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几点思考论文_金俊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几点思考论文_金俊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随着楼层的高度越来越高,人们使用电梯的频率也越来越多。现代高层建筑的出现为电梯提供了应用平台。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一种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电梯的安全性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由于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得电梯的维修保养得到了重视。为了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概率,必须针对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加强电梯维修保养力度。本文就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问题;措施

维修保养不力是导致电梯运行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据有关的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在众多可能导致电梯出现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当中,制造质量方面因素的构成比在15%左右,安装方面因素的构成比在25%左右,而维修保养不力方面因素的构成比则达到了60%左右。该数据充分反应了:在电梯安全运行中,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而言,电梯市场的发展是相当可观的,各种现代化的电梯控制系统以及远程监控系统被作用于实践工作中,由此也给电梯的使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做好电梯维修保养方面的工作,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水平,成为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即围绕该问题展开全面分析与探讨。

1、电梯维修保养的必要性

电梯作为一台机电一体化的大型特种设备,其结构较为特殊。它不能以整机形式出现在使用现场,而是以分散组件的形式运送到现场,经过安装、调试、检验合格后才能成为整机提供使用。因此一台电梯的好坏,亦即质量高低的评价,既有厂家方面的产品组件质量、产品设计成熟程度因素,也有安装工艺和验收标准因素,还有投入使用以后的维护程度等因素,每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使用及寿命。使用者以故障率高低作为其主要衡量标准,其次是运行舒适感和感官效果。按电梯整体分析,其机械结构不算复杂,核心是曳引机,曳引机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从涡轮蜗杆到斜齿轮,再到无齿轮驱动(包括同步无齿,其结构对维护来说更为简化,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对环境污染趋于环保化),都是以提高效率、提高运行平稳度和降低运行噪声为主要目的,后期产品又提出绿色环保等新要求。

2、电梯常见故障

2.1电梯门故障及原因

电梯门出现故障时,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导致电梯轿厢难以正常运动,或者电梯门没有正常关闭但轿厢正常工作。电梯门出现故障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电梯厅门、轿厢门对应的电力连锁部位损坏;电梯门受到外部撞击,开关门机被损坏、电梯门导轨受阻等,出现此类故障后,电梯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抖动或声音;电梯轿门对应的传动部件功能失效等。

2.2制动器故障及原因

制动器的主要作用是电梯电源切断时轿厢能够自动制停,保证电梯停运后,在125%的额定荷载之下制动器能够确保轿厢静止不动。制动器是电梯的重要安全装置,其安全运行对于整个电梯有重要意义。但是,制动器的弹簧紧力设置不合理、电梯长期高负荷运行导致制动轮严重磨损、制动器线圈的维持电压与电梯工作情况不符、电梯制动器闸瓦部件严重磨损等,都可能导致制动器出现故障。制动器故障表现比较明显,如闸瓦出现异常焦糊味、制动轮表面明显发热、制动器难以支撑重物等,导致电梯出现不同程度的滑移故障、电梯运行过程中涡轮蜗杆减速器出现异常声响等。

3、目前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电梯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不完善

目前,电梯的安全水平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较远,人们主动去维护电梯安全的意识还较弱。电梯的厂商、物业单位以及电梯的维保单位,关于电梯维修和保养问题权责不清,存在互相扯皮现象。电梯安全的相关法律条例也存在缺陷,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此外,电梯的安全维护工作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的电梯产品标准和质量要求不完善,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电梯安装、维修等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情况,所以各省市之间的电梯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3.2电梯维修保养的专业人员短缺

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电梯超过四百万台,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按照运行电梯的增长速度,每年应该增加两到三万的专业维修人员。但是,实际上,电梯维修工人短缺,数量远低于所需的维修人员。同时,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够,虽然有些工人有专业证书,但是实际维修技能很低,甚至有人一窍不通,只会打扫卫生。此外,维修过程中很多工人缺乏责任感,经常在维修和保养中敷衍了事。很多物业单位和维保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也经常临时雇佣非专业维修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电梯维修保养的质量差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电梯属于特种维护设备,每半个月应该进行一次保养,每个月最少应该维护两次,每一季度、每半年、每一年度都应该进行大的检查和维护。每部电梯每年的维修成本高。所以,一些单位和企业为了压缩维修保养成本,大大减少养护次数,或雇佣非专业的维修人员,或用质量差的零部件等,导致电梯维护不到位,维护保养质量劣质,不足以支撑电梯的安全运行。有些不负责任的物业和维修公司,甚至几年都不曾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直到事故发生才去检修。

3.4电梯维保费用低

我国一般电梯厂家对一台电梯维保费用大约是每年八千到一万元,和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千美元还有一定的差距。电梯的维修保养成本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我国电梯行业发展时间短,电梯维修企业的准入门槛不高,电梯维修的标准不完善,电梯维保企业参差不齐,且存在恶性低价竞争。商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故意压低维修成本,雇佣非专业的维保人员,用低价甚至假冒报废的零部件。这成为电梯事故高发的要因之一。

4、电梯维修保养问题解决的措施

4.1完善电梯安全信息监管体系

为了避免电梯施工和后期运行期间出现不安全事故,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完善电梯安全信息监管体系。其主要负责统计分析电梯运行的各项数据,一方面,可在电梯投入使用前确保电梯质量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另一方面,可为维修保养提供详细的数据,以便于维修人员在了解电运行及维修保养的具体情况后,及时解决问题。另外,为了加大监管力度,使用单位、检测机构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全面的对电梯维修保养进行监管。

4.2制定规范化的电梯维修保养机制

为了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对相应的安全制度要有所了解。诸如电梯维修单位的申报制度,国家电梯安全使用规定等。在国家电梯安全使用方面,以电梯安全使用的各项制度为基准,确保年检顺利进行。另外,相应的材料和技术档案以及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也应该齐全。除了上述几点要求之外,在规范的电梯维修保养规定中,还应该对仪表设备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同时,为了杜绝违规和无证作业现象,维保单位的资质、人员和维修设备状况应该进行登记,以便于后期抽查使用。使用单位还应该设立专门的电梯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细致化的管理。

4.3做好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单位人员的专业技术是保证电梯维修保养的基础,因此,负责维修的单位应该重视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水平。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制订一个科学全面的培训计划;②定期组织与电梯维修保养相关的知识竞赛,加强技术人员的交流;③完善考核奖励制度。通过这三项做好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才能确保电梯维修保养工作顺利进行。另外,维修单位要通过电梯技术档案来督促管理人员提升与电梯安装维修和保养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免出现电梯安全管理漏洞。

4.4加强安全使用电梯意识

在电梯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大多数安全隐患是由于维保人员管理和技术上的疏失所造成的,因此,可通过设置专门的电梯安全使用监管部门来加强监管力度。电梯安全使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两项事务,其一,确保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电梯运行安全的检查、维修养护;其二,以电梯安全使用的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可通过建立应急方案和设置24h电话监督举报等措施来进行具体实施。

5、结束语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不仅关系到电梯使用寿命,还与电梯运行安全稳定性存在密切联系。电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出现故障,电梯维修保养工作需要结合电梯具体问题以及电梯特点综合分析考虑,采取针对性的保养措施,使电梯恢复正常,提高运行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昌奎.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40~41.

[2]周建兰,李世通.探析现代电梯安全管理信息化与维修保养[J].科学与信息化,2018(3):149,152.

[3]周建荣,邹少峰.电梯维修保养质量的方案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7(16):42.

[4]张楠.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28~29

论文作者:金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几点思考论文_金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