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学设计被引进我国以来,就一直处于引介的状态,缺少理论、实践的本土化研究吗,再加上理论建设中的问题,导致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离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有利于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关键词:教学设计;理论;实践
教学设计主要是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教学问题,明确教学目标,从而构建解决方案,评价分析结果,对方案进行详细修改,其目的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教学设计理论要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指的能力并不是一种静态设计能力,而是动态设计能力,即现场诊断能力。教学设计理论应该深入我国教育领域,在借鉴、结合、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如果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难免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影响教学设计的良好发展。
1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方法论存在限制
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是在经典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上对实践进行指导,对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但是,我们对于学科教学研究成果融入到自身理论体系的过程不是十分重视,导致其变成能够直接利用的方法性成分,没有形成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设计方法论。
1.2注重学习环境,忽略教学结构
目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变成新一代教学设计系统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导致很多人认为意义建构只与学习过程有关,与教学过程没有关系,从而出现了重视学习环境、忽略教学结构的现象。实际上,如果忽略教学结构的设计,那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必然要对总体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再加上教学过程复杂多变,教学情境多样化,如果只注重学习环境设计,将会降低教学设计系统的性能[1]。
1.3教学设计观及模式问题
对于教学设计而言,其根本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的所有过程全部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自然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点,忽略了学生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现阶段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工具具有线性、顺序化特点,对教师缺乏指导性,导致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无法很好的体现在教学设计实践中,导致教学设计观及模式存在问题。
1.4经济承受能力问题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为其提供了社会化的真实情景。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很多学校、教育机构对其产生了错误认识,在不顾忌学校情况的基础上追求一步到位的硬件建设,导致产生了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
2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策略
2.1构建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系统
现阶段,我国现行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对教学的影响只是停留在转变教师备课形式,这种转变属于形式上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设计系统应该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实现内容上的转变。但是,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中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实现由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向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系统转变。在实际的教学设计理论中,不但需要深入研究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还应该深入探索用于指导、规定教学活动和行为的理论。目前所探索的重点应该在过程上发生转变,对教学问题方法加以分析,最终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相应的教学情况下,分析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从而实现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系统的构建。
2.2向建构主义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转变
基于六十年代后期形成的ID理论,大部分都是以“教”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很少注重学生的“学”,这种理论主要以“联结-认知”为基础。在该种理论设计下教学系统中,会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造成影响,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产生的建构主义,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学习环境,都提倡以学生为主,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信息加工主体及知识意义建构者,而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的引导者。由此可见,在建构主义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系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外化,在自身行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加深客观事实的认识,进而得到自我反馈。
2.3由分布式教学设计模式向协作式教学设计模式转变
目前,教学设计的诊断、分析、设计、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一人完成的,形成了一种分布式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虽然其中某些部分也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小组成员包括学科专家、媒体专家以及教学设计专家等。但是,在合作形式下,教学设计专家及学科专家只能在知识分析、内容选择上给出一些建议,媒体专家无法提供帮助,重担仍然由教师一人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将分布式教学设计模式转变为协作式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合作基础上,顺利完成教学设计工作,确保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2]。
2.4实现媒体论教学设计观念向方法论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
现在的教学工作者通常不顾忌实际,过于注重媒体的作用,大力提倡媒体论。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只是起到催化剂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应该将目光放在技术背景上面,应该对理论核心思想加以重视,也就是说,要在技术限制的基础上,实现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育中,更应该加强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小学课堂中得到有效应用,并且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可见,我们一定要将技术作为制高点,转变媒体论教学设计观念,摆脱传统挂念的束缚,向方法论教学设计转变,最终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合理应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要实现教学设计系统、教学设计模式以及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梅.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2,33(02):129-133.
项目编号:GZY201633-YJ
论文作者:刘静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教学设计论文; 理论论文; 基础上论文; 模式论文; 方法论论文; 学生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