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论文_郭东旭

浅析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论文_郭东旭

郭东旭

(国网河南新密市供电公司 河南新密 45237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需要完善、先进和实用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来保证。目前国调、省调3级调度系统均已配备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并先于一次系统实现全国联网。现我国90%的电源和220kV以上电网的实时信息得到有效和准确的采集,调度自动化水平有明显进步和提高,尤其是厂站基础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其提供的准确而有效的实时信息已成为调度员进行电网安全、经济调度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发展趋势

一、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1、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综合自动化是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得以完善的重要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采用 分布式系统结构、组网方式、分层控制,其基本功能通过分布于各电气设备的远动终端和继电保护装置的通信,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的综合控制,完成遥测和遥信数据的远传,与控制中心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遥控及遥调,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

2、配电网管理系统

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是一种对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进行监视、控制、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 配电自动化(DA)、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络重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MIS)、需方管理(DSM)等部分。

3、能量管理系统(EMS)

能量管理系统是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的硬件以及软件的总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控制(AGC/EDC)、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安全分析(SE/SA)调度员模拟培训(DTS)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将分支线路的负荷开关更换为真空断路器,为分支线路配置专门的保护。 在分支回路故障情况下,由分支线路断路器切除故障,可以实现保护级的故障隔离。已有的配网自动化无论采用何种方案,故障隔离均不可能达到保护级(也就是能在1s内隔离故障),一般的时间为几十秒或数分钟,而采用此方案,故障切除可以在1s内可靠完成,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分支线路配置保护大大简化了保护配合,所有分支回路的保护独自整定,不需要和其他回路配合,如果分支回路下还有分支(如开闭所),则可以同下面的分支回路的保护进行时间上的配合即可,变电站的线路出线保护只需要同所有分支回路保护的最长延时配合,有一定级差即可,保护整定和配合都非常简单。

3.2配网供电质量较差,改善供电质量的通常做法是在配网上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为了能够减少电力用户内部各条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提高配网的功率因数,采用分散无功补偿方式比较合适,即在分支线路公用配变低压侧、用户的配电母线上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考虑到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分支线路配置集保护测控、无功补偿、无源自供电、多种通信接口功能于一体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二、智能电网运行形式的信息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对多个环节进行覆盖,智能电网的信息化也会在其中渗透,比如用电管理、售电和电源等多个环节。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应该与业务创新进行深度整合,电网行业的管理和业务创新会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而得到不断创新,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创新和管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是面向客户的,这样会使企业的研发得到促进,在企业管理能力方面的创新会对信息和科技的要求更高,两者相互促进,进行良性发展。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建设上会更加自动化和信息化,在智能电网建设的环境要求上,应该使调度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进行更加及节能紧密地结合。

三、结语

总之,信息通信、测量、电力自动控制等技术正在不断蓬勃发展,电力系统发展方向必须足够坚强、安全、可靠、供电质量,而且要更加智能化电网,以满足多种能源接纳能力,电网运行的灵活性、方便性、开放性的服务要求。对于未来电网发展趋势,应以坚强网架为基础,利用先进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输变配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化,大幅提升电网的服务能力,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论文作者:郭东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浅析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论文_郭东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