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苑永嘉

(周口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摘 要】 剧作课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剧作课的质量直接决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详细阐述剧作课教学改革的过程,希望对高校同行有所启示。

【关键词】 剧作课;改革;电影剧本;小组制

近年来,众多写作研究者热衷于新的理论概念的提倡和新的理论体系的建构, 而忽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写作教学的关注,所以在写作学研究中出现了“理论建设热闹、教学研究冷静”的两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和继续蔓延,一方面影响了新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直接影响了理论研究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写作教学长期缺乏新理论的激活,而沦为中学作文教学的翻版,被学生冷落,从而直接导致写作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边缘地位。[1]根据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剧作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可以说剧作课教学的效果,直接关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质量,关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深入研究剧作课的教学改革,非常有必要。

近年来,创意写作课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本人国高校所接受,成为高校剧作课改革的一个方向。香港浸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置有创意写作相关专业的本科及硕士点,一些高校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对创意写作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推进对传统写作教学的改革。所谓的创意写作是指以文字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2]笔者结合传统剧作理论和创意写作的一些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校情、班情的教学方法,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学改革基础

(一)改革方向。教学改革不能脱离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教学改革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才培养方案。所以谈剧作课具体的教学改革之前,先看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的规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戏剧影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戏剧影视策划、创作、编排、评论、制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戏剧演艺、影视传媒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和评论工作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培养方案的重要要求是掌握剧作的理论及具体的写作技巧,培养的是综合性、应用性人才。以前只注重剧作理论的讲授,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剧作课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剧作写作的具体实践及相应的方法、技巧,也就是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写。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改革才会有的放矢,才不会走样。

氧化吸收工艺再生SO2返回天然气净化厂二级Claus工艺的模拟研究 …………………………………………………(2):6

在显微镜下对不同再生工艺作用下的活性炭净化效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废活性炭的表面比较平整光滑,基本不存在孔隙,由于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吸附了大量的杂质和有害有毒物质,使其内部孔隙全部被杂质覆盖。而观察经再生工艺处理后的活性炭表面孔隙情况,会发现原先被杂质覆盖和填满的孔隙得到了恢复,光滑平整的活性炭表面变得粗糙,呈现出大量微米级孔隙,这表明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后,原先被废物杂质填充的活性炭得到了有效净化,孔隙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被析出,活性炭恢复活性。

先设定主要的考核方式,以具体的作品成果为目标,倒逼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学的所有具体改革措施,主要服务于学生电影剧本的创作。同时,在此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第一部分是日常考核,主要针对的是考勤、平时作业、练习等完成的情况;第二部分是期末剧本创作,包括故事梗概、剧本大纲、人物小传、人物关系图,电影剧本等,这是考核的核心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创作的阐述。主要包括自己创作的构思,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学的知识等,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一个总结。

(二)考核方式。在目前的大学写作课程中,学生课业评价普遍较为单一,评价往往仅限于一种类型,即期末终结性评价;仅采用一种手段,即卷面考试;考核目标大多集中在认知领域,大多是写作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复述和基本理解,较少涉及分析、应用、综合与评价等高级认知目标;对写作实践的考查也仅凭借一篇考场作文,较为简单。[3]课程的改革首先是考核方式的改革。只有明确了如何考核,才能通过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来完成相应的教学改革目标。为此,改革之初,笔者就定下考核目标,即电影剧本的创作,具体考核如下。

为何设定写电影剧本呢?这跟专业的特性有很大关系。电影剧本是所有写作中最难的。戏剧影视文学主要专业能力是写剧本。虽然剧本有很多形式,比如微电影剧本、小品剧本、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但电影剧本在这么多剧本形式中最复杂,代表着剧本写作的最高水平。这门课开在大三的上学期,戏文专业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已经学习了《基础写作》课,为写作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大二上学期学习《剧作理论与技巧I》,主要是学习电影剧作的基础理论,同时学习创作微电影剧本和戏剧小品创作;大二的下学期学习的是《剧作理论与技巧II》,继续学习剧作的理论和文学作品的戏剧、影视改编,同时创作独幕剧和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所以大三上学期的《剧作理论与技巧III》,理应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

