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撑保险业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大数据支撑保险业发展状况研究

廖伟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江湾支公司

摘要: 当前,我们处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保险行业也不例外。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从政策、市场、信息共享等角度分析了大数据支撑保险行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法律支持尚需加强、市场格局混乱、出现垄断竞争的局面、信息安全问题亟需解决等方面对大数据支撑保险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保险业;市场;信息共享

一、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工具,大数据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保险行业,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大数据的挑战与冲击,同时其发展也更加充满了机遇。

近几年,保险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异常艰难的困境。同时,由于大数据的发展,也出现了京东、淘宝等商业巨头进入保险行业的现象。因此,保险行业希望通过利用新技术的运用在逆境中寻求更大的发展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当前,保险业和互联网行业的结合发展拉开了序幕,出现了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的产业形态。研究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有重要的意义。

大数据,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它具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等特点。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是指保险企业依托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对海量、高速增长、多样化的保险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研究保险经营模式、规律,帮助企业分析决策,优化流程,高效服务客户。

目前为止,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尹会岩从广告营销、产品开发、承保定价、保险理赔、客户服务等几方面研究了保险行业应用大数据的路径[1]。魏丽等人认为“大数据”是保险与电子商务融合的核心,提出大数据保险产业发展的条件[2]。曾小波认为保险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精准营销、精致服务和精细管理的实现[3]。冯子超认为大数据对于保险公司的风险防范、业务流程、业务管理、销售方式等有积极的意义[4]。李毅对下一步互联网保险发展提出了设想[5]。吴军设计了一套数据分析程序,主要解决保险公司数据分析中的信息孤岛、程序可扩展性等问题[6]。吕颖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7]。潘梦洁认为,大数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云计算等数据信息成为保险公司的竞争武器[8]。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由此看来,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且比较零散,不能形成体系。另外,这些研究成果多数是从某个保险公司经营的某个环节进行研究,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的研究欠缺。本研究将从整个产业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保险大数据发展的现状,重点研究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得到初步的政策支持

处于大数据时代,保险业应用大数据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因此,促进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对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进行监管,是我们把大数据应用于保险需要同时兼顾的问题。

预计未来10 年,将有超过30%的保险业务由互联网实现。未来5 年保险业在互联网的发展规模将达到5000 亿元以上。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大学的调研显示,目前全球保险业中约有2/3 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计划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保险行业的大数据产业注定将成为未来的金融领域一大竞争优势。

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个姓陶的医生。他家有个园子专种药草,他用这些药草给人治病。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他去治病。陶医生出门的时候多,就请了一个姓黄的帮工来经管园子。

然而,目前大数据支撑保险业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政府还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

大数据支撑下的保险市场格局比较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出现一定数量的“先行者”

二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各个保险公司的数据库信息种类不同,标准没有统一。国内缺乏统一建设、运营和管理保险信息共享平台,不能实现保险行业内部及保险业与其它行业的信息共享。由于采集保险经营管理数据及相关外部数据不能统一起来,不能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体系。

第一,对分裂国家、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要依法打击。应对“台独”分裂势力,2005年国家颁布、实施《反国家分裂法》,有效震慑了“台独”势力。应对“港独”势力,中央划定了爱国爱港者治港的原则底线,香港根据基本法等相关法律依法对“占中”违法分子定罪判刑。应对“疆独”分裂势力,2016年新疆颁布实施地方性反恐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将打击和有效防范暴力恐怖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打击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

这些大型的保险集团租赁或自建大数据平台,把大数据平台利用于保险精算、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运营等。值得注意的是,把大数据应用于保险的都是一些大型的保险集团,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实力引入大数据。

表2-1 国内大数据应用于保险的先行者典型代表

(三)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自从保险业步入互联网金融之后,伴随保险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大数据支撑保险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由2001 年的2100 亿元,迅速升至2010 年的1.45万亿元,这十年的增长率高达600%;行业总资产也由2001 年的3373.89 亿元增长到了2010 年的5.05 万亿元,增长率高达1400%。截至2014 年7 月,中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93250.95 亿元人民币。保险业的规模迅速增长,与互联网的推动无不关系,中国大数据支撑保险业产业的规模不断地增长。

2015 年,我国的保险公司中,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人身险公司有44 家,财产险公司有16 家,总体占全行业133 家产寿险公司的45%。包括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在内的多家险企已率先在线上跑马圈地,中国保险公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全面到来。以互联网保费为例,收入在2014 年实现了爆发式的高增长,如图2-1 所示。

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保险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200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 年4月保监会出台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2013 年3 月,保监会出台了《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2013年8 月,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专业网络保险公司开业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这些政策文件对于保险行业发展起到了作用。

