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文化的舞蹈传承_文化论文

图腾文化的舞蹈继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腾论文,舞蹈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腾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早期形态,由最初的宗教意识活动而产生出对自然宇宙和人类本身最为原始的认识反映,构成了历史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极其特殊而又复杂的文化心理素质,成为氏族公社制度生活中人们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并实施着维系氏族社会集体力量的权威功能。在今天人们看来,图腾文化早已失去其产生时的社会作用及现实意义,已不再具有当代社会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相适应性,但是它曾经作为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廊里仍然当之无愧,光彩夺目,它的存在给后来的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了一个伟大的母体,促成了多种文化的诞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变化,在时空转换分割,又重新组成新的文化要素,参与到适宜的文化氛围中,形成永久性的民族文化传统作为某一社会群体认定和共享的文化特质,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期,图腾文化的心理意识是怎样地被人们世世代代的沿传下来,又为什么始终深刻地保持在各民族集团的感性生活之中,而且在社会生活表现活动中还依然是那么的强烈,那么的炽热,那么的富于审美价值。我想这恐怕不会简单到一句“口传身授”就能够足以解释得了的吧。长久以来,我们对古代民族文化的研究,总是陷于空泛、苍白的说教当中,否则就是牵强附会地夸大其神秘性,令人生畏。似乎原始文化就是一部唯心主义的神话,全然与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甚至愚蠢地以当代社会制度下的信条生硬地去批判原始初民们刚刚脱离自然的蒙昧思维逻辑,以至导致这具有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对人类自身的早期文化形态的研究大大落后于世界同行的研究水平。且不说十八世纪末期英国人朗格和十九世纪格莱勒南就以图腾制的大量实证来解释原始民族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从而进行研究探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后来的佛来则(S·J·Frazer)在更深入地图腾研究中发现,图腾社会与原始文化艺术的重要关系,指出了图腾文化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法国人格拉勒所著《中国的舞蹈与神秘故事》引起了我国早期学者的关注,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岑家梧先生著有《图腾艺术史》,可算是我国一部专门研究图腾艺术的著作。此后也不断地出现了一些极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但不知何年何月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却成了中国学者们的绝对禁区。好在历史总是朝着光明的道路进行着,今天学者们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和信心,大胆地涉足于此领域,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运用现代综合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从此人们逐步懂得了任何原始文化形态的研究都将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产生重大的作用。在古代人类蒙昧的心理意识里及原始审美观的规定下,一种由社会生活实践,并与之具体历史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体表现形式产生了,它以独特的人体自身动态韵律充分显示出审美价值中最强有力的社会作用性,被人们确定为自己文化继承有效手段的最佳选择而传延下来,同时它还突出地表现在其它艺术手段无法取代的特殊个性所生产的社会发展作用上。

图腾文化的心理素质

作为当今世界瞩目的华夏文化,它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单一的族种文化发展起来的。在这块土地上曾生活着众多的各式文化群体,他们相互影响、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多元性结构的文化系统,其特点就明显地呈现出整个文化同一层次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为多样化共存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民族文化都具有各自无法改变的,但又可融洽接受的特殊主体性,而图腾文化的产生,则是这种多元性文化结构形成的关键。因此图腾制并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个可有可无的偶然现象,更不能轻而视之为某一个别部族的文化方式而已,它几乎是整个世界人类原始时期社会发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形态。在人类思维还处于相当幼稚和单纯的智力初期,他们的生活天地是极其窄小的,因此他们对广博的宇宙世界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出他们所赖于生存的那个小天地,再者生产力非常的低下,为填饱肚皮已挣扎得精疲力尽,哪里还顾及得到再去自觉地思考周围的一切和人体自身的奥秘,于是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当然也就只可能产生相应的模糊心理反映。然而就是由于这种被后来人称之为“愚蠢的、蒙昧无知的、唯心主义的……”思想意识,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第一个初级体制的建立,产生了第一个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客观文化模式,从此基础上人类社会才得已不断地批判、修正、继承,朝着科学文明的高级阶段发展,也才使得今天的华夏民族文化是这般地丰富多彩,璀灿夺目而赋予东方神秘色彩。那么,作为文化意识的心理积淀,它不可能不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无意识地呈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在当今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深切地感受到图腾文化的某些原型的存在,仿佛那种古朴苍劲、勇敢无畏的民族情感,无时不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那艰苦奋斗、团结奋取的民族品质不也同样在你我之间撞击着而发出强烈的共鸣吗?!一首激昂高亢的《龙的传人》不知曾唤醒了多少华夏子孙的自尊。

