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影响及我行的战略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行论文,外资银行论文,对策论文,人民币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至今已有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兴业银行等九家外资银行在上海的分行获准迁址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有限制地开放经营人民币业务,是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一个重要决策,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重大战略步骤。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工作首先放在上海进行,显示了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支持,这将进一步促进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目标的早日实现。
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对国有银行的影响
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无论是从发展我国经济还是从国际法一般原则的角度讲,都是势在必行,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在微观上,也有利于对国有银行形成压力,促其改善经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同时也可吸收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模式,了解国际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必然会对国有银行构成威胁和冲击,这也是十分明显的。当前对国有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如果国有银行在管理体制上不作根本改革,竞争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我国银行管理体制尚未完成由计划经济管理为主向市场经济调节方式为主的转变,国家虽然成立了若干政策性银行,但对国有银行特别是五大银行的管理,仍有很大部分通过计划手段,如通过控制信贷额度、下达利润指标等来实施管理。此外,国有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还常常要服从于国家的相应政策、社会目标,例如发放特定贷款,支持效益不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由于企业亏损或破产,造成了国有银行历史包袱较重,使国有银行的经营活动和市场拓展力受到了限制。而外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以不受行政干预的影响,自主地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拓展业务,灵活地选择企业,从而可以顺利地实现其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外资银行的经营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统计,到1996年底,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机构已达140家,总资产约200亿美元,存款余额约31.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127.5亿美元;经营的业务品种由原来的出口贸易结算、汇出汇入款和少量的进口代收业务,发展到如今的外汇存贷款、贸易结算与融资、汇兑、外汇票据贴现、B股清算、楼宇按揭、同业拆借、银团贷款等十余种。外资银行在人民银行对其业务进行严格限制的条件下,经过不长的时期达到如此的水平,其发展能力之强确实不可小视。
(二)国有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手段相对较落后,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来华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大都是实力雄厚的跨国银行,其经营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第一,这些银行大多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能较为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同时海外母银行对其经营活动的监管和审计也较为严格,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第二,经营水平较高。外资银行普遍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信息获取量大并且及时,工作效率高,决策的正确性也高。另外,作为国际性的大机构,外资银行还可以从全球角度制定经营战略,开发金融产品,实施营销策略,这无疑使其经营活力得到了强化。第三,外资银行的人员待遇较高,因此外资银行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对应聘人员在学历、业务经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当部分的优秀人员都来自于国有银行,并且外资银行重视人才的长期培养,人员素质普遍要优于国有银行,所产生的竞争力也强于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国有银行组建的时间大都只有十几年,短则几年,且管理方式尚处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之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成熟的、先进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使国有银行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形势
