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恐怖文化”流行的社会学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青少年论文,恐怖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恐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起源于“恐怖娱乐”
早在罗马时期,人们就热衷恐怖娱乐,通过在大角斗场观看充满悬念的恐怖角斗:动物之间的残杀,人与动物的残杀,人与人的残杀,让身心得到疯狂的刺激享受。公元106年,图拉真皇帝为庆祝他对达西亚人的胜利,曾在大角斗场拉开过马拉松式的恐怖角斗,时间达117天之久,近万名角斗士参与殊死搏杀。当然,观看表演的人群更是巨大,以至于许多异乡人不得不沿街搭帐篷而居,人群拥挤不堪,许多人被活活踩死。
2.发展于哥特文化
哥特式是恐怖、黑暗的代名词。自从18世纪贺拉斯·沃尔浦尔在《奥特朗托堡》中,将自己那充斥着叮当作响的盔甲和颓败的残垣断壁的噩梦,用文字描绘出来之后,就为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提供了鲜活的灵感。19世纪以来,英美文坛出现了一批恐怖、神秘题材的作品,展现出对自然、死亡、科技的危惧与反思。玛丽·雪莱创造了伟大的弗兰肯斯坦,让它同吸血鬼一起成为西方“恐怖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主人公;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使“哥特式”传遍世界;美国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和死亡诗歌,更是用自己极富创造力的文字将哥特文学故弄玄虚、骇人听闻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之后,哥特式又不断地被引入音乐、服饰等领域。
3.成熟于信息传媒
19世纪末恐怖文学作品开始被搬上舞台演出,像《德古拉》、《化身博士》等舞台剧都曾风靡一时。等到电影和电视出现后,“恐怖文化”随即被推入影像时代。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和吸血鬼片《诺斯费拉图》的大卖,美国掀起了恐怖片的热潮,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恐怖盛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恐怖文化”对命运未知的恐惧,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担忧未来生活的社会心态,这对“恐怖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后弗兰肯斯坦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The Shining》等一大批经典恐怖影片应运而生。五六十年代后,恐怖片中又增添了科幻、犯罪、灾难、恐怖袭击等内容。时下,在信息社会里,“恐怖文化”更是顺着网络延伸和弥漫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俨然成为一种“另类时尚”。
目前青少年中流行的“恐怖文化”主要以四种形式存在:恐怖书籍、恐怖影视、恐怖游戏和恐怖玩具。它们以“恐怖”来吸引眼球,让青少年欲罢不能。
二、青少年“恐怖文化”流行的动因
“恐怖文化”之所以在青少年中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背景,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恐怖文化”自身的诱引
透视“恐怖文化”,其本身就有诱惑青少年的特质。一是贴近实际。青少年中流行的“恐怖文化”,多是人们常常讨论和调侃的话题,尤其是孩子顽皮时,家长经常会用一些妖魔鬼怪等来恐吓,这样无形中便使得恐怖在孩子心中形成了阴影。虽然可能会逐渐认识到这是杜撰,但在一些特殊情景下,他们还是会不自觉地相信它的存在。时下的“恐怖文化”更会将许多闹鬼情节与学校或学生身边的人或事联系在一起,让青少年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荒诞的逻辑。“恐怖文化”的内容常常是时空错乱、生死颠倒、人鬼共生,欠缺文学和思想价值,积极的文化含量极其低微,但是恰恰是这样粗糙、牵强的故事结构和荒诞不稽的逻辑,契合了后现代的青少年们。三是表现手法的夸张。“恐怖文化”的惯用手法通常是通过对“墓地”、“幽灵”、“鬼”、“尸”等一些恐怖事物的描写,以“极度心寒、魂飞魄散、零点尖叫、恐怖传说、毛骨悚然……”的刺激形式来夸张表现,刻意制造出神秘情景和紧张情节,通过“吓人”,来让人处于某种近于病态的“恐怖享受”之中。
2.青少年的心理迎合
恐惧感不仅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心理需要。人们期望通过惧怕情感获得感官快乐,恐怖电影、小说正是通过提供营造恐怖环境的素材,让人们在幻想出的惊险氛围中,得到好奇心和感官上的满足。北京心理研究所主任医师刘哲思认为,“从人的心理角度分析,‘恐怖文化’被接受的原因,首先是恐怖在人心理上源于自我暗示和联想,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从自身的经历而来的。第二,人们可以根据作品塑造一个恐怖环境,幻想出另一种生活。第三,涉险——危险意识,即人们希望在涉险时本身并没有危险性。第四,是人们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1]。”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为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不足,所以更易受害于“恐怖文化”。一是出于猎奇心理。鬼故事和灵异事件,尤其是对神秘和死亡的描绘,极能吸引好奇心重的青少年,在增加他们恐惧感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快感”。同时,由于青少年心理较为敏感,承受能力弱,也容易沉浸在鬼魅故事的恐怖情景氛围中而无法自拔。二是为了寻求刺激。生活的过分优越让青少年不曾受过惊吓的创伤,而“恐怖文化”却让他们尝到了惊恐和刺激的感觉,这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所以受到了他的追捧。三是为了释放压力。现代社会带来的紧张和压抑让青少年到了负累和空虚的两极,急需寻求新鲜感,而“恐怖文化”带来的高度的紧张刺激,满足了他们舒缓压力的需求。四是为了扮“酷”。敢看恐怖电影和小说,敢玩恐怖游戏,敢听恐怖故事,越来越被青少年引以为“酷”和“勇气”的象征,当作不落伍的标志,虽说这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但也是促使青少年涉猎各种“恐怖文化”的基本动因。
