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力的日渐增高,但由于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国家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促使安全变电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安全保障、安全监察、安全评估和安全奖惩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制度是安全运行的保证,有效地实施现场安全管理和落实责任制是安全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变电故障;运行排除;安全管理
1 前言
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就迈步走向了电气时代,自此以后对电的应用更为普遍广泛,然而随社会发展变革,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就出现了变电系统,它的主要工作是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并维护安全管理,是电力装置的中心设备。但其需要维护的设备非常多,发生异常的情况时而出现,故障也比较复杂,工作任务重又繁琐,人们往往会懈怠不专心,导致工作出现错误的几率更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就此提出一些问题并给予建议,保证电力事业的正常运行,提高社会稳定性。
2 存在问题
随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旧时期的变电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并且其中存在的问题、故障日益凸显,下面就具体问题分析一下:
2.1操作错误
变电技术直接由变电操作员操作,但由于变电运行的特点是需要维护的变电设备太多,工作量庞大,繁琐而乏味,人们往往会失去耐心导致疏忽,操作态度不端正、行为不规范等,但这些小的失误,就会破坏整个电网系统,影响运行稳定,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机械事故。
2.2防范疏忽
一些管理者为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在事后防范这一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例如,在夜间机械仍在运转时技术人员值班不足,只有一小部分人来维护整个电网系统,任务量之大可以想象,还有夜间正是人们需要休息的时候,容易疲劳,出现打盹、瞌睡的现象,这时更容易犯错误;还有值班的人员可以未经专业管理人员允许就可使用机构箱的机械挂锁钥匙,疏于检查只是过于形式,将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2.3培训欠缺
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不高,没有专业培训过程,在工作质量上面有很大的欠缺,职工的素质技术都不到位难以满足现代化技术的需求,对设备掌握度不够,可能不会及时处理应对设备故障等,同时也没有制度的约束,职工没有自觉意识普遍素质低下,导致工作上的失误。
2.4设备老化
变电设备一经安装投入到使用中去,就几乎不会有很大的改换设备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应用时间过长导致设备老化,而且也没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及时更新改造,技术达不到要求,年限又超过,设备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增加事故发生率。
3 检验排除
3.1验电
对于变电运行,要时常用验电设备进行检修,发现其中故障并解决,在检修过程中首先要断电,此时验电设备可以检验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防止带电装置对人造成危害,发生事故。验电时需要在设备进出线各处分别验电。在对高压电源进行检测时必需佩戴绝缘手套,如果没有专用的设备对高压电进行检测,可以使用绝缘棒,根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电压有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装设接地线
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一般都会装有接地线,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静电感应和剩余负电荷,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接地线安装的位置应该是可能会来电的部位,在安装时应该注意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其实几乎在所有与电有关的工作都需要这两件物品,这项工作需要两人配合完成还必须有监护人,先接地端,再接导体端,接触要良好。
3.3悬挂标示牌
在变电场所中,一个疏忽就可能发生极大的事故,所以按章标示牌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进行中,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断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均应在门把手上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应设有栏杆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有人工作一定要提醒“正在施工”;在有其它高处支架不允许攀登要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防止危险事故发生。
4 安全管理
4.1提高工作素质
在变电运行设备服务中,由于变电装置的类别繁多、型号各异,持续工作容易发生那个故障,要时常维护设备,工作任务量大,因此,就要求变电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如果有意外的故障发生时,工作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排查措施,没有认真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手段,不深入对故障进行探析与维修,就会对整个电网运行造成影响,严重还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经济方面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对社会安全更是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我们要严格培训专业人员,从源头上强化质量。
培养基层变电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尽量降低是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导致的变电运行故障。还要提高变电操作控制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时常进行培训结合一些以往的安全事故经验教训、安全教育视频、讲座之类的,最好要有互动行为,能更好的提高安全意识,建设良好的安全管理规范服务环境,从而彻底预防安全隐患的存在、事故的发生;不仅要通过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对安全操作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机制,例如监控装置等,操作规范人员表示鼓励,对变电操作中不安全、不合理操作行为予以批评,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2强化统筹控制
在促进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的全面应用,必须采用现代化技术,同时建立内部战略性统筹控制制度,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在验收环节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的质量不能存在缺陷,建立的制度要明确指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任务。工作期间企业管理者要有严谨的态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工作,对整个变电运行系统施工控制管理,实现对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的目标。值得提及的是,现代化科技创新的进步正在推进着我国变电事业的发展,在改革中要充分应用科技力量完善技术进步,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保障变电正常运行的环境。在变电设备设计环节,充分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些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好应对措施,从而及时制止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对于防范这一方面,可以学习无人看守变电站、智能倒闸操作系统以及仿真培训系统等创新理念,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和优势,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变电事业发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气时代,更离不开变电装置,为了更好的发展生活我们要应用科学、安全、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了解变电故障的特点,及时发现根本原因,彻底解决改正,根据新的变革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物损失,提高变电装置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电气事业的高效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展更加稳定,并能提高我国在电气事业的世界地位。
参考文献:
[1]胡学浩.智能电网一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J]1.电网技术,2012,33(14):1―5.
[2]王明俊.智能电网热点问题探讨[J].电网技术,2010,33(18):9-16.
[3]刘东华.浅析工程预结算审核[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24).
论文作者:郭伟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网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