自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业逐步导入了市场机制,国有银行纷纷打破原有的业务、区域分工,采取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力求壮大自身的经营实力。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央行又采取了成立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战略步骤,培育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国内银行体系已形成四大国有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十一家股份制银行和为数众多的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可谓“诸侯纷起,群雄逐鹿”。经过前一阶段的市场角逐,各家银行都有了基本客户群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金融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外资银行被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将对目前的市场格局产生冲击,引起新一轮的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和基本客户的又一次组合。目前国有银行客户群基本为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其中“三资”企业,特别是上海的“三资”企业大都以海外母公司为依靠,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且公司有着强烈和成熟的市场营销意识和手段,经过前一时期的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已进入持续盈利、扩大生产的经营成长阶段。这是目前银行所积极争取的绩优企业。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根据划定的业务范围,势必对“三资”企业的银行业务展开积极争夺。由于外资银行与许多“三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有些则同属于一个母公司。因此可以预见,相当部分的“三资”企业将转变为外资银行的基本客户。由此可见,国有银行的客户构成会发生很大变化,在同业竞争中将面临更大挑战。
二、上海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采取的战略
从跨国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西方国家及其跨国银行为谋划国际间巨额游资的出路,极其重视拓展境外的金融市场,特别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金融市场更是实施步步拓宽的战略措施,他们经常利用关贸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草案》及《金融附录》有关“对等开放”条款,要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为其开放。我国现阶段宣布了对外资银行有限地开放人民币业务,今后外资银行为其业务的拓展,必将要求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并“享受国民待遇”。就长期而言,门既已打开,外部的压力定会使国内金融业之门开启得更大。我们分析,外资银行在经营人民币业务后,近期将采取的战略是:
(一)根据政策规定,悉数占领划定的市场
在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试点银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外资银行可以经营的人民币存款来源,主要是“三资”企业的存款、外国人的存款及对非外资企业人民币贷款的转存款,此外,经批准还可以进入融资中心二级网进行人民币拆借业务。由此看来,近期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来源有三个渠道:同业拆借、吸存与抛卖外汇。在目前情况下,拆借利率与贷款利率倒挂,融资成本高于放贷收益,因此外资银行只有在吸引重要客户的情况下,才可能从拆借市场融入资金,另外抛卖外汇也会受到外汇政策的限制。相对而言,吸存将成为外资银行的努力重点。在吸存的过程中,外资银行会利用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把限定的市场份额尽可能地悉数占领。据反映,外资银行已开始实施这一战略措施,这方面,日本的银行表现尤为突出。
(二)规避政策限制,全力拓展市场
外资银行一般都有在境外设立分行的丰富经验,他们一般不在乎近期或短期内的适度亏损,而把市场份额的扩大看作是其主要的战略目标,此种市场扩张战略已在跨国公司的国内投资企业经营运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目前上海浦东新区的不少合资企业,前几年为市场开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不惜以借贷来进行广告促销,前期经营几乎没有利润。通过广告宣传、商品试销,目前市场已打开,订单源源不断,外方提出企业要扩大资本投入,中方却因母公司资金紧张,无力再投入。此时外商即表示愿意增加他们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致使中方陷于两难的境地。同样,外资银行在市场开发的竞争中,会通过低价销售的策略,不惜近期亏损或无利润来扩大其市场份额。具体表现为,以向国内企业提供优惠的外汇贷款为条件,来争取和扩大其人民币的存款回报。此外,外资银行不仅仅可以在划定的上海市区域内吸收人民币存款,极有可能会间接地接受辖区外的“三资”企业人民币存款,即辖区外外资企业通过在辖区内“借壳”将人民币存入外资银行。如果外资银行借助此种形式,将可以把国内金融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人民币资金揽入其存款之中。
(三)短期资金流入国内金融市场,使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际上游资较多,有相当一部分短期资金流入我国。国外短期资金流入,一方面加大了国内外汇供大于求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将会使外资银行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扩大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能力。据统计,1996年1~9月份外汇市场的外汇卖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外资企业日均净卖出增长15.7%。外汇卖出大于买入势必引起人民币的大量投放,使得具有进出口业务活动的外资企业人民币资金存量增长。可以预料,外资银行通过三资企业,完全有可能经过多条通道,使其经营人民币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将成为外资银行重要的竞争手段
先进的金融工具和完善的服务手段是外资银行进入上海金融市场的强项。自国内保险业允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开办个人保险业务以来,上海的保险营销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那种柜面营业、“等客上门”的营销方式已被“上门推销”、“代理制”等新颖的营销方式所取代。因此,可以预见,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也将会给银行的营销手段带来深刻变化。一是在金融服务方面,外资银行借助于国际联网的通讯、电脑设施,将会获得大量、及时、可靠的信息,使经营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外资银行将依托母公司的全球经营网络,为客户提供外汇、人民币风险管理及外汇、人民币融资的配套管理。二是外资银行将会贯彻“客户是上帝”的服务理念,采取“客户经理制”等主动服务的方式参与市场的竞争。三是金融工具的创新将为金融服务提供更宽广的空间。目前国际上个人投资存款、个人消费贷款、股票经纪、投资管理等银行新业务,将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而逐渐被引入,并有可能成为银行经营中一项重要的业务。