图腾制的出现,对于确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文化属性,是人类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它标志着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已不再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作为一个共同生活的部落群体,采取某一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以为该族名称,相信其物与自身有着血缘关系,并视之为整个群体社会之祖先,顶礼膜拜,不得有丝毫损害。其特点为:同一信仰、同一服饰、同一生产方式、同一审美情调,共同图腾族胞不得相互通婚。以此区别于其它图腾体,而维护自己单薄的经济基础,只有每一个族胞紧密地团结在一个共同统一的社会标志下,生命才会显得具有意义,也才可能充分获得群体社会概念下的自身保障和生存空间。因此,图腾制不仅只是原始氏族们的宗教信仰,重要的是它第一次建立起了人类较为完整的社会组织机构,坚定地提出了人种繁衍的科学性,较为清晰地明确了社会成员与社会集团的关系。这样,在统一的群体心理意识作用下,一切活动都具有了社会性,个人赖于群体而存在,社会的形成又靠个体的参与和建设而得以发展,于是便产生了最初的社会连带关系,建立了群体自我意识,而这样的心理意识一旦形成,那么也就必然渗透到图腾时期的文化艺术当中,又以各种艺术手段反映出来。在《列子·黄帝》中的“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经·西次三经》的羌戎女酋长:“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头戴胜。”《广博物志》卷九的:“盘古之君,无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这些举不胜举的古代神话一再表明,图腾文化的心理意识对构成华夏文化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以至在今天的我国民间文化表现当中,也依然还是以“龙”、“风”为其正宗的文化心态,仍然还是如此强烈并具有现代社会意义。在部族社会结构的图腾时期,因所处地理环境差异,生存方式不同,经济生产条件不同而导致历史文化内涵各一的各民族品质,通过艺术媒体表现出各自特有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价值。然而部落与部落之间,并不是封闭的单一经济集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通婚,以物易物的社会关系;存在着相互联盟,共同抵御外族侵犯的社会利益;存在着知识传播、技能学习的社会交流,因此加深和发展图腾集团间更紧密的社会联系,就必须具有相互间的坦诚和友善,这就需要有一种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该图腾民族那种特定条件下所构成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民族个性,以此来表明全体族胞的自尊和友善,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而达到和睦共处。所以这时期的文化艺术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而图腾舞蹈却以同一信仰的文化心态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用自然人体生活动物为物质基础,创造了自己特有的基本动律和舞蹈神韵,出色地表现了心理素质的形象直观本质,使之成为这一时期图腾文化重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由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机体,它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客观地存在那里,根本不同于简单的迷信神话,虽说它的整个社会思想反映是主观唯心的错误认识,但这也决非“人民的鸦片”这一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无遗的。图腾崇拜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具体条件下的经济生活的规定性所构成的客观形态。在社会建设当中,它具有自己严肃的思想体系;有神圣祭典活动的社会程式,有组织权威的社会首领,还有生活习俗,语言方式,服饰装扮,居住场所等等一整套附属物。特别是这时期的文化艺术,它决不是空虚无用,无所意义的游技,它的产生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责任。马克思认为:“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88页)而“祭典”在整个原始社会生活中却是非常神圣而重大的社会性活动,它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精神体现。《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中的记载:“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吕氏春秋仲夏纪》里的“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竹书纪年》帝磬条中:“代商阳氏,王天下,使鼓人拊鞞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可见歌舞被运用于这种庄严的帝王即位仪式上,绝非一般的庆祝附会。“百兽率舞”乃意味着图腾部族的归顺和赞誉。文化艺术客观上具有充分表达内心情感和生活体验的显著功效,它使人们的心理反映和生活实践与生理肌能运动,结合起来,使抒情快感与审美愉悦产生有机的联系,最直接,最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的时代性。这不得不说原始的图腾舞蹈是激发民族情感、启发心灵共鸣、促进团结友善、增进社会秩序,是最有社会实效性的选择。

