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要艰苦奋斗“必须坚持”--关于深入发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要艰苦奋斗“必须坚持”--关于深入发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创建要在五个“必须坚持”上狠下工夫——关于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众性论文,创建活动论文,要在论文,精神文明论文,深入开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这不仅指明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前进方向,同时也阐明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必须坚持重在建设

坚持重在建设,首先,要重视载体的设计。有了好的载体,好的活动平台,才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活动中来,才能把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实处。其次,要突出思想教育内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善于利用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引导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第三,要着重抓好未成年人教育。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中小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第四,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五,要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活动。近年来,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国务院将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假日,更为我们做好思想道德工作提供了契机。我们要继续做好运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六,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要把他们的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和高尚精神变成全社会的精神财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必须坚持突出重点

首先,要抓好规划。要从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人们道德觉悟程度出发,确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与物质文明和其它社会事业一同研究、部署和考核。其次,要调动创建主体积极性。要由少数窗口行业、单位、政府部门搞创建发展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涵盖所有行业和单位,不出现空白和断档。第三,要抓基地和阵地。要建立一批精神文明创建基地,在城区,重点抓好社区服务设施、公共健身休闲场所和未成年人活动室,以及提高文化体育场馆开放利用率和管理水平。在农村,重点抓好“农村书屋”建设以及其他各种诸如培训室、篮球场等场所建设。第四,要抓基层。即抓企业、抓社区、抓农村。要把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放在首位,加强对市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市民转变与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旧观念,使传统观念的市民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主人。要把开展创建活动同解决农村、企业和社区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第五,要抓好文明单位典型示范。要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因地制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努力创建整洁优美环境。软件建设更要注重创建经验的积累,创建成果的运用,乃至创建资料的收集,要善于总结经验、推广成果,扩大文明单位的良好社会效应。

必须坚持继承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化,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潜移默化工程。选择和设计出一个好的活动载体,是文明创建活动创新能力和创建效果的最好证明。要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同时要利用大众传媒、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以及电脑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使文明创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工作方法上,应该采取由单向创建向双方交流转变。通过艺术感染、活动引导、典型示范、法律制约、行政管理等综合手段,实现创建工作质的的飞跃。一是强化品牌意识。花大力气培育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社会反响强烈、示范带动作用良好的工作品牌,使创建工作做到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重大突破。二是突出精品效应。如安徽省铜陵市要把古铜都地方传统文化和高科技“铜都板块”多家上市公司的宣传结合起来,打造山水铜都的新“名片”,先在铜都大地“香”起来,再冲出安徽,走向世界。三要注重结合。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企业文化、新农村建设、新城区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城乡帮扶结对和十佳人物事迹评选等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文明创建工作的内涵,使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健全、基础扎实、活动纷呈、效果显著。四要建立长效考核机制。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纳入量化考核目标体系之中,以百分制形式进行各个指标的细化量化,每年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效能建设和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五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变化,在继承基础上创新。要把改进创新作为常抓不懈的主题,作为永无止境的追求,自觉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积极适应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积极应对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和现代传播方式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既看到挑战也看到机遇,努力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新方法,用新思路、新的载体、新的抓手,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要面向群众抓服务。要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力争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在参与创建中得到实惠、焕发激情。要善于抓住群众的关注点,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释疑解惑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引导群众参与创建、支持创建、奉献创建。创建活动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创建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尺度。这是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关键。比如:南京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公开信,号召市民从细微处做起。倡导“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脏话,不乱扔垃圾,不损坏花草树木,不损坏公共设施,不闯红灯”的“七不”习惯。实施了市民论坛、市民学堂、市民参观、市民实践、市民欣赏、市民议事、市民旁听、市民听证、市民监督、市民楷模评选等十大“市民参与工程”。他们坚持用先进典型和市民楷模引领创建工作,通过“感动南京故事会”等形式,邀请在群众身边可亲可学的先进人物与观众面对面,讲述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让市民感动市民,让市民学习市民,切实增强市民主人翁意识。

必须坚持求真务实

倡导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在于正面宣传和实事求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摆在首要位置,把营造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作为工作主要任务之一。精神文明创建战线长,头绪多、弹性大、软指标、难考核,很容易滋长虚假浮夸、劳民伤财之风,必须时刻提醒、经常敲响“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警钟,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工作讲究时效,充分发扬民主,贴近群众的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照搬照抄,不搞一刀切。在具体工作中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要做到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千万不要哗众取宠,凭经验办事情,摆花架子,为了追求自己个人的私利,贪图虚幻的名誉,只想着自己的升迁,干劳民伤财的事情。坚决克服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短期行为。改进工作作风需要勇气与信心,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正确对待权力,要把手中的权力用好,用在集体与群众的利益上,用在党和人民的发展事业中,绝对不能把权力当成自己的资本,更不能成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讲,抓精神文明创建,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从具体事情抓起,不说大话、不唱高调,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措施落实,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标签:;  ;  ;  ;  

精神文明建设要艰苦奋斗“必须坚持”--关于深入发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