由于内容上的相关性,此处将后两个标准——非谓词标准和等式标准——一并处理。专名不能在句子中作谓词,这是典型的语言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雷格说“der Begriff Pferd”(马这个概念)不是概念词而是专名,因为这个短语显然不能做谓词,只能做主词,因而就有了著名的克里悖论:“der Begriff Pferd ist ein Gegenstand”(马这个概念是一个对象)。但是这条标准有一个补充说明,即专名可以成为概念词的一部分。这个补充说明几乎让诸如“Sokrates”这类传统殊相和“Philosoph”这类传统共相在争夺对象地位的竞赛中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我不想再听他说话,想要关上门,他拉着我的手不放开,就在我们僵持不下的时候,我看到黄玲从电梯里走出来,她看到了我,和林全。这样的场景像足了一出被编剧精心策划的戏码,而我,又怎样从黄玲惊讶失望的表情中找到可以解释的理由?我又能解释什么?

(三)改革准备。笔者虽然创作了一些微电影剧本、戏剧小品剧本等,却没有真正创作过电影剧本,所以要想让同学们创作出剧本,老师首先得以身作则,跑在同学们前面,把剧本创作出来。这不是单纯的剧本创作过程,而是将创作的所思所想、理论与技巧总结成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

剧本构思一旦成熟,就进入了具体的写作阶段。这个阶段教师主要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来训练学生。设定的练习,先从仿写开始。写作往往是从模仿入手,在模仿的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对形式的模仿、对内容的模仿以及综合模仿等方面。[4]根据学生所做的仿写、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授。学生自己写的本组剧本的片段,也会通过排演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老师和其他同学给出建议和意见,以此来不断完善学生的剧本。

这是在电影类型上选择的失误,应该选择自身资源优势明显、制作成本较小的题材类型,最终笔者选择了青春校园题材。首先,这个类型笔者和同学们都比较熟悉,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其次,故事发生的场景主要是校园及其周边,取景方便,不需要特别置景,成本较低;再次,内容都是贴合当下学生生活的,能够给当下大学生以启迪和教育。

前期的目标是完善剧本的构思,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学生写。因为只要构思好之后,具体写是很快的。构思过程中,除了老师的指引、老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练习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分析参考影片,不断搜集相关资料,运用“卡片系统”等途经,反复修改、完善剧本构思。

二、教学改革

(一)小组制。结合摄像艺术课拍微电影的经验,笔者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小组人数3-5人,各组选出小组长。这样做的好处如下。

首先,电影剧本创作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鼓励、商量、碰撞,一个人是很难坚持完成的。很多创作电影剧本的同学,往往因为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其次,电影剧本需要大量的相关资料、知识储备,一个人的积累非常有限,不同的人进行思维碰撞,能够相对容易突破创作的瓶颈,进而降低电影剧本创作的难度;再次,电影剧本要具有可拍性、可演性,一段写完之后,通过简单的排演,能够及时发现剧本存在的问题,而剧本的排演需要一个小团队。这样做还有额外的一些好处,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弱的,学习积极的带动学习消极的,达到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通过剧本的排演,能够锻炼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激发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团队的配合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所以,学生分成小组,是教学改革的起点,也是教学改革实施的重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分好组,还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创作出电影剧本,还要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管理作用。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将原先的课程内容重新梳理,根据剧本创作的步骤重新排列,同时根据创作的实际需要增删相应的教学板块。先让学生选择创作的题材,鼓励学生选择青春和神话题材,因为这两个题材笔者比较熟悉。根据学生的所选题材,老师开始搜集相应的资料,开展相关的研究,走在学生前面,为后面有真针对性的指导做好准备。接着依次是类型、主题、人物及人物关系(一)、冲突、结构、情节、人物及人物关系(二)、第一幕、第二幕上半场、第二幕下半场、第三幕等教学板块,学生跟着老师教学进度依次确定剧本的主题,画出人物关系图,写出人物小传等。“人物及人物关系”出现了两次,而且是分开的,因为剧本的设计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人物、人物关系与主题、情节的设置是密切相关的,刚开始在主题的限定下设置的人物、人物关系,在确定情节的时候,可能会有所调整,所以会出现两次。