(四)积极推进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推进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的重要基础,实现数据的采集、整理、共享和应用,消除信息孤岛,对于保险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获得人类共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推进,城市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聚集区。而居民作为工业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主体,对其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有效管理,是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推进保险行业大数据共享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推进金融行业大数据共享,比如广州将建大数据局,统筹推进信息采集共享,主要针对广州金融行业建立数据开放机制,保险行业当然也位列其中。二是构建共享平台。2014 年1 月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统一开展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保险大数据产业技术创造了重要条件。

研究组175例儿童中,170例依从性好,5例儿童依从性差,总依从率为 97.14%;对照组175例儿童中,149例依从性好,26例儿童依从性差,总依从率为 85.14%,研究组总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政策法律支持尚需加强

以上只是整个保险行业的垄断竞争格局。然而,在保险行业进行大数据应用方面,则更加缺乏可以比较的竞争态势。能够应用大数据的保险公司主要集中在大型的保险集团,因为这些集团有足够的实力应用大数据。比如,平安集团建立了全国后援中心,其功能之一就是为其保险业务提供大数据的支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存在垄断,但是这些大型的保险集团对于大数据应用于保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该行业的先行者。

在美国, Kronospan公司决定进一步增加1.01亿美元对亚拉巴马州牛津的投资,共计达4.63亿美元。该扩张计划最初是在2016年年中宣布的,投资额为3.62亿美元,包括两条强化地板及浸渍纸装饰生产线、一条刨花板及热熔胶合层压生产线,以及合成树脂厂的扩建。

吴钧陶在《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共采取了五种方法。分别为:音译;音译加注释;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

2015 年,两会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15 年7 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它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提出来的。作为金融三大领域之一的保险,当然也在其中。然而,针对大数据应用之下的保险业相关法律还没有出台,政策法律急需加强。

(二)市场格局混乱

实验室新进检验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优秀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都经过全日制大学的规范教育;专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年纪轻,对工作有较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对工作和职业生涯有着美好的憧憬;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出身,接收过良好的正规教育,行为举止比较规范;以上均是其可塑性比较强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调整和训练的方面:比如专业理论扎实,但实际试验操作和动手能力较弱,所以科室主任应针对试验操作能力挑选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带教老师对其进行相应的培养和培训。

一是从法律政策的角度来看,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完善,其后果是:各保险公司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行动,保险大数据还处在条块分割的状态。

虽然很多保险公司都明白大数据对其保险精算、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运营等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无论是自建大数据中心还是租赁数据中心,成本都不低。因而把大数据应用落地的保险公司不多,时间也比较短。迄今只有一小部分大型的保险公司把大数据应用于公司的经营当中,他们成为国内少数的先行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表2-1 所示。

中国保信的成立,这是中国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的第一个平台。该公司正在通过平台规范各险种的数据标准,但是对于市场的发展速度而言,明显滞后。缺少统一的平台,不能使数据进行标准化的采集、储存、处理、共享,是我国目前保险行业应用大数据的最大的问题。

(三)出现垄断竞争的局面

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垄断情况还是比较明显的,竞争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当前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46 家,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的保险公司有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前三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为34.3%,前五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为46.6%,前十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为64.6%。因此,我国保险行业数量多与市场集中化共存,这是典型的垄断竞争局面。

对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而有针对性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比较缺乏。目前,关于电子保单效力方面的法律规定仍然存在空白,我国大数据支撑保险业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与制度不健全的风险。去年前三季度,中国保监会共接收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投诉总量为20294 件,同比上升34.58%。这一点说明,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困难仍比较多。

大数据时代,信息机构对知识组织的需求向深层次、细粒度、多维度方向发展。元数据、本体、关联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同时,对知识组织对象的选择、界定以及知识组织方法、模型的构建,也极大地影响着知识组织的效果。本文提出的单元信息知识组织方法,是以元数据模型为基础,通过数据抽取形成单元信息库,然后以本体构建和RDF模型进行外部特征、内部语义的深度关联,最后发布成为关联数据的一套流程。该方法旨在通过深度的语义链接,给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实现知识组织的增值。随着数据信息的不断丰富,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会越来越多,对于异构信息的识别、抽取以及关联,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与调整。

(四)信息安全问题亟需解决

为解决信息共享问题,我国成立第一家保险数据平台的中国保信,它将统一建设、运营和管理保险信息共享平台,为保险行业及其它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支持。

然而,与其他行业一样,保险行业实行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的问题,比如网络安全、云平台数据安全、个人设备安全、数据保密性等。这些安全问题,它不但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研发安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等解决问题,推动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

四、促进大数据支撑保险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保险业所面临的前景会更加不确定,因而要通过政策法律规范其发展。