3.现代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然而教育的疏忽,却给了“恐怖文化”得以渗透的契机。主要表现在:第一,情感教育的缺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在经济利益化和极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更多地去追求物质,谋求金钱,不但忽视了对青少年必须的情感教育,而且使青少年陷入极端的功利主义。第二是家庭教育错位。时下家长对子女期望较高,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方式却失之偏颇。长期以来的单向、不平等、强制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形成了偏执性格和逆反心理,而“恐怖文化”的东西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背叛的心理需求。第三是学校教育偏离。迫于升学压力,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明显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在给学生不断增加学习压力的同时,忽视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从而使学生形成了以自私、冷酷、内向、孤僻、空虚等为特征的“校园人格”。于是有的学生就会渴望从“恐怖文化”中寻求心理刺激,以逃避过重的课业压力,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4.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指的是“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2]”,这一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样,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和发式,构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群体,同时某种程度上又游离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3]”。无论是中学阶段的强大学习压力,还是大学阶段的陌生无聊,都让交流体验恐怖的感觉成了他们的共同语言。当然,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在此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群体的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4]”,在强大的群体压力面前,很多人为了被群体接受和做“正确”的事情,在自觉、判断及行为上会保持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这也就是从众行为。所以在当“恐怖文化”成为部分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时,自然也就会出现众人附和的局面。
5.大众传媒的影响
首先,“恐怖文化”是大众文化极端商业化的表现。随着文化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为了追求利益,一些商家为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无形中促成了“恐怖文化”的流行,“恐怖文化”产业也随之滋生并不断发展。除了出版物、音像、服装等产品,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恐怖怪异的影子:装饰品店中摆放的骷髅头形状的日用品、水晶头骨的手机挂件、搞怪的贺卡、怪诞面具和怪物玩具,以及游乐场里的海盗船和鬼屋等。其次,现代社会中包括电视、报纸、互联网、书刊在内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加大。尤其是作为没了兄妹、少了伙伴的独生子女,基本上就是伴随着电视机长大的一代。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脑和网络又成了他们最亲密的伙伴,这一事实深刻形塑了他们的意识和观念。因此,充斥于大众传媒的“恐怖文化”,不但以极快的速度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而且还给他们提供了现实与想象世界的行为信息,诱惑难以阻挡。
三、“恐怖文化”流行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混淆价值判断
青少年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时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恐怖文化”本身缺乏正确的道德价值,极有可能在人生观上给青少年带来错误的导向,特别是大量涉及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等内容的“恐怖文化”,更是一种非健康的文化,过多地灌输一些丑恶的、残暴的、不美好的事物,会扭曲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青少年对“恐怖文化”的偏爱,正是他们心灵处于某种无根性状态的折射,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目标、生活价值缺乏科学的判断。