图腾舞蹈的本质特征

古人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傅仲武又说:“歌以咏言,舞以尽意。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声不如察其形。”因此,舞蹈的本质特征不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复现,也不是人物事件行为的复写,它是社会生活综合作用下人们心理体验即主观认识的情感表现。它以人体自身的形体动作,表情达意,让心灵感受之泉,灌注于身体各部位,充分调动每个肢体的情感语言,把总是苦涩的内心情绪,用始终欢快愉悦的动作节奏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把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生活体验真实形象地记述下来,这种横跨时间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在于它具有律动的本质,人体的律动则比较充分地显示出了生命的机能,是生命存在富有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充分的象征。明代律学家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书律》中说道:“今按乐舞之妙,在乎进退屈伸离合变态,若非变态,则舞不神,不神而欲感动鬼神难矣。”就是这“动”才产生了既有节奏韵律的,富于情感生命的呈现,迸发出心灵深处最真挚的热爱,激起了群体自我意识的社会感应力。作为刚刚步入一个集体生活的原始人类来说,团结统一的生活秩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维护这还带有几分野性的群体统治,除了坚持内血缘比例辈份和统一图腾信念的原则外,还必要让群体成员明白,自己是活生生地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生活的全民意识中,而这样的投入又非一般的参与,它是个体生死存亡的保障,是生活的希望。维护集体利益和遵守其秩序,才能使得自身享有集体主义人格。因此,这一阶段的舞蹈总是以集体的圆圈舞为主要特点。“圆”的概念在先民们的心目中是光明温暖、团结友爱,意志和力量的象征,他们热爱生活,向往生活,追求生活的共同心声在圆的舞蹈中得以强烈的抒发。这就形成了群体生活下以共同心理素质为内容,以节奏鲜明、激情奔放的集体圆圈舞蹈为表现形式,构成原始舞蹈特有的一大显著文化特征。

从舞蹈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诸多的因素以及它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作用在影响和制约着舞蹈的产生与发展,甚至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出现。舞蹈是由人类本身的形体运动为核心的主观心理行为,受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生产劳作,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必然要通过某种文化媒体来表达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认识,所以舞蹈必然具有特定时期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特点,产生出相应的舞蹈风格并形成一个群体共同拥有的舞蹈主体概念,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是毫无随意性可言。在当代对原始文化的研究中,大凡具有表现动物形态的舞蹈形式,都把它诉诸于“模仿”这一极为简单的外部具象,若是再进一步的解释,也不过是“劳动、狩猎”的再现,似乎没有什么再值得深究的了。其实只要我们把它客观地放到舞蹈产生的生态系统中,把它置于自然与社会两大环境关系中,那么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得出这如此片面的认识结果。首先舞蹈的仿生性,并不仅只是指原始初民们模仿再现狩猎生活或某一动物体态的具体过程,我想这大概对于艰难困苦、拼命挣扎在起码生存线上的人类祖先们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吧,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么在以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农业种植和畜牧业生产所代替的狩猎生产,还有什么更重要的表现价值呢?!为什么至今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模拟式”舞蹈还仍然是十分的炽热而富于生机呢?我认为:模拟式舞蹈从它产生之时起,就始终包含着极为深厚的社会历史内涵,这不是主观臆造的,也不因为时代的更迭和环境的变迁而消亡。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与人优秀精神品质的有机结合,无论处于什么时代情景,它自始至终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尽千辛万苦的真挚感情,也无论走到那里,它总是旗帜鲜明地标志着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那种共同心理素质和独具风采的表现方式。图腾舞蹈多以模拟的形式把人和动植物联系在一起,又用主观虚构的主体形象——图腾和社会生活的客观事件编织在一起,通过舞蹈的感应力又使本图腾成员同圣物之间的“神秘”关系得到强化,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制约力和群体凝聚力,增强了群体对各种严酷现实的抗争性。围绕着物质生产和人种繁衍的社会要求,各类型图腾舞蹈便随之产生:彝族支系纳苏的《余莫拉格舍》;哈尼族的《棕扇舞》;苗族的《枫木歌》;白族的《阿殃白》;佤族的《木鼓舞》;纳西族的《久木鲁》;景颇族的《木脑纵歌》等等。这些以图腾崇拜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原始舞蹈,反映了人类最早的文化意识,同时也表明了早期人类力量的软弱,不可能在对大自然的物质依赖中获得自我认识的心理定势。他们凭借着各种实际生活经验的体会,只可能产生极其简单的思维逻辑,创造出被认定对该氏族具有实际意义的生命活态文化。这并不荒唐,因为它渗透着原始生活具象观念的种种因素,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里是辩证的科学法规。值得注意的是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最早是互为载体的维系群体社会精神意识的宗教,借助于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把最真实挚朴的情感倾注于图腾的信念中,以对付不可能理解的宇宙现象及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缓解恐惧沉重的心理负荷,通过假设的偶像在舞蹈的氛围里来与大自然的客观世界相互沟通,便可获得迷茫失望中的一种虚拟征服感,给人以生存的希望和信心。而文化艺术又借宗教仪式的种种活动得以发展和传播,在图腾信念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时客观上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最富于生动形象的表情性舞蹈,作为人与鬼神的中介媒体,使之构成了有机的联系。图腾制的建立而随之产生的各类原始艺术,无一不是以集体意识的主导思维为本质特征,尤其是舞蹈,它总是以群体统一的步调形式呈现出来,其审美特点既粗犷豪放又鲜明流畅;既慷慨激昂又生动逼真;既古朴神秘又富于真情实感。虽然先民们处于十分艰难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物质贫乏的经济条件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存,但是贫困交迫之中,他们却仍然是那般的坚韧不屈,还是那般的一如既往地顽强生活着。

