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不断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随之发生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我国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也加大了管理力度,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目前工程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值得注意之处。我国进入WTO以后,工程建设项目即也进入国际市场,我们必须更加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意识,使公路建设水平越来越高,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运输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道路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公路的质量安全问题,道路路基的压实施工是首要的关键因素,如果公路路基压实工作没有做好,会在后期的公路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产生许多的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公共道路运输安全,就必须加强公路路基的基础施工问题,因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常常因路基施工的质量问题而导致路面早期出现龟裂、沉陷、翻浆等病害,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增大养护成本。严格控制路基工程施工质量,使路基达到坚实而稳定。可为路面结构长期荷载作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同时使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适当减薄路面厚度,降低路面造价。路基施工的土石方量较大,每公里有数千方甚至上万方。施工程序复杂,有挖有填有弃。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在施工组织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质量不良后果。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这对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路基施工的特点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中最基本的设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公路的施工质量标准也越来越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对经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关系到车辆和行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要加强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一方面减少了养护维修的费用,另一方面创造了安全的行车环境。随着公路建设里程的增加,工程跨度增大,施工周期延长,而路基施工还要受到地形的影响,所以在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难度。在公路路基施工中,为了不影响其他交通的正常运行,经常需要与桥涵、隧道等互相联系,对路基施工增加了难度。所以在施工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做好全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二、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2.1 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充分的了解地质水文状况,对于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的规划,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状况,提前做好应急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2.2 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地测量,确保路基中关键部分位置的选择准确无误。同时,在对工程的中线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对路基各部分标高的控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并为后期的施工过程提供方便,可以通过架设临时水准基点的方式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对路基施工的不同工序进行放线测量时,要将测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令公路路基的定位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保证公路的使用安全。
2.3 合理的选择施工的材料
因为公路路基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仅需要承载路面的压力,还需要应对地下环境的侵蚀,所以要合理选择路基施工材料。在选择路基施工材料时,要具有几方面的性能,抗压性、排水性以及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施工的方便和质量,一般都会在施工现场附近取土,如果现场的土质较差,可以根据土壤的性质适量的添加外加剂,来提升土壤的性能。如果土壤为淤泥质土的情况下,可以向其中加入砂砾或者碎石等材料,如果含水量较大,可以掺入适量的水泥,或者通过晾晒、碾压的方法来改善土质。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来改善土壤的性能,在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清洁工作,将土质中的杂质清除干净,防止杂质和腐败的土壤影响到填埋材料的性能,对后期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4 路基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技术
由于公路路基的施工工程量大,因此需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为了保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需要在先进行施工的地段预留出分层台阶,便于后期进行搭接,从而有效的防止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当土方施工过程进行到地下水含量较高的地段时,应当采取一定的防水措施,在路基下层形成隔水性能良好的稳定层,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侵蚀作用,提高路基施工的工程质量。在对路基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松铺厚度的控制以及压实密度的掌握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时,要掌握压实的节奏与顺序,保证路基各个部分所承受的压力均匀、压实度一致,防止路基因密度不一而在使用中出现不均匀沉降。
三、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道路路面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密切相关。故而加强对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要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着手。以下是对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具体探讨。
3.1科学选择路面施工材料
在选择路面施工材料方面要选择那些质量好、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及压碎值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其次还有把握面层施工材料沥青的质量,保证其冷热收缩性能良好,最后还有做好混合料的运输工作,保证铺设过程中混合料的活性最大,提高路面施工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3.2提高沥青材料拌合质量
从热拌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来看要求搅拌设备生产的热拌混合料。其集料级配、沥青含量以及混合料的温度尽可能保持均匀,并且在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离析和混合料不均匀温降。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严格控制好沥青拌合时间,确保在原材料环节强化沥青路面质量。
3.3严格控制摊铺时的施工温度
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是关键因素,因此严格控制摊铺时的施工温度则是加强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必要措施。在施工之前,要对沥青混凝土加热至施工要求,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活性,如果温度过低,沥青的压实度和黏结度则不是很好,容易出现拉钩和沥青液的现象,如果温度过高则容易溶解施工设备的某些位置,造成设备损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
3.4优化碾压技术
在碾压速度的调整上,速度不均匀、急刹车和突然起动、随意停置和掉头转向、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等都会引起路面推拥,进而影响平整度。在碾压温度的控制上,初压温度过高压路机的轮迹明显,沥青料前后推移大,不稳定;复压温度过高会引起胶轮压路机粘结沥青细料,小碎片飞溅,影响表面级配;温度过低,则不易碾压密实和平整。在碾压次数的确定上,碾压遍数不够,即压实不足,通车后形成车辙;碾压遍数太多,由于短时间集中重复碾压,会造成已成型路面的推移,形成龟裂核波浪。
四、结束语
综上浅述,公路工程建设对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提高公路应用质量,提高公路性能,要切实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格做好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推动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亚萍.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孔罗霄.关于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
论文作者:黄增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沥青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