2.诱发心理疾病
青少年看恐怖片虽然对形象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有一定好处,但由于青少年对社会认识不深,文化知识少,对恐怖影视、书籍中所表现的信息无从解释,容易产生一种未知的恐惧,从而会因恐惧而产生胆怯心理,造成走上社会时自信心不足,甚至形成自闭症。另外,青少年的模仿性强,容易将自己与故事角色对号入座,产生一种“宿命”心理。再者,如果过于渲染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化,会使得青少年对恐怖行为的残酷性变得麻木不仁。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些青少年玩恐怖游戏,比“网络成瘾症”本身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3.导致畸形发展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映的行为方式[5]”,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6]”。青少年正值心智开启阶段,在自发和自觉的模仿中,会在青少年的心中埋下暴力的种子,产生变态心理,甚至坠入犯罪深渊。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资助的一项研究,通过考察大约900个关于电视暴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电视暴力确实导致了观看此类电视节目的少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7]”,并慢慢将其演化成为自己极端的文化生活和行为方式,最终导致畸形发展。
四、控制“恐怖文化”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对策
“恐怖文化”属于大众通俗文化的范畴,并不是先进的文化。对于“恐怖文化”,不能完全放开,应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方式,加强管理和引导,从而为青少年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
1.在思想上注意积极引导
引导是最为首要的方法,但引导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全面配合。让青少年在思想上远离“恐怖文化”,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二要及时有效。及时用科学的、积极的主流文化去教育青少年,耐心地通过各种形式向青少年讲明“恐怖文化”的危害,增强他们的鉴别能力,培养其自觉抵制“恐怖文化”的自律性,不要亡羊补牢;三要重在疏导。家长应该经常主动地与孩子沟通,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压力问题和情绪问题,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2.在教育上强化发展创新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不少青少年对鬼故事和灵异事件的过分关注,往往是因内心缺乏安全感或者对某些新环境不适应。因此,在加强教育上,第一要改善家庭教育,变单一和不平等的教育为双向和民主教育,多给孩子一点自主和权利,多一点亲情教育,减少其逆反心理,转移其注意力,这样恐惧感自然会随着生活的正常化和规律化而渐渐减少。第二要改革学校教育,做到德智并重,德育优先,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蚀。同时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有益身心的缓解情绪的途径和方法。第三要发展心理教育,要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热线、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等方式,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3.在内容上进行文化取代
要用科学的知识、纯洁的文字等对他们进行思想的调养。首先是允许阅读,给予青少年一些阅读的自由和权利,在满足他们阅读愿望的同时,增长他们的社会科学知识;其次是引导阅读,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有选择地健康阅读和分层次地渐进阅读,用一些经典名著和先进科学文化取代“恐怖文化”;三是指导阅读,在青少年阅读时,家长或老师要学会和他们去分享,将一些书籍中的神秘现象淡化,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推理悬念等开发智力方面的书籍,以满足孩子们猎奇和寻找刺激的那部分心理需求。
4.在来源上实施正本清源
当前一些出版商利用青少年的心理弱点,出版切合其心灵需要的“恐怖书籍”,反映了当前一些从事文化出版行业的商家缺乏应有的商业道德。“9·11”事件后美国人也开始重新审视“恐怖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去谴责恐怖主义的电影。为此,社会要提倡社会责任,倡导文化商品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出版恐怖著作和建设“鬼怪”网站的控制,有效地抵制“恐怖文化”的负面影响。政府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抵制这种文化产品的流通,严格把关,控制“恐怖文化”的来源,从而在根源上控制“恐怖文化”的泛滥。与此同时,加强打击力度,要对校园“恐怖文化”现象进行长期监督,对顶风作案者进行严肃处理。
5.在制度上坚持不断完善
目前对“恐怖文化”如何界定,对发布者如何处理,没有规章可循,也无具体的限制措施。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净化文化市场,避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健康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