应该看到,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使其本、外币配套能力大大增强,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虽然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还有限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银行必定会对我国的人民币市场逐渐熟悉,以国际财团为后盾的外资银行迟早会成为上海金融界乃至全国金融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尽管外资银行短期内在人民币业务上还无法与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大银行抗衡,但国有银行切不可“大意失荆州”,要未雨绸缪,抓紧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营活力,逐步具备与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三、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我行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目前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区域被限制在上海地区,因此上海的金融市场在今后的几年中,无疑是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激烈竞争的主战场。在某种意义上,全新的银行经营体制、观念、营销方式、金融产品创新等影响国有银行经营运作的各类因素,将会从此金融市场导入。因此,国有银行在上海分支机构的经营姿态如何,经营业绩如何,很大程度会影响到总部的发展战略。
(一)目前工行浦东分行在新区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截至1996年底,浦东新区有各类二级分行以上机构10家,营业网点419家。1997年3月,新区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达到了928.59亿元,外汇存款约15.76亿美元;人民币贷款755.48亿元,外汇贷款19.32亿美元。随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东迁,五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上海市分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各家证券公司也纷纷在浦东建楼造厦,不日也将入驻浦东。此外,凡要求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都将迁址浦东。在“九五”期间,浦东新区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得到快速扩充,其金融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工商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自1990年12月成立之日起,按照总行提出的“办成新型商业银行”的要求,以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为办行方针,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大力拓展业务。经过六年的发展,浦东分行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经营模式。
一是建立了与经营模式相匹配的新型经营管理机制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浦东分行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在其本部建立了八部一室,并赋予经营管理的双重职能,便于实施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同时,建立了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使之与经营模式相匹配。
二是以建立现代银行营销机制为目标,不断增强存贷款市场的拓展力度。六年来,工行浦东分行抓住浦东开发出现的机遇,大力拓展存、贷款市场。截至1996年末,全行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43.96亿元,较建行初期增长了8倍,各项贷款余额为140.36亿元,较建行初期增长了7.8倍。六年中累计上交利润9.5亿元,其中1996年创利3亿元,人均创利25万元。目前,浦东分行占据了新区五大银行1/3左右的市场份额,并同世界上一些主要的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往来关系。
三是以资产营运为切入口,实施信贷资金的集约化经营,(1)积极组织或参与银团贷款和联合贷款,自建行以来,一共组织或参加了13项本外币银团贷款,合计人民币贷款金额约20.4亿元,外汇贷款金额约1.8亿美元;(2)选择浦东新区的支柱企业作为浦东分行的主要客户;(3)根据新区吸引外资的独特优势,积极与“三资”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并提供一揽子业务服务。
四是实施“本外币一体化,两翼齐飞”的战略构想。浦东分行以强大的人民币优势拓展国际业务,将本外币贷款投入与开拓国际结算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国际业务的客户群,使外汇结算业务从零起步,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1996年共办理国际结算总额为6亿多美元,结售汇总额为4亿多美元。
(二)金融开放条件下工行浦东分行面临的挑战
1、观念上的挑战。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势必对国有银行的经营观念形成冲击和影响。一是在经营战略方向上,外资银行所推崇的是从近期入手,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战略,并有其独特的战略阶段目标,因此在市场争夺份额的进程中,较能正确地把握各种机遇,完成其总体战略意图。二是外资银行推行国际流行的营销观念,以“追随顾客”为原则、金融创新为手段,为“三资”企业、中资企业提供各项理财、投资、融资等全面的服务,使其基本客户群不断扩大。三是有着市场拓展与信用风险控制观念,凭借母体的经营优势及风险规避经验,以国际银行信用评级的方式,对客户群进行分类,形成良好的基本客户群,使经营风险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四是有着企业经营效益与个人价值实现的观念,促使人才优势处于较好的发挥状态,进而为银行创造出更多效益。五是工作效率观念,借助于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使业务处理效率大为提高,形成竞争优势。相比较而言,浦东分行自成立起,虽然实施了多种改革措施,使干部、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场经济的意识,但与当前市场竞争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总体上讲,在发展战略意图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构想,在营销观念方面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市场拓展与风险防范的辩证关系还没有被彻底领悟。此外,效率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采集、传递信息的方式,决策的手段等虽有很大的提高,但还不能适应快节奏的要求。这些观念上的差距,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长期以来计划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历史原因,也有缺乏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经验的现实原因,但体制未全面改革、未能完全实现现代商业银行运作,恐怕观念不能彻底改变是最直接的原因。
