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化论文,试论论文,基本思路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提高效能的经济增长的转变方式及实现资源配置利用效果的最佳选择就是集约化经营,本文从六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集约化 人才 资金 管理
集约化经营,是旨在提高效能的一种经济增长的转变方式,是实现资源配置利用效果的最佳选择。实现集约化经营,就是通过挖掘潜力,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科学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形成切合实际的规模、布局和优势人员组合,优化库存结构,盘活、用活资金,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方位提高企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商业企业更好地走向市场经济,必须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一、人才集约化
强化人才的吸收和培训,实现“金字塔”式的人才模式,是人才集约化的最佳模式。
决策层,是实现人才集约的关键。作为现代商业企业来说,企业的决策班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水平和实力。他们不应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领导爱好、亲疏的随意指定,应在市场中产生,又在市场中消亡,实现科学合理的更迭和优胜劣汰,做到败将不带兵,劣将不点兵。
对于决策层人员,就是坚持“四化”标准。此外,还应考虑以下条件:一是目光远大,事业心强,具有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和实干奉献精神;二是思维敏捷,有敏锐的观察力;三是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时效意识。
执行层表现为企业10%左右的中层领导。这部分人,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领导要把如何培养人、网络人、管好人、用好人放在企业管理重要的位置上,要把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全国提高人员素质作为企业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来抓。用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能、容才之量、举才之德招贤纳士,尽可能为人才创造用武之地。这部分人的标准应该是:一是能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层的决议;二是掌握承上启下的策略,对上、下负责;三是用极强的事业心保证本部门任务的完成。
操作层,这一层是在企业各个岗位操作的员工。对于这一层人员的培养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职工的企业主人公精神,强化责任心、事业心训练,真正树立“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振兴”;二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装企业职工,使职工的思想、行为、方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三是具有熟练的岗位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资金集约化
走资金集约化之路是目前商业企业运作资金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其运作重点是:一是掌握好资金投向,每一笔资金的投入要算好三笔帐:首先要考虑是否会堤外受损,其次要考虑收回时间,第三要考虑资金利润率。二是下大力气盘活死滞资金。企业资金包袱最大的是死滞应收帐款过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对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盘活的关键是拿起法律利刃,斩断“情丝”,保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把新的销售立足于回款的基础上,把回款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新的资金沉淀产生,没有新的三角债形成。四是企业资金都非常紧张,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部位上,使资金保持最合理的投向。五是集中资金打好商业上的短平快。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六是加强分散资金的调度,商业内部划小核算单位,使大块资金划为小块管理,资金处于分散状态,调度得当就可有效地减少“旱涝灾害”。
资金的集约化管理,说到底就是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效率性,集中得体,分散得当,使资金象血液一样在企业的躯体内畅通无阻。
三、经营格局集约化
优化经营格局应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程度上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经营规模,合乎经济规律。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不少企业走了弯路。如:大家都想上规模,上规模就要成立企业集团。有些是企业不变,换换牌子,有些搞拉郎配,有些搞企业群体的排列组合,这些企业集团确无实际意义。摘企业集团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看它的经营要素是否重组,资源是否重新配置。只有有效地避免片面性、盲目性,真正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从本质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结构上的优化。通过对自身条件的审视和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对经营布局作出战略的科学的决策。扬长避短,挖掘潜力,全方位开拓经营,使企业人、才、物作用充分发挥。企业要以市场为轴心,按市场需求来配置本企业的现有资源,什么盈利就经营什么,哪种战略策略对实现企业目标有利就采取哪种战略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单一经营,企业就缺乏回旋余地,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弱,不利于盈亏相补。其出路是尽快调整经营格局,多触角向前景广阔的领域进军,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格局。
四、管理手段集约化
笔者认为,用私有经营管理手段运行国有商业是改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这种管理手段的基础应对现有国有商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曾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国有商业与私有商业在经营管理上之所以出现一软一硬,一滞一活,一坏一好,其根本原因是所有制形式起着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商业引入私有经济经营管理手段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现有国有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客观因素,将企业实行承租制,对流动资金和库存商品进行所有权转移,然后国家再逐步抽回这些资金,由承租者自己组织企业经营资金,承租者负责企业的一切费用和保证上缴国家利润,并承担企业应负有的法律责任。山东省诸城市改革的成功,正是对这一理论的验证。
企业实行微机管理是管理手段集约化的又一重要方面,但这要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人员素质而论。应该指出的是,这是今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五、无形资产集约化
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灵魂的塑造,二是企业外部形象的塑造,二者缺一不可。
国有商业要塑造在市场经济中的灵魂。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国有商业的总体布署,革除国有商业内部存在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强化“无形”的“意识”和“软件”的改革,这是重新塑造企业灵魂的关键。塑造企业灵魂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转变:转变生意是国家的,盈亏都由国家负责,职工不关心企业生存,领导淡漠企业发展的观念。二是竞争和开拓:商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既有为销售而进行的购进竞争,又有为盈利而进行的销售竞争,这就要求企业时时刻刻把握住品种、质量和价格,增加名、优、特、高、精、尖商品,吸引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开拓新市场、新领域和新层次。三是服务:完全彻底,实心实意地为用户,为消费者服务,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群众。四是企业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软件管理系统,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监察措施和机构,确保各项措施的实施。
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更高层次上来说,优秀的企业形象,实质就是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综合优势的体现,这些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外部形象的塑造,除要加大宣传力度外,更重要的要与内部灵魂的塑造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忽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取得满意的形象效果。
六、信息集约化
从大的方面说,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关于这些状态方式的广义知识,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重要资源。它和物资、能源一起,构成现代社会资源三大支柱。从商业的经营管理方面说,国有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经济信息的循环过程,企业面对日趋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更需要迅速、准确的信息为决策服务。信息闭塞的企业就等于盲人骑瞎马,在市场上乱冲乱撞被碰得头破血流。国有商业在信息上应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一是企业领导要把信息建设提到思想高度去认识,重视信息系统建设。二是从硬件上加强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建设。三是建立信息网络。信息要变成更有价值的东西,要经过加工、传输、存贮、检索、输出等众多环节。四是企业领导要具有利用信息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而注重学习,善于分析研究,勇于实践则是提高能力的唯一途径。
收稿日期:199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