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提高外部审计效率_内部审计论文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提高外部审计效率_内部审计论文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提高外部审计效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充分利用论文,内部审计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从提高外部审计(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效率这一目标出发,论述了外部审计借助于内部审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具体阐述了外部审计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达到自己的审计目的。

关键词 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效率

我国自80年代初陆续恢复社会审计事业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而且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各事务所积极谋求方法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其中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审计署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十条中也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经测评后,可以作为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等工作的参考依据”。本文拟就此问题作点研讨。

一、外部审计借助于内部审计的可能性

(一)内部审计的蓬勃发展为外部审计借助于内部审计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国内部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 自1985年8月29日《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条例》发布,要求“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起,到1996年,我国已有93000 多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从业人员已达到20多万人。近年来,特别是《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颁布,更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而日臻完善。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蒸蒸日上,无疑为对企业进行外部审计时能够充分借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范围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

内部审计的工作是由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确定的,其目的与外部审计也有所不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以内向服务为前提,对本单位财务资料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评价,以满足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决策的需要。而外部审计则是在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情况下,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进行审查后独立提出报告。两者对比不难发现,为达到其各自目的的某些方式,往往相类似。这样,内部审计人员的许多工作成果,对外部审计人员在确定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可能是有用的。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其工作的主要范围是被审计单位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这样,其工作范围就和内部审计的财政收支审计具有重叠性。国家审计机关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其工作范围在某种程序上也和内部审计的财经法纪审计具有一定的重叠性。由于工作范围上具有相关性和重叠性,就为外部审计借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供了可能性。

(三)内部审计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是在组织上受本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直接领导,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责;在业务上受国家审计机关指导、资格认证、考核和监督。我国内部审计的这种管理体制的性质,不但加强了其职业责任,也提高了其独立性。同时,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会计工作的重视,国家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等,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大有提高。这些因素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更加有利于外部审计借助于内部审计。

二、外部审计借助于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减少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审计时,由于多种条件限制,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而且由于审计日期所限,外部审计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详细的了解。因此,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外部审计人员的一项最佳选择就是尽可能地借助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

(二)降低审计成本

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家批准的、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其经营目的与一般企业一样也要合法追求最大利润,所以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随着被审计单位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以及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会计师事务所在成本、费用上的压力不断增加,为缓解这种压力,而且由于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健全,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可信性日益增强,外部审计人员客观上应当增加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依赖程度。因此,为了降低审计成本,外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也是顺理成章的。

(三)减少审计摩擦

外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如果忽视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是非常不明智的。这是因为:(1)从企业业务部门的角度来说, 在经历了内部审计之后,还要再次接受外部审查,业务部门容易产生不合作的情绪。此时,倘若外部审计人员完全漠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和相关报告的内容,那么这种不合作的情绪会更加严重。(2 )从内部审计人员的角度来说,如果外部审计人员对其缺乏必要的尊重,他们就不可能与外部审计人员协调配合,建立起一种牢固的正常工作关系。因此,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充分考虑尊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减少不必要的审计摩擦,就能利于达到预定的审计目的。

三、外部审计如何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

在外部审计人员准备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或结果时,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判断是否应该对内部审计人员持信任态度,在此基础上还应分析将要进行的具体审计事项是否能够或便于借助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一)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评价

从根本上说,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因而外部审计人员在准备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之前,应对内部审计人员作一个综合评价,从而获得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印象。具体地说,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被信任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决定自己工作的权力并能直接向企业高层领导报告工作。倘若缺乏这种独立性,其工作结果就难以令人置信。

2.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及工作质量如何。外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内部审计的有关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文件的调查来考察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和工作质量,从而决定是否依靠内部审计工作。

3.内部审计人员在单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质量,是否与外部审计需要利用的工作要求相适应。如果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过狭、工作质量过低,当然就谈不上借助其工作结果了。

4.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应有的职业谨慎。外部审计人员应当查明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是否有适当的计划、监督、检查和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否详细和规范、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是否健全等,这些都是评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谨慎的依据。

(二)审查具体事项时应考虑的因素

1.所审查项目的重要性。如果审查的项目相当重要,就不能仅仅依赖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反之,不重要的项目,如备用金的支出就可以留给内部审计人员去审查。需要强调的是,在判断一个项目重要与否时须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对于数目不大但性质重要的项目也须由外部审计人员亲自审查。

2.所审查项目的审计风险。如果所审查项目的审计风险过高,就需要外部审计人员亲自审查。例如,对或有负债的备抵就是高风险项目,就不宜借助于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

3.所审查项目是否需要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凡需外部审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审计事项,对内部审计结果一般不予利用。若此时外部审计人员再借助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受各自经验、知识、独立性、所处环境的差异影响,就会导致审计结果的失实。

4.内部审计提供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在利用内部审计时,应审阅相关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的质量,是否符合合格审计证据的条件,如果审计证据能充分说明问题,外部审计人员就可以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

5.内部审计人员拥用的特殊技能。审计人员的教育程度和经历,能够使之具有对一般营业事项有关的知识,但是不可能期望他像一个在某一特殊领域经过专门训练的人那样具有那种专门知识。例如,在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拥有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来评价计算机系统,此时,外部审计人员应该借助内部审计人员来获得理想的审计结果。

最后应当强调,虽然在内部、外部审计之间建立一种工作关系,对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提高外部审计效率是个好办法,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外部审计人员仍需十分谨慎。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是舞弊大量发生,以至内部审计质量也不能得到完全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审计人员就需合理判断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信赖和借助内部审计,从而达到最终审计目的。

标签:;  ;  ;  ;  ;  ;  ;  ;  ;  ;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提高外部审计效率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