他们虽然崇拜图腾,但却具有集体主义的独立人格,他们不受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心理压制和扭曲,因此他们的心理反映最为单纯,这样他们的精神活动是与物质生产条件相平衡的,所以在集体主义观念为主导思维方式形成之后,一种群体心理特征必然的成为其文化的民族固有性。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原始歌舞的娱乐性质,只是认为透过艺术的外壳去探究,似乎它还隐含着更加重要,更加丰富的某种古老文化内涵。

图腾文化的舞蹈表现

在许多以歌舞狂欢的郊野集会和民族节庆中,都或多或少地感觉到某种古老文化的涵数,甚至在有的祭典活动中便可发现它与远古时代人类社会,有着明显的文化继承性,并且坚定不移地保持着一种特有的民族内聚力,特别是那些震撼人心的集体狂舞,似乎令人感到这一群人仿佛在与几千年前的祖先们交流着什么……诉说着什么……。这样强烈的相通性,不正好反映出了人类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和环境,他始终超越不了塑造其本身心理素质的文化规定性。而在原始文化形态中,又莫过于图腾文化是最能说明原始民族之间所形成的那种独特文化原型。凡集体行为都将举行一番祭典仪式,要注意的是祭典神灵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这在以往许多文章中,把少数民族的祭典活动都一概视之为“保佑人丁兴旺”、“消灾解难”、“五谷丰登”等这简单的迷信功能上。其实初民借以图腾神圣与权威,通过祭典来实现全民的社会统一性,体现其社会价值,又以舞蹈的各种形式表现出对集体事件的关注和热情。就云南原始文化的总体而言,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却是原始宗教观念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在各种舞蹈形式之中。