第一,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推进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我们可以从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通过财政补贴,降低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保险公司的成本。通过优惠的金融政策,降低保险公司纳税额,减小保险公司经营压力。

第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形成从上至下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的法律法规。从司法执法角度看,建立健全司法执法队伍,加大司法执法的力度,确保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在全体学生范围内开展分析和研讨,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多的思维机会,更有效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全体嘘声头脑风暴,更易碰撞出思维火花,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市场,增强市场竞争程度

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同时也出现市场格局混乱与垄断竞争并存的局面,这不利于市场发展。

一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行业组织为主体,规范市场的秩序。要使得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要有相应的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支撑;同时,保险行业协会也要通过行业自发,制定相关的行业规章,保障大数据应用于保险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大力扶持中小型保险企业应用大数据。中小型保险企业不可能自己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也难以租赁数据中心。要通过大力支持与鼓励这些企业使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增加市场竞争的程度。也可以鼓励与支持有能力的大数据公司开展保险业务,比如京东、淘宝就已经开展了保险业务。

(三)提升信息共享程度,注重信息安全

电力调度信息化是电力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火电的调度都需要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时监测调度信息,进行故障的预警提示和电力调度线路的保护。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主要运用在电力调度的监控环节,即对发电生产自动化的监控、变电情况的监控和输电线路状态的监控。为满足电力调度的可靠性和实效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其中,主要的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有SCADA系统和EMS系统。

二是构建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以利益为导向,通过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之间共同建设大数据中心,共同构建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中心构建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分析的工作机制,平摊保险公司的成本,使得保险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带头,统筹推动整个保险行业大数据库建设,组织制定大数据采集、管理、开放、交易、应用等标准规范,为保险业应用大据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保险业应用大数据,提升信息共享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应对:一是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应对信息安全问题,技术才是有力的武器,而人才队伍是技术的保证。因此,要大力培养人才队伍,研发相关的大数据安全技术,重新架构数据采集、储存、处理、传输等的模式,找出数据中的风险点,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计算和处理资源,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保险数据安全威胁,找到攻击的源头,从而更好地防范。二是改变数据管理模式。除了技术以外,还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改变保险公司之间数据的采集、管理等的模式,以新的管理模式调整保险公司之间的权限,从而保护保险大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

一是建设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设立相关的规定,以行政的方式,统筹推进保险公司的信息采集、整理、共享和应用,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注释:

①资料来源:保险代理人制度变革解决销售误导难题.中国经济网,2014 年04 月09 日 .

解算大气可降水量的处理方案为:数据采样率为120 s,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采用 IGS最终星历,解算每0.5 h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然后,运用Elgered(1993)天顶静力延迟(ZHD)公式计算天顶静力延迟:

②资料来源:1-7 月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超7.8 万亿元规模萎缩.中国新闻网,2013 年08 月23 日 .

③资料来源:《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4 年.

④数据来源:险企抢滩千亿互联网保险市场.证券时报网,2013 年8 月15 日 .

⑤资料来源:未来5 年互联网保险业规模或达5000 亿.中金在线,2013 年7 月22 日 .

⑥数据来源:拥抱大数据,保险“弯道超车”.国际金融报,2013 年12 月6 日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改变了过去仅以“授”为考虑的研究思路,凸显“受”的规律探讨的重要性,具体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存在的问题、隐含的规律。它的理论前提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现,它的理论背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它的研究目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⑦数据来源:前三季度保险投诉升34.58%.北京日报,2014 年11 月17 日.

⑧数据来源:中国保险业竞争格局大起底.新财富,2014 年11 月21 日.

⑨数据来源:中国保险业竞争格局大起底.新财富,2014 年11 月21 日.

参考文献:

[1]尹会岩.保险行业应用大数据的路径分析[J].上海保险,2014(12).

[2]魏丽,王治军.保险电子商务应抓住“大数据契机”[J].中国金融家 ,2013(6).

[3]曾小波.大数据的“3J”服务——保险企业营销服务管理的大数据应用[J]. 当代金融家 ,2014(12).

[4]冯子超.大数据对保险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探究[J].商业文化 ,2013(12).

[5]李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与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

[6]吴军.大数据时代的团体保险数据分析系统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 ,2014(5).

[7]吕颖.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保险发展策略浅析[J].河北金融,2014(7).

[8]潘梦洁.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保险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5(4).

中图分类号: F840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06-0361-03

作者简介: 廖伟革(1969-),男,汉族,广东汕尾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江湾支公司副总经理,硕士MBA,主要从事财产保险研究。

标签:;  ;  ;  ;  ;  

大数据支撑保险业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