教学板块设置的整体原则是:一步步引领学生进行创作。具体的课堂设计是:教师先结合相应影片案例分析,讲授本节课所需的理论知识。小组根据相应的理论、方法,设计本组剧本的相应内容。例如,老师讲完主题知识,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组剧本的主题。各组讨论确定主题时,教师走访各组,帮小组解决在定主题时遇到的问题。最后,老师将大家遇到的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并随机抽取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本组所设计的剧本主题。这次设定的主题,是以后各组讨论本组剧本的人物、人物关系的前提,也就是说,一旦确定了主题,就不要轻易更改,因为课程板块是相互关联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分析的影片,很多都是根据学生选择的题材,挑选的是这个题材中比较优秀的影片,目的就是提高指导学生创作的针对性。其他的教学板块授课过程,与之类似。

接下来开始搜集所有优秀的青春电影、相关的书籍、影像资料、论文等,开始了青春片的系统学习。又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系统掌握了青春片的艺术特点,创作出了青春电影剧本《疯狂电影梦》,同时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了“疯狂大学生”系列大纲和“疯狂大学生”系列情景剧剧本的创作与拍摄。

根据剧作课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制定了如下具体课程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课程《剧作理论与技巧III》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剧作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并运用到自己的具体创作实践中;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等作相应的了解,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二是将学生们由“听”电影剧本写作的层次上升到自己动手“写”电影剧本的层次,同时通过拉片、写作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实际写作的能力及综合素质。通过具体课程目标的设定,进而推进教学改革。

从哪里开始呢,要创作什么样的剧本呢?笔者比较喜欢神话故事,所以选择创作神话剧。为此买了几乎所有的神话书籍,搜集所有跟神话有关的电影、电视剧,读完、记好笔记。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笔者写出了电影剧本《孟婆前传》,同时拟定了三个系列的写作大纲,分别是“轩辕大帝”系列、“封魂符”系列、“西游后传”系列。不能仅仅为了写剧本而写剧本,写出的剧本要具有可拍性,而神话电影拍摄难度较大,不方便进行验证,笔者拍《孟婆前传》时特别吃力,就是具体表现。《孟婆前传》里面涉及到古装的服装造型、古装化妆造型、道具、古代场景布置、武打动作设计、特效制作等,这些投资大、专业性强的工作,在周口市缺少专业人才,很难进行。

(三)注意事项

朱虹则在《走进全域旅游新时代》一文中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的特性在于:管理的统筹性、产业的优势性、发展的融合性、供给的丰富性、服务的便利性和目标的共享性。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出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因为课下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很多时候组长不能够把本组学生组织起来。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积极进行走访、调查,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强调、总结。

三、结语

最后,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课教学改革谈两点个人体会。第一,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师的自本人升级改造。没有自己学识的提升,没有自我认识的提高,想单凭课堂环节的调整,达不到教学改革的目,所以,要想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师本人要进行自我充电。第二,教学改革要以考核目标为引领。没有具体的实践,照搬书本上的旧有知识,想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之路不太现实。要将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实践带动研究,再用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摸索,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本人掌握了全套的新的授课方法,学生也掌握了创作电影剧本的方法、技巧,而且学生创作出了23部完整的电影剧本。学生写出的优秀作品,会发表在文学院自办的校园刊物《文影纵横》上,有些还会送交到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土罗罗等平台,请平台进行剧本诊断和商业评估。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提高创作的质量。这些作品的创作,不仅实现了周口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剧本创作零的突破,也为低年级同学树立了榜样。

大多数的漂流木都未经人类之手触碰,但它们在大海上的漂流故事也同样令人惊讶。大多数漂流木的最终命运是沉入海底,并永远待在了那里。像克莱默这样的研究人员的努力极大增进了我们对漂流木对海洋生态巨大影响的理解,但对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我们仍然知之甚少。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露丝·迪克森·特纳(Ruth Dixon Turner)曾对漂流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之后美国林务局的著名科学家、美国国家鱼类和野生动物基金会鱼类保护机构主任詹姆斯·塞德尔(James Sedell)将特纳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从小就在俄勒冈海岸的海滩上玩耍的塞德尔,对海上已经渐渐消失的漂流木一直十分感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文高.高校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2]杨杰.创意写作背景下高校写作课教学方法改革[J].文教资料,2017(18).

[3]王平.论大学写作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4]郑慧,鞠文博.以经典训练法推进写作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写作,2017(1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12-0139-03

作者简介: 苑永嘉,男,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助教,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青春片、仙侠剧。

标签:;  ;  ;  ;  ;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课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