一、图腾观念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由于史前初民们在狩猎生产的经济生活中认为,自己身躯与图腾有着相承的血缘关系,自然就可获得象图腾那样英勇强悍的行为效能,并且时刻都可得到图腾的庇护。因此,在出山狩猎时都将进行一番祭典仪式。独龙族认为,“仁木大”是一个追猎野兽的独龙人变的,常深居山崖河谷之中,为此独龙族在出发狩猎之前,用粮食做成各种动物来祭奉“仁木大”,并通过歌舞来向本图腾表明自己平等互利的原始交换经济观点,力图与自己神圣的图腾进行真诚的情感沟通,求得图腾的允诺。这种狩猎仪式,独龙族称之为“节德哇”,当青年猎手们拉弓张弩,对准数十步开外,画在树皮上的各种动物图形发射时,主持“纳木沙”便把食物做成的各种动物撒向人群,这时锣鼓齐鸣,人们结成圆圈,挥刀舞箭,跳起“锅桩舞”。由于各种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拉祜族看来这是直接关系到生存大事,因此每年的第一大典就是农业祭礼,定在春季时令。而拉祜族认为祭典活动成败其重要的是芦笙舞跳得是否盛大隆重,此舞“嘎祭”对来年生产具有极大影响。故此,拉祜族对仪式活动中的舞蹈尤其重视,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随便跳的。祭典场所中央放置一大葫芦,四周的桌上摆着一碗碗稻谷、玉米、黄豆、荞麦等农作物,待香火点燃,众人齐踊成圆,随着芦笙曲调携手同步,相聚共舞,尽情达旦。整个舞蹈以圆的流动和踏跺扭摆的人体动律相契合,给人以古朴神秘、自强不息之感,同时强烈地显示出图腾观念的自尊自爱,团结祥和,平等自由的民族心理文化。纳西的先民们,是一个以狩猎游牧为主要生活的古老民族,每当他们跳起“哦热热”时,无不在心灵上深感震撼,那一唱一和的亲切呼唤,那一举一动的热情投入,不正是典型的图腾意识的外化结果吗?他们以火堆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移步舞动,看似模仿图腾(山羊)步行嬉戏姿态,实则是纳西先民欲求与自己的图腾同样化,使之放牧迁徙也终以图腾相伴,摆脱独自寂寞恐惧的孤独感,让舞蹈的热力把自己溶解在集体情感之中。从以上的例证看出,原始信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大多产生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狩猎和采集时代。这时候的人类处于自然界中,只可能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发生最直接的思维反映。这些动植物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起码来源,又是他们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所以他们的整个人生体验就注定他们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的种种关系存在着巨大的依赖性。而导致图腾意识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特点。

二、图腾观念与人生繁衍相结合。在强大而严酷的现实环境中,原始初民们开始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然而如何抗拒大自然对人类所造成的各种灾难,如何抵御毒蛇猛兽的袭击,又如何增强人类自身的力量,这一切对于一个稚弱的群体集团可是多么重要而迫切的社会问题,于是原始宗教意识必然要与这一首要问题结合起来,形成这一时期与全民生死存亡、息息相关的社会理念,以壮大本集团的社会力量。然而生殖崇拜并不是抛开图腾信仰单独地存在。这一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与强大的图腾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产生全民性意识。居于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中的各种祭祀活动,皆能生动地表明他们的祖先们确实存在过把图腾物当作自己祖先的事实,其如今的后代均为该图腾所繁衍的后生。摩梭人把“戛喇”——虎作为其祖先的象征,而自古又把女性生殖器看作是生命的本源,以公开祭祀、朝拜等活动表明自己的信仰。男女青年的新婚之夜,一定要选在虎日,并在洞房的床旁挂上人首虎身像,祈求图腾祖先赐后生于新婚之家。傍晚,婚宴散后,便燃起篝火,焚香献祭,男女长者于是跳起“锅庄”舞,其舞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和动作规范。在元江以西的哈尼支系彝东人,自古视葫芦瓜为其圣物,彩葫芦茂盛多子之意,以强调繁殖多产寓于人与葫芦的相应关系,这一观念在节庆日子里得到充分贯彻。这在彝东人的先民眼里都是关系到人种延续的重大事件,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这种在当今人认为“荒唐”的意识行为曾经是整个世界的各民族不可缺少的人类自身发展过程。澳洲土人深信,本氏族集团祖祖辈辈赖以谋生的那块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图腾生命活态的呈现,为此在草木争春,百花斗艳,动物交尾时节,都要举行生殖崇拜仪式。

