒线的确定没有考虑国债偿债基金的存在,如果政府设立了偿债基金,则这一指标可以适当提高一些。按可比数据(不含偿债基金)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就总的水平而言,偿债率一般在7~15%之间。
我国从1986年开始对国债还本付息。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还本付息的数额也在大幅度增长,偿债率指标不断上升,从1986年的1.025%骤增至2000年的31.845%,2001年的国债到期规模为1880亿元。如此大的偿债压力,使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安排难有回旋的余地,必须要增加长期国债的发行,以合理控制每年的偿债规模。
2.不利于公开市场操作。一般来说,短期国债投资风险最小,其流动性也最好,中长期国债往往在投资组合中担当角色,其流动性相对短期国债要差。目前交易所市场国债流通总量有限,且都是中期国债,而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交易所市场国债的流动性不断下降。同时,缺少短期国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比交易所市场还要差。国债的流动性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必要条件。当前,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1998年和1999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分别投放货币701亿元和1907亿元,2000年则回笼了823亿元。由于缺少国库券,央行的操作多以国债回购的形式开展。国债回购形成的利率和国库券所有权转移时通过竞争形成的收益率是有差别的,后者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者,它对央行货币政策意图的反映更为明显。
3.不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迅速成长,实力逐步增强。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大量设立,保险资金规模迅速扩大,并已经开始参与证券市场投资。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较大,周转期较长,其投资过程中需要有长期国债进行合理的组合,以降低经营风险,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长期国债的空缺显然不利于这些机构的发展。
十五年期国债发行的现实意义
今年6月6日,十五年期的记帐式(4)期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这是我国国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我国今后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政府国债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期国债的发行开始了对我国国债结构的完善。发行十五年期国债丰富了我国国债的品种,有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对我国国债市场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国债的发行有利于我国形成“基准利率”,有助于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必须有一个能对市场利率波动起基本指导作用的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一重任是由长期国债来担当的,即长期国债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对利率市场体系中其他利率起指导作用的“基准利率”。我国发行长期国债对今后我国利率市场改革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期国债在利息支付方面,是我国国债市场朝着国际标准化方向迈进的一个新起点。国际上长期国债利息支付是每半年支付一次,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本期国债在利息支付上也采用了这一通行的做法,有别于我国以往发行的各期国债。
发行长期国债也是我国在国债管理上的一个必然选择,它有利于政府防止或者延缓还债高峰的出现。本期国债发行之前,我国发行的国债基本上都是中期国债,其中期限在3~5年的居多,这使得政府近几年的还债压力逐渐增大。政府每年发行的国债有近一半的金额被用来偿还到期的国债。根据笔者的计算,未来10年政府每年需要还本付息的金额仍相当大,在不考虑未来各年度发债的情况下,平均达到1400亿元,如果政府不及时调整国债发行政策,则未来10年政府偿还国债的压力还要大。有鉴于此,必须改变目前发行单一中期品种国债的做法,适当发行一些期限较长的国债,以缓解近几年政府还债压力,确保平稳渡过还债高峰。从这一角度看,政府发行长期国债也是其国债管理方面的一种自我完善。
标签:国债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国债收益率论文; 金融论文; 公开市场操作论文; 银行论文; 投资论文; 财政赤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