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第九中学 刘艳斐 姚曙光
就初中历史课堂而言,最常见的就是“背多分”模式,`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的培养,片面追求分数使历史课堂变得枯燥。因此,应该转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背多分”模式,创设情趣课堂,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的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
那么,情趣课堂应如何创设,怎样才能让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效率?充分挖掘丰富多样的图文信息资料,注解历史,补充历史,做到“左图右史”、图史结合,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正如宋朝史学家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所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需要明确的是,此处的“图”概念很广,既包括具体的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等,也包括范围广泛的历史人物图、历史漫画等。这些“图”都是学习历史、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的最好工具。
初中历史课堂应用“左图右史”,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历史漫画为例,历史漫画会非常形象的再现历史,甚至会以夸张的形式出现,这样就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影响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学生观看漫画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必然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以大跃进运动时期巨大的家猪为例,漫画中的家猪与现实明显不相符,它巨大的身体违背了自然规律,但是却真实的反映了大跃进时期人们的心态。通过观察漫画学生普遍反映对大跃进运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这幅图让他们很容易的认识到大跃进时期中国人民急于求成的心理。这样的漫画突破了传统课堂“重文轻图”的模式,学生看来非常有意思,所以会非常喜欢,进而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课堂应用“左图右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以历史地图为例,历史地图会非常直观的再现历史,这样就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空位置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学生观看地图的同时也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必然会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以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为例,这幅图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地图清晰的再现了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幅图,学生普遍反映对沙俄的侵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沙俄的强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得中国在东北和西北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图例中古今国界的对比更是让学生真切感受了弱国无外交。这样的地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
当然,“图”的概念往往很广泛,这就要求教师应仔细斟酌、科学利用,同时,史“图”结合,“左图右史”,真正做到以图注史、以图补史、以图论史,切实的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富有情趣、更具有效性。
“左图右史”,以图注史,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图”可以用于叙述历史,学生通过观察“图”,来描述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提高学生表述历史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以列强在华强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和《时局图》为例,这幅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学生通过阅读左侧图表,了解列强在中国通过瓜分获得的势力地区,思考这些地区在右侧地图中的大概位置,进而找到位置上的动物,从而得出动物对应的国家。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获得了提升,时空观念的史学素养得到了培养。而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结合图表、地图才能将问题描述清楚,这样就提高了学生描述历史的能力。此外,学生通过描述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加深感知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从而增强爱国之情,家国情怀素养由此提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任务驱动学生自学重点,探究交流,以学生为主,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左图右史”,以图补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图”可以用于补充历史,学生通过观察“图”,来思考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在理解中识记,改变死记硬背的机械模式,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也就随之提高。
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为例,先给学生设置任务,创设漫漫长征路的情境。小组合作,阅读课本,根据提示,快速绘制长征路线示意图,感知中国工农红军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学生想要绘制长征路线,必须先从课本的正文中找到关键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表达交流展示的机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长征路线的认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通过合作讨论,结合教师指导,小组内能够绘制出完整正确的长征路线图。在这样的鲜活的情境中,不仅记住了长征的路线,而且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辛,感受了长征精神的伟大,课堂的有效性也因此显著提升。
“左图右史”,以图论史,提高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图”可以用于论证历史,学生通过观察“图”,来解释论证历史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辨意识得以提升,阐释历史、论证历史的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以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为例,两幅地图可以用于论证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已侵入北京。更为重要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开始由沿海向内陆扩展,由此论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来论证结论,由此提升论从史出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新实践,就初中历史课堂而言,“满堂灌”、“背多分”等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图文并茂显然比简单枯燥的文字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情境,感受历史的魅力。我们有必要采用左“图”右史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以图注史、以图补史、以图论史,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富有情趣、更具有效性。
论文作者:刘艳斐, 姚曙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沙俄论文; 中国论文; 大跃进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