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赞皇县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123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椎管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不适度明显改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为97%,舒适度为93%,对照组满意度为83%,舒适度为69%,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椎管内麻醉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度,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临床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506-02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类型,多用于手术时间短及体格强健的患者身上。因手术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因此,加强椎管内手术过程中的优质护理,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影响。优质护理以患者的舒适度为重点,是一种个性化、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最大化地减轻患者的心理与生理负担,缩短患者的不愉快程度【1】。为检验其临床应用效果,笔者特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详细内容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6例,女144例,年龄12~79岁。30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中,行硬膜外麻醉112例,行腰部麻醉99例,行硬腰联合麻醉89例。妇产科75例,普外科125例,泌尿外科60例,骨科40例。参照随机分类法将30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与麻醉类型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
1.2.1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 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步骤为:①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②协助麻醉医师并帮助患者摆好穿刺体位;③术中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④若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需配合医师给予对症处理;⑤术后与麻醉医师共同将患者运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告知伤口情况、术中手术情况及切口管道引流情况等;⑥术后1~3d由手术护理人员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1.2.2观察组行优质护理【3】
1.2.2.1术前访视 ①手术前1d进行术前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遗传病史、过敏病史,并结合其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疾病类型与家庭背景,对患者给予针对性开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与生理负担,使之正确看待病情,最大化地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②护理人员需以真挚、亲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向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手术治疗的优缺点、麻醉方法、手术成功率、手术方法与术后恢复情况等,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自信心;③叮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饮食时间等。
1.2.2.2术前护理 确保手术间干净整洁,并将手术室内湿度与温度调节至最佳状态(湿度40%~60%,温度22~25℃),并播放舒缓、慢节奏的音乐,以舒缓患者紧张情绪,巡回护理人员还需参照患者不同疾病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接患者进入手术室。
1.2.2.3术中护理 (1)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患者低流量持续吸氧护理,改善患者体循环,并解释输液与吸氧的目的与必要性,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对于高位阻滞患者,用药后需即刻加快输液速度,以及时补充患者血容量,待患者血压平稳之后,减缓滴液速度。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可在麻醉前快速输液数百毫升,以确保其液体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状态。(2)协助麻醉医师摆好穿刺体位,通常取患者侧卧位。(3)穿刺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因麻醉时患者可能处于半裸或全裸状态,此时患者的紧张心理可达顶峰,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注意安抚患者,舒缓其紧张心理,使患者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穿刺完成之后,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平卧,并确定患者麻醉平面。
1.2.2.4术中并发症护理 (1)恶心、呕吐病症,该并发症可能由麻醉平面过高、患者迷走神经过度亢奋或术中辅助药物反应所致。此时,可结合患者症状反应程度给予吸氧、提升血压及药物镇吐处理,严重时需暂停手术;(2)血压下降,可能是因患者麻醉区域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发生阻滞,小动脉扩张,以至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所致,此时,可结合患者情况给予阿托品注射0.3~0.5mg或快速输液200mL;(3)呼吸抑制,若患者术中出现呼吸困难或咳嗽症状,多是由呼吸储备功能减弱,呼吸肌麻痹所致,可给予患者吸氧处理。
1.2.2.5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需采用无菌盐水将患者皮肤表面的血迹擦拭干净,根据患者要求给予术后镇痛护理,协助麻醉医师将麻醉导管撤除,为患者穿好衣物。巡回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主治医师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密切观察患者引流管通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和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班,交待手术情况、引流管维护方法等,并告知患者术后不适的简单护理操作方法。
1.2.2.6术后访视 术后1~3d由巡回护理人员访视患者手术恢复情况、伤口引流情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并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进行功能性锻炼,并调查患者满意度,以改善后期护理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优质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满意度与舒适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椎管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不适度明显改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为97%,舒适度为93%,对照组满意度为83%,舒适度为69%,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χ2=2.716,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椎管内麻醉是将药物注入患者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根经受到阻滞作用从而使该神经根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据统计,椎管内麻醉约占手术麻醉人次的70%。因此,如何提高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安全感,是手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患者在行椎管内麻醉时始终属于清醒状态,该过程使得患者应激反应能力提升,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降低,若术中配合不理想,很容易影响手术效果。而优质护理是以患者术中舒适度为宗旨,能够最大化地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极大地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猜. 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6:108-110.
[2]刘美荆,卢月霞,殷海慧.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椎管内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0:1130-1131.
[3]赵淑芝. 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5:189-190.
论文作者:张秀国,秦艳敏,郭瑞丽,崔丽艳,李旭玲,王俊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患者论文; 椎管论文; 手术论文; 满意度论文; 术后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