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万聪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4例,根据患者入院7d内血压与基础差值分为两组,A组患者47例,B组患者47例,评价两组患者预后转归及损伤灶面积。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损伤灶面积低于B组,GC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外伤患者行早期降压处理,需适时控制血压,促使患者预后转归。

关键词:急性脑外伤;早期降压;预后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for acute brain injury. Methods:94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injur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blood pressure and basic difference within 7d,47 cases in group A and 47 in group B,and the prognosis and lesion are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area of lesion after treatment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and the GC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acu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early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timely and promote prognosis of patients.

虽然脑有坚实的颅骨保护,但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致急性脑外伤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随着现代交通事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更进一步增加了急性脑外伤的发生,逐渐成为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也成为临床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的主要疾病。临床治疗急性脑外伤时,有结果发现,急性脑外伤多是因外力作用所致,但患者多伴颅内压上升症状,而颅内压的存在,患者预后质量及转归效果明显降低。因此对临床治疗医师来说,需密切注意急性脑外伤患者实际情况,及时控制患者颅内压,以此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但在颅内压降低过程中,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且有研究[1]报道,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采取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在病后1-7d内血压波动明显,则显著增加了患者治疗难度,影响患者后期治疗效果。因此在急性脑外伤临床治疗时,多先建议早期降压治疗。笔者根据急性脑外伤患者疾病及病症情况,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医院综合情况,选取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早期降压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患者伤前存在高血压病史;发病时间≥2h;排除颅内感染、急性脑血管病等患者;患者意识清晰,精神正常,自愿参加研究;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知晓此次研究风险性,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本次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排除合并全身感染、凝血异常患者;根据患者入院7d内血压与基础差值分为两组,A组患者47例,收缩压与基础差值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0-10mmHg;男性32例,女性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5.71±8.61)岁;B组患者47例,收缩压与基础差值>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10mmHg;男性33例,女性14例;年龄25-65岁,平均(46.15±8.5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前行头部CT检查,术前常规降压处理,根据血压差值,血压控制范围也不同,A组患者降压处理,收缩压与基础差值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0-10mmHg;B组患者降压处理,收缩压与基础差值>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10mmHg。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行治疗前后CT检查,计算患者损伤灶面积,运用多田公式[2];采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评价患者预后,评估患者睁眼反应(1-4分),语言反应(1-5分),肢体运动(1-6分),分数为3-15分,3-8分;患者昏迷;9-11分:意识中度障碍;12-14:意识轻度障碍;15分:意识清楚,无障碍。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数据。计量数据以()形式表现,检验运用t;计数数据以(%)表现,检验运用x2,当P<0.05时,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损伤灶面积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T损伤灶面积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T损伤灶面积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但A组损伤灶面积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损伤灶面积比较(cm2)

3 讨论

颅内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核团、神经纤维等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致颅内神经组织功能损害。近些年来,各种因外伤导致的急性脑外伤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使急性脑外伤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伤害。急性脑外伤是目前医院收治的病患当中常见疾病,其死亡率高达50%。轻度急性脑外伤患者,以意识状态改变为主要表现;而对重度急性脑外伤患者,以瘫痪、植物生存状态及死亡为主要表现。目前针对急性脑外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强神经功能的干预,以此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

在急性脑外伤治疗及预后转归中,继发性脑损伤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急性脑外伤患者在病后7d内,损伤灶面积依然有扩散现象[4]。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CT损伤灶面积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此研究结果与上述理论相一致。继发性脑损伤是在患者创伤后即会发生,其中脑灌注是重要原因,而血压是致脑灌注的主要因素。在正常人群中,血压在一定范围,脑血管正常的自动调节功能,能稳定患者脑血流量;一旦机体遭受到急性脑外伤后,会增加颅内压,损伤脑组织,使血脑屏障破坏,影响脑血流灌注,进而会诱发继发性脑损伤。另外急性脑外伤患者会出现一过性微循环障碍,微动脉痉挛,致机体损害。尤其是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可能伴动脉粥样硬化,此时会进一步影响脑血流灌注;若血压过低,会导致脑灌注不足,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以此继发脑组织损伤。

因此对急性脑外伤患者,需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恢复患者治疗效果。而在降压处理过程中,血压控制程度的差异,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质量也存在差异性。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收缩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0mmHg;B组患者收缩压与基础差值>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10mmHg;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A组患者损伤灶面积低于B组,GC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看出,在急性脑外伤患者降压处理中,将患者收缩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控制在0-10mmHg,可抑制患者病灶面积扩散,改善患者预后。究其原因是急性脑外伤患者多存在一过性微循环障碍情况,对药物动力学特殊性敏感性较高,极易在用药后引起低血压,此时脑血流量降低快速且明显,而患者脑细胞功能由于长时间的缺血,本就处于受损状态,若患者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则会影响脑血流量,致脑功能恢复受到损害,影响患者恢复。因此在急性脑外伤患者降压治疗时,需合理控制患者血压变化,避免血压大幅度降低。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急性脑外伤患者降压治疗,其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均明显。而在降压处理过程中,需合理控制患者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血压差值控制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患者恢复。因此对医护人员来说,需严格控制患者血压降压幅度,降压幅度在合适范围,以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淦作松. 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2):114-116.

[2]王晓平. 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探讨[J]. 吉林医学,2017,38(8):1555-1556.

[3]王伟,张幸勇,白董,等. 急性脑外伤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幅度与疗效的关系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5):1-2.

[4]宋瑞云. 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控制性降压治疗效果探讨[J]. 医学信息,2017,30(9):63-64.

论文作者:刘万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万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