人类社会的整个历程活动,无非就是包含着两大内容,一是为了生产的物质财富,创造精神财富,二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生命。图腾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原始祖先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的极度重视,因而也就在这一严肃的社会使命下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各式舞蹈表现,导致了人类社会特殊的这一历史文化形态。可贵的是图腾舞蹈充分地调动起人体各种形体动作,彻底地表达了人们思想愿望,传达了情感承应下的心态反映,既是原始祖先对祈求繁衍直向思维的具体行为表现,也是人类始初最坦诚的思想表白。

舞蹈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舞蹈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它也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历史必然性,而任何时代的舞蹈,它总是以既有的社会内容为依据,以此时整个舞蹈文化水准为前提条件来进行的,这绝对不是人们主观随意地凭空创造的结果,但是各个时代的舞蹈又不是孤立,无关地存在那里,前期的舞蹈总是要给后期舞蹈以极大的影响,而后期舞蹈也总是要继承前期舞蹈成果,由于这种历史继承性的客观存在,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传统。

从人类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舞蹈自始至终包涵了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原始舞蹈所呈现出来的历史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它在宗教观念的激发和哺育下,曾综合了其它一切艺术形式,有力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思想内容。流动的人体造型,身上的服饰图案,堆堆焰火的明暗空间透视,山林草丛构成了天然舞台画面,加之那集体圆圈舞所体现出来的群体意志,不正是综合性艺术的和谐吗?实际上原始舞蹈所具有的美学价值,远非现代的舞蹈美学原理所能概述得了的。倘若原始舞蹈的动作仅只是消除狩猎时的恐惧,生产劳动带来的疲劳而已,那么激烈的形体动作不也同样可以发泄内心忧郁和生产快感吗?虽然人体动作可以模拟生活中的实有动作或鸟兽形态,但这是与人体舞蹈的反映形式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舞蹈不排斥模拟,但其美学本质主要在于表现性及抒情性,唯其如此我们在当今少数民族社会性的重大活动中,才得以看到图腾意识的表现心理还依然是那么的顽强。难怪闻一多先生会有这般的感慨:“原始舞蹈看来简单,唯其简单,所以能包含无限的复杂。”而这无限的复杂就在于:“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的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闻一多诗文选》)这就是图腾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群体生活的文化体现。由于舞蹈文化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尽管作为一个地区性的群体经济,早已不再是原始狩猎、采集时的艰苦生涯,即使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生产劳作也毕竟不再是原始的自然生产经济。总之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它以什么样的生产经济结构和文化形态存在于世界上,而它所拥有的活动领域也不再是初民们那狭小的空间,特别是人脑的进化发达,思维容量的增大,从而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了科学理智的认识,逐渐具有了独立活动和审视世界的能力。可问题是为什么民族民间艺术所体现出的那种古老的社会心理意识,却一直是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表现主题?——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一旦形成,那就具有极大的牢固性和持久性,它不直接依赖物质条件而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因此它不会轻易地消失或被磨灭掉。而舞蹈文化恰好有效地继承了这样的民族历史性,充分地体现了特有的民族气质和优秀的民族品格,仍不失其社会功利价值,而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通过传统的节日氛围和举行各种仪式,运用古朴的舞蹈刺激,人们的情感异常的兴奋,被情感所激励的人们难以自抑地完全溶于一个社会状态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了群体社会肌体的合力和调衡机能,使之更具有生命活力地存在于世界上。舞蹈的这一社会功能自然承袭于图腾时期的原始舞蹈。

虽然图腾舞蹈是人类早期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也不可能在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今天复返原样,但它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心态却通过集体承传在历代的精神生活中,仍然以旺盛的生命力复现在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是它在当代对人类原始文化研究的困惑中,以特定的古文化内涵勇敢而坦诚地站了出来,无私地敞露出自己始初的蒙昧与混沌,用世界共通的人体语荡叙述和描绘着人类早期艰辛的生活情景;它证明了人类史前那天真烂漫的童真;它记录下了祖先们那战天斗地的奋取精神;是它把生命的无意识态从野蛮中拯救出来,送进了文明的摇篮;是它热烈真挚的情怀、朴实正直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特性、勇敢聪慧的心灵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塑造出了今天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自尊……这一切的一切,多少年来始终强力地吸引着国内外的这样学家,那样大师们的神往和探究。

标签:;  ;  ;  ;  ;  

图腾文化的舞蹈传承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