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现状论文_于晓冬

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现状论文_于晓冬

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对于地质灾害治理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效,但是毕竟探究的时间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较晚,因此相关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使得治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探究工作,完善科学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有一些管理阶层的领导通常会存在一种错误观念:只要引用新型的治理方案和技术,就能够改善相关问题,但他们忽略了地域差异的因素,且引进的新技术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发展现状,不能够全方位把握地质灾害体系,从而编制适宜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引言:现阶段,相关学者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果,但是仍显不够成熟,依然有很多问题不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不只是经济上遭受严重损失,附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都将受到严重威胁,且阻碍城市长期发展。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治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以防范为首。只有预防、治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有效解决相关地质问题。此外,务必要提高对于地质灾害问题的重视程度,以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致使地质灾害问题越发严重。笔者透过以下几个方面,详尽论述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解决方法,希望提升治理水平,为城市建设增砖加瓦。

一、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是被研究人员们所公认的四大地质灾害。可是对于垃圾堆放、水资源污染、城市洪水等问题是不是属于地质灾害这一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相关研究人员依据动力学的要求,把灾害的类型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另一种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前者包括:地震、火山运动、地壳运动、砂土液化等。后者包括:泥石流、坍塌、滑坡、海水入侵、垃圾堆放、工地建设地基变形等。

二、城市地质灾害发展现状

地质灾害牵涉范围广,并且其“露面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不固定性,出现的形式多样化。例如:我国因国土面积大,每个地方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对于地质灾害的重视程度有高有低,导致在比较偏远的地区,经常会出现滑坡现象。除此之外,因为一些不可抗拒原因,致使旱灾、台风、地震等灾害不断出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害。有关机构必须加强对该问题的重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预防手段。另一方面,在施工的环节必须确保工程品质,施工水平提升了,在发生地质灾害的时候,就能够减少一部分经济损失。

三、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出现的状况

1、费用欠缺

一部分地区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地质灾害处理工作落实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的相关思想意识不足;用于解决地质灾害的费用不足等等。一直以来用于处理该问题的费用均是由中央事先进行预算,再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之后拨款到各个基层的,时间周期较长,但实际使用的费用经常高出预算。这是形成地质灾害预防费用欠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费用的欠缺将直接导致各种治理手段不能够顺利实施,相关研究不能够深入进行,在此背景下,不管相关管理人员怎么重视治理工作,也是无计可施。因此相关领导部门必须充分重视该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费用的充足,提高治理的效率,加快研究的进程。

2、交通设备以及治理技术欠缺

这两种无论哪一个欠缺,都将导致地质灾害方针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技术是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适用于地质灾害问题。当相关治理技术水平提高了,采取的相关方针、手段才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重视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交通设备问题。现阶段,此类交通设备的配置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处理手段也不够健全。因此,这两个问题是亟需解决的。不能因为交通设备及治理技术欠缺,而影响相关治理工作的落实效果。

3、治理机构不成熟

治理机构不成熟,从事治理行业的工作人员欠缺,应用的技术不完善,都是现阶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的时间较晚,相关从业机构欠缺。尽管相关领导阶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着手解决此类问题,但是从事研究的专业人才依然欠缺,致使相关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因此,政府必须落实更好的政策来促进治理结构的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相关工作的开展效果。

4、专业性研究人员严重缺失

由于政府设立的治理机构本身就比较少,从事研究的工作人员有限,再加上相关福利待遇问题,致使一部分研究人员“跳槽”。没有专业性人才对城市地质灾害做全方面的分析、研究,导致没有合适的处理措施跟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上级管理人员再认真编订治理方案,下层工作人员再认真落实相关措施,也起不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四、应对治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地质灾害的发生虽然是不可抗力的,是不可测的,但是对于地质灾害发生的防范我们还是有许多要做的,比如,在灾难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有所察觉,对于灾难的发生我们是否可以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在灾害发生时,我们对于灾害的应对措施是否了解,怎样才能安全的逃生,如何在灾难发生时保护自己;又如,在灾难发生后,我们的急救措施是否及时,医疗队伍是否具备,医疗器械是否齐全,对居民的安置工作是否完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完成的,所以,当地质灾害发生时,我们不是没有办法应对,我们有许多的办法可以防范并且解决灾害的发生。当地质灾害发生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让地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小。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相应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落实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并制定和完善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预案,使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各社区要督促居民、基层单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尤其是汛期加强监测频率,密切观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部门及领导报告,如情况紧急要立即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结语:城市本身具有以下特点:城市聚集的人口相对集中、人口众多;各种公共设备、建筑多样;交通繁杂。这些特征表面上看起来和地质灾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性,但是,假设显现地质灾害现象,就会连带着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开展科学的措施来监控、预测地质灾害,通过全方位的科学治理方案,来尽可能地减少相应损失。因此,相关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把握其治理方向,以便基层员工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相关治理水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落实责任 强化监管 切实提高全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J].浙江国土资源.2013(12)

[2]肖洪春.公路地质灾害治理与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7(09)

[3]梁琦玮.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

[4]段鹏飞.山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实践及体会[J].山西建筑.2014(09)

[5]董军强,钟明,孟凡杰.浅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中的阶段性与特殊性[J].西部探矿工程.2011(01)

论文作者:于晓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现状论文_于晓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