2、经营业务上的挑战。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浦东分行面临的最明显、最现实的挑战,一是对客户群的争夺。最近,我们对其中十二户主要的“三资”企业贷款大户的情况作了详细分析,至1996年末我行对其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7亿元,外汇贷款1420万美元,本外币折合人民币贷款总额13.88亿元。外资银行对这十二户“三资”企业外汇贷款1996年末余额为2.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5亿元。其中9家被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对其贷款余额为2.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亿元,占比为84%。我行与外资银行在这十二户“三资”企业贷款占比为39.3∶60.7,我行处于次要地位。二是外资银行在资金运作管理上与我行有较大的不同,外资银行一般采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技术,使资产的运作富有弹性。同时短、中长期贷款合理地设置,使银行资金运作较好地符合客观的情况。相比较而言,我行目前的资产运作仍较多地沿袭计划管理的模式,贷款仍实行规模控制,贷款类型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两大类,而固定资产贷款中,又对技改贷款和基建贷款作严格区分,使资产运作呈刚性。三是外资银行被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后,其营业网点也将有所扩充,外资银行东迁浦东后可在浦西保留其营业网点。相对而言,我行经营外汇的网点设立显得较为困难,目前浦东分行七家支行中只有三家支行具有外汇业务经营权。四是我行的贷款利率不具有竞争力。现行的外汇贷款是执行总行统一的利率标准,而这一贷款利率,明显不具有竞争优势。
3、人才优势的挑战。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后,必然会与国有银行争夺优秀人才,这是挑战的着力点。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践证明,金融服务业处于第三产业的塔尖位置,是一个由高素质员工组成的、以高技术为支撑的行业。因此,优秀人才的恰当组合,是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对这一点外资银行甚为明白,因此不惜以高待遇、高福利来吸引国有银行优秀人才,曾有两家外资银行今年初竞相出高价挖走了我行的一位业务骨干。由此来看,我行虽然实行劳动合同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但与外资银行待遇仍然相距甚远。业务骨干的流失将会给我行的业务开展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在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方面,浦东分行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我行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所考虑的战略对策
1、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构筑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体制框架,是国有专业银行走向市场经济、进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经营方式最核心内容是效益增长与风险控制,因此体制框架则须适应这两个核心内容而建立。为迎接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挑战,浦东分行在经营体制方面的改革定位是:
(1)近期目标是加快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经营模式管理体制。具体讲,就是以集约经营为导向,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一方面注重内部机构的调整、完善,加大上下层面的联动效应,使之在对外竞争中便于形成合力,同时要建立起信息采集、分析、传递、决策、实施的对流通道,便于捕捉各种机遇。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总行、市分行改革措施率先在浦东分行试点,努力为总行、市分行改革的总体部署提供经验。
(2)远期目标是建立起完全型的商业银行经营体制,形成效益增长与风险控制的经营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具体讲,就是形成决策、运作、保障和人事激励四大组织体系,并使这个管理体系在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机制具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开拓性、自控性、高效性、灵敏性、激励性、竞争性等特点。其目标是根据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追求银行规模和利润的最大化。
2、以集约化经营为导向,抢占市场制高点形成战略优势。鉴于当前浦东金融市场竞争环境,我行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抢占市场制高点,形成经营优势,方可与外资银行的竞争相抗衡。
(1)近期的发展对策是,利用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优势,迅速把“蛋糕”做大。具体讲,一是根据上海旧城改造、新区发展的城市发展规划,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前期,及时在区位较优的地段进行营业网点的布局,使工行的营业网点在浦东新区52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恰当的比例,这个比例既要考虑数量,也要考虑质量,即营业网点的吸存量。二是依托总行、市分行的经营优势,利用直接贷款产生的联动效应,使我行的基本客户群不断地扩充、优化。此项联动效应产生的优势,有待于求助总行、市分行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同时在贷款条件方面有所宽松,比如利率、贷款种类等方面,采取与外资银行在业务上适度合作的姿态,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在我行开设同业往来帐户,同时有选择地与外资银行开展银团贷款或联合贷款,并力求成为代理行。一方面使我行的同业存款有所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外资银行业务经营运作的有益经验。三是发挥本、外币联动的效应,在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大拓展国际业务的力度。在外汇营业网点的设置上,我行要向市人行积极争取,尽快使我行的营业网点具备同时办理本、外币业务的功能。