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促发展 文明塑形象——新疆青河县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创建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河县论文,新疆论文,人民法院论文,纪实论文,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续两年在阿勒泰地区法院系统考核第三名的青河县人民法院,2008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级“巾帼建功集体”和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并在地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中被评为三等奖。2010年度被评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理论武装工作先进集体。这无不凝聚青河法院全体干警的心血和汗水。
发展: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
从一间破旧的办公室,不足5人的青河法院发展壮大为如今拥有40名干警的边疆青河法院,这与青河法院全体一心努力营造安定团结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安定团结的精髓渗透到每一位青河法官人心中。
青河法院党组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突出党的建设这个重点,建立和完善党建活动及工作的各项制度,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2006年青河法院新建办公室投入使用,把绿化、净化、美化单位环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保持法院办公场所的干净、整洁,为干警和来访群众营造了宽敞整洁的工作环境。
进步:一个坚强的班子
在阿勒泰地区,作为五类地区的青河县条件相对艰苦,海拔高,气候偏凉。建家安人心的关键是要有个坚强的班子,2008起,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法院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开发西北,建设青河”的精神,将青河法院带进先进单位行列。
2011年是“审判管理年”活动深入推动之年,也是加强与创新审判管理制度的一年。青河法院着力从提高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促进司法作风转变等突出方面入手,突出以人为本,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不定期开展“法律文书制作比赛”、“书记员记录比赛”“庭审观摩”“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岗位练兵活动,着力提高干警综合素质。
为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着力为干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定期组织干警开展爬山、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志愿实践,组织干警深入帮扶村开展帮扶助困活动,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随着全国公务员考试的升温,进入青河法院战线的干警来自全国各地,都比较年轻,有干劲和冲劲,如何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力量,应对边疆工作的需求,适应法院工作的挑战和机遇。该院达成了共识,必须强化干警的素质教育。每年,院里都会派出骨干出外进修学习,提高其技能和水平。在青河法院,人人享受学习的机会,也要履行奉献的职责。彭鲁成,司法考试连年受挫,院里给他充足的时间备战司法考试,通过学习不但提高了他的待遇,更主要是增长了他的才干。重知识、重人才在青河法院已蔚然成风。
战斗: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青河法院的干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这是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所公认的。
众所周知,到基层服务的难度大,要克服交通、语言等带来的障碍,这些法官们初到基层,由于工作辛苦、生活清贫,也有过迷茫和动摇。青河法院党组积极开展谈心结对子活动,把法官们的个人理想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一批批人才留了下来。
受理好各类涉及民生的民事案件是考验每一根法官的耐心和耐力,尤其是民间借贷纠纷、损害赔偿以及劳动争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案件,青河法院做到了及时调解,审查期不超过2日,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立案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各项电子设施,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办案公开、文明接待等制度。继续推行巡回审判、预约办案、繁简分流等工作举措,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更好地体现便民利民原则。
为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最基层和最前沿,青河法院开展“法官进基层活动”,以“四进四送”为载体(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农牧区,送服务、送便利、送温暖、送平安),深入开展“巡回法庭”“流动法庭”“预约立案”“判后答疑、回访”等便民服务,发挥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相衔接机制的联动效应,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全面转变“坐堂办案”的司法工作作风,青河法院从方便当事人诉讼、教育群众妥善履行法定义务的目的出发,组建巡回法庭,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到发案地就地巡回开庭审理,此举既方便群众诉讼,又借巡回审理的机会宣传法律法规,达到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2011年半年时间共开展巡回审判63次,解答群众法律法规咨询190件200余人次。巡回法庭、田间法院成了农牧民的贴心家园。
奉献:一心敬业为人民
“扎根青河,无私奉献”体现了青河法院人全体一心敬业奉献的精神,他们更把群众的呼声当做是第一信号。
青河县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北麓,是典型的少边穷牧边境县,在54个行政村中牧业村就占到了一半,牧民居住及活动极为分散,除了带有民族特色的集中活动外,很难集中开展法律宣传。根据这种情况,青河县法院组建了马背阿肯法律宣传队,这些宣传队成员足迹遍布青河的1.57万平方公里,在2.6万各族农牧民中传播科学的理论,使基层群众能够及时听到党的声音,正确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青河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公正、高效、权威司法保障这个目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主题要求。开展司法为民行动,重点解决好“打官司难”“申诉难”“执行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改革:要走一段不平坦的路
青河法院干警在压力中成长和成熟,找到了事业的定位,在法院工作走向推向市场的今天,凝聚人心大发展是青河法院人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青河法院工作实践的具体体现。
在青河法院“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地位才有发展”的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位法官心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大力加强刑事、行政、民商事审判工作,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狠抓规范司法,完善司法为民工作机制,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努力提升司法保障水平,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三年来青河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46件(含旧存3件),审结1002件,审结率达95.79%。开展巡回审判300余次,解答群众法律法规咨询600余件800余人次。
2011年,《青河法苑》创刊。作为法院的正式刊物(内部资料),为加强审判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阵地,为全方位展示法院工作开设了新的窗口,为交流和转化运用优秀调研成果开拓了新的渠道。
《青河法苑》的创刊,使全院干警拓宽了工作思路,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上下级法院、法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更有助于法院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交流探讨疑难案件,还活跃了法官文化生活,它已然成为法院与外界相互了解、沟通的一座桥梁,成为法院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传承司法文明的载体和展示司法形象的平台,成为推进边疆司法工作的一股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