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目标的合理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标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审计目标的合理定位应是: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基础,重点向效益性审计转移,逐步向宏观经济管理效益性审计、创新性审计、无形资产效益性审计、人力资源开发效益性审计等目标拓展。
1.宏观管理效益性审计目标
国家审计目标是保证国家公共财政(财务)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要以各级政府的财政、金融、税收等部门以及重要的公共开支方面(如教育、科研、大型建设投资等)为主要监督目标;对国有或国家投资的企业,只保留对具有垄断地位和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大型骨干企业履行直接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要逐步以宏观审计为主,由目前的微观--宏观审计思想向宏观--微观--宏观转变,要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方面,在促进新经济发展方面,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审计领域包括:财政资金投向合理性审计、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性审计、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审计、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审计、产业结构合理性审计、国际竞争力审计、金融风险防范审计、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审计、管理创新审计等。通过宏观审计,反馈审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提出审计建议。
2.创新性审计目标
要适应创新社会的要求,把创新性审计作为较高层次的审计目标。通过对审计客体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进行调查、分析,注重知识创新成果与传统经营成果的比较,就其创新程度、创新能力作出评价,指出创新不足,提出创新的可能、途径、方向、方式等审计建议。
3.无形资产效益性审计目标
无形资产作为人、才、物之外的又一劳动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和企业都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以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投入。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的许多高科技成果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本的60%。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也在逐步提高。过去我国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知识产权往往没有估价或低估,造成无形资产的大量流失,有的让外商白白拿走,给国家造成千、百亿元损失。因此,我们应确立无形资产效益性审计目标。通过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转化利用、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效率、效果、风险进行检查和评价,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前瞻性信息,揭示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效益性审计目标
人力资源投资应该资本化,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计量,将成为会计主体重要的核算内容。现今,在发达国家普遍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越来越显重要和紧迫。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应确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效果性审计目标,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管理效果、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等进行审计,有利于吸纳人才,防止人才浪费和人才外流,促进因才施用--人力资源管理第一原则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