另外在外汇结算业务、融资业务方面,要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完善服务功能。具体讲,就是要在国际业务结算方面理顺汇路,批准浦东分行单独开设外汇帐户,并直接与总行的海外分行和国外代理行发生往来,使我行的外汇结算效率优于他行(包括外资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恢复浦东分行一定权限的融资额,使浦东分行在外汇头寸调度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从总体经营策略看,浦东分行要加强营销手段的拓展,寻找各种机遇,促使资产不断壮大,同时加强经营风险管理,使资产质量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此外,在近期内为适应与外资银行抗衡的要求,在费用投入方面仍须保持较大的力度,这方面有新建营业网点、改善旧网点、创一流环境的需要,也有增添电子设备的需要及培训人员的需要等,建议总行、市分行能给予浦东分行的费用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每年核定一定的增长率,使之能适应竞争的需要,或者采取核定资产利润率的方法,在保证上交利润的前提下,使浦东分行对费用使用形成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机制,有利于发展后劲的集聚。
(2)中远期目标。浦东分行将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不断拓展国际业务领域。同时以国际业务为结合点,通过引入国际业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使人民币业务的操作更具有科学性和效率性,同时将着力于表外业务的开拓和管理。根据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及时开设与外资银行同步的表外业务类别,使表外业务与传统业务成为经营运作的两个轮子,成为利润来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3、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立足点,不断增强竞争的能量,并集中地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浦东中外资银行竞争的聚焦点是人才的竞争,这一点已成为各大国有银行浦东分行决策层的共识。鉴于人才竞争的现实态势,浦东分行将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以增添竞争能量为目标,尽快确立市场竞争的人才优势。
(1)近期目标。制定“九五”期间浦东分行发展战略中人才梯度配置目标图,并使之与总行的“百、千、万”人才工程相衔接,在专业人才的配置中,既要逐步提高全行整体学历水平,也要重视有实际工作经历、有经营管理才能、有丰富实际业务经验才能的优秀人才。根据国际市场人才竞争的要求,优秀人才应为:能在银行某一领域带动业务发展、产生突出效益具有特别才能的人员。这种人员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经营管理的带头人;另一类是业务操作的专家,浦东分行将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寻觅、培养此类人才。在人员管理方面,从浦东分行目前所处的战略位置来考虑,人员控制应是弹性的,建议总行、市分行在核定人均存款、人均效益的基础上给予浦东分行人员编制的宽松政策。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策环境方面,浦东分行将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重视抓队伍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营造爱国、爱行、爱本职工作的企业精神氛围,使队伍精神风貌得以进一步焕发,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吸引人才的客观规律,从政策方面研究如何提高职工的待遇。从目前外资银行吸引人才所给予的待遇来看,我行与之差距太大,这不利于稳定队伍,希望总行、市分行予以政策支持。
(2)中远期目标。浦东分行将研究现代商业银行人事管理体制的特点,使之与分行发展战略相匹配,为实现完全型的商业银行运作做前期准备。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要使学历分布呈较佳的状态,使之与决策支持层面、业务管理层面、操作实施层面的运作匹配,适应银行业务国际化运作的要求。
4、以电子化装备为踏板,为经营发展集聚强劲的起跳力。高技术的发展,给国有银行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个尽快缩短与外资银行差距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走高技术的道路,迅速缩短与外资银行经营优势的差距,这是国有银行所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从这一视角看,浦东分行能否实现高新技术运作,关系到市场竞争的成败。从目前的情况看,工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海范围内已确立了率先优势,浦东分行也以此为依托,在浦东新区的国有银行中确立了金融服务优势,这为新区金融市场新一轮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基础。浦东分行将珍惜这一优势,加大计算机设备的投入,使电子化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营优势,为战略发展集聚强劲的起跳力。
(1)近期目标。按现有财力,尽可能地加大对电子化装备的投入,适时为经营网点配置ATM,在大型商厦配置POS,并使其在24小时内开通。同时,要利用电脑网络优势,率先在浦东新区开通各种储蓄品种的通存通兑,形成个人金融服务优势。在对公业务方面,对重要的客户要依托市分行电脑中心,通过设立远程终端的形式,使其享受工行独特的金融服务,形成紧密型的银企依存关系。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利用总行、市分行的办公信息自动化系统,在浦东分行这一中间环节的基础上,形成分行与支行的办公信息传递网络。同时要积极开发全行信贷客户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形成全行客户信用动态变化和贷款动态变化的全面监管,使浦东分行的贷款风险管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远期目标。要对国际银行经营管理作深入的研究,了解以电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支持功能,既要在中国金融国际化阶段抢占硬件科技制高点,同时也要在软件支持方面达到国际银行同类的水平,使浦东分行能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抓住各种机遇。
课题组组长:吉晓辉
课题组副组长:黄纪宪/蒋懿君
课题组成员:陈伟民/陶昌和/张耀根/罗仁飞/马治刚/黄强/张林椿/史惟/章昱/朱云雁
课题执笔人:史惟/章昱
标签:银行论文; 国有银行论文; 外资银行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银行网点论文; 人民币论文; 上海贷款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外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