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桂城水务管理所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闸墩裂缝是目前水工建筑物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隐患,闸墩出现裂缝将会直接给排洪闸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分析闸墩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闸墩裂缝,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单分析了闸墩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而探讨了闸墩裂缝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的闸墩裂缝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闸墩裂缝;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闸墩上产生裂缝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水利工程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闸墩裂缝问题不仅影响到闸墩的耐久性,并且危及到闸墩的强度、稳定和水电站大坝的安全运行。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科学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克服和控制裂缝。
1工程概况
某排涝闸规模为3孔,单孔宽5m,基础座落在海涂面的软土地基上。设计最高潮水位重现期为50年一遇,闸室、岸墙、翼墙基础均采用Φ8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涝闸工作环境条件类别为Ⅳ类,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和石炭系层构成。
2闸墩的裂缝成因分析
2.1现场状况
排涝闸闸墩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闸墩顶底高差7.85m,边墩厚1m,中墩厚2m,混凝土方量为568m3。于2010年7月4日~10月12日分4次浇筑,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10月29日,在4只闸墩处几乎同一位置出现垂直裂缝(见图1)。超声法裂缝检测结果显示,裂缝长2~4m,宽度为0.35~0.45mm,大于沿海海水水位变动区裂缝宽度允许值0.20mm,并贯通闸墩,确定为贯穿裂缝。为保证水闸正常运行,该裂缝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或处理措施。
2.2病因分析
2.2.1设计原因
设计分析:结构力学与实际受力情况相符,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闸墩部位有效截面配筋率高于最小配筋,结构安全系数比较高。设计图纸中,保护层为6cm,满足海水、盐雾区保护层的最低要求。纵向配置了应力钢筋,但横向仅仅考虑了构造要求,配置了直径较小的箍筋。闸墩底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约束作用较大。
2.2.2施工原因
(1)闸墩地基为淤泥质软土层,但有长达20m的桩基础和1m厚的底板,保证了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要求。
(2)闸墩上部主体房建荷载并未施工,且在施工过程中无机具、材料的堆放,外荷载过大造成的裂缝因素可排除。
(3)闸墩为C30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配合比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20kg/m3,水185kg/m3,砂710kg/m3,含泥量1.02%,碎石(5~31.5mm)1060kg/m3,含泥量0.8%,粉煤灰65kg/m3,外加剂6.9kg/m3,总容重2345kg/m3,坍落度为12±3cm,外加剂为ZWL-A-III型高性能缓凝泵送剂,混凝土各项指标均合格。
(4)施工中混凝土按照顺序分层浇筑,分层距离为1m左右,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第一次于9月14日6:30~16:30进行混凝土浇筑,天气为多云;第二次于9月14日6:30~16:30进行混凝土浇筑,天气为阴;第三次于10月12日12:30~18:30浇筑,天气为多云;第四次于10月12日12:30~18:30浇筑,天气为多云。
(5)施工中为考虑浇筑强度与铺盖面积及安全,避免上升速度过快,浇筑到3/5高度时,中间间隔90min后再续浇。
(6)模板拆除及混凝土的养护:闸墩的拆模时间均在浇后3d进行。拆模后,每天浇水不少于6次,时间为上午7:30、10:30两次,中午12:30、14:00两次,下午15:30、17:30两次。
2.3诊断
降温与收缩及其共同作用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本文从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验算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其产生的应力,从而确定裂缝成因。
2.3.1混凝土温度的计算
(1)绝热温升(水化热)。
Tmax=(W·Q)/(c·γ)(320×460×103)/(0.96×103×2345)=65.39℃
式中Tmax—绝热温升(指四周无任何散热条件、无任何热损耗的条件下,水泥与水化合产
生的反应热(水化热)全部转化为温升后的最高温度,℃);
W—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320kg/m3;
Q—水泥水化热,28天水化热为460×103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6×103J/(kg·℃);
γ—混凝土容重,取2345kg/m3。
(2)混凝土中心温度。
Th=Tj+Tmax·ζ
式中Th—混凝土中心温度,℃;
Tj—混凝土浇筑温度,℃;
ζ—不同浇筑混凝土块厚度的温度系数,对1m厚混凝土浇筑3d时ζ=0.36。
(3)混凝土浇筑温度
Tj=TC+(TP+TC)·(A1+A2+A3+……+An)
其中A2=Q·t
式中TC—混凝土拌和温度(与各种材料比热及初温度有关,按多次测量资料,有日照时, 混凝土拌和温度比当时温度高5~7℃,无日照时,混凝土拌和温度比当时温度高2~3℃,按5℃计;
TP—混凝土浇筑时的室外温度(室外平均温度以26℃计);
A1+A2+A3+…+An—温度损失系数;
A1—混凝土装卸,每次A1=0.032(装车、出料二次数);
A2—混凝土运输时温度损失系数;
Q—6m3滚动式搅拌车其温升-0.0042℃,混凝土泵送不计;
t—运输时间(以min计算),从商品混凝土公司到工地约30min;
A3—浇筑过程中A3=0.003×60=0.18。
Tj=TC+(TP+TC)·(A1+A2+A3+…+An)
=31+(26+31)×(0.064-0.126+0.18)=31+57×0.118=37.73℃
则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Th=Tj+Tmax·ζ=37.73+65.39×0.36=61.27℃
从混凝土温度计算得知,在混凝土浇筑后第三天混凝土内部实际温升为61.27℃,比当时室外温度(26℃)高出35.27℃。
2.3.2温度应力计算
(1)先验算由温差和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温度应力σ。
建立以闸墩中心为零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上页图),采用公式:
式中H(t,τ)—松弛系数,取t=2~20d的平均值0.6;
E—混凝土各龄期时对应的弹性模量,Et=Ec(1-e-0.9t),其中e=2.718,自然对数的底,t—混凝土龄期(天数);
Ec—混凝土28天时C30的弹性模量,Et=3×104MPa;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10-5;
T—结构计算温度,前面已述实际温升最高Th=61.27℃;
μ—弹性变形条件下的系数,取0.15。
σ=(0.6×3×104×1.0×10-5×61.27)/(1-0.15)【(y2/l2)-1/3】
=12.975{【(y2/l2-1/3】
(2)表面应力
即当y=l时,σ表=12.975×2/3=8.65MPa
(3)中心应力
即当y=0时,σ中=12.975×(-1/3)=-4.325MPa
2.3.3诊断结果
(1)由温度应力σ的计算式得知,闸墩从表面至中心的降温和收缩变化都是按相似抛物线型分布,见裂缝位置示意图,在混凝土的固结过程中,由温度引起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混凝土表面。
(2)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得,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σ标)为2.01MPa,由σ表>σ标、σ中<σ标得知,每只闸墩两侧的表面裂缝是由温度应力引起的,两侧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深度范围约为闸墩厚度的1/3(σ表=σ标)。
(3)夏季外界环境温度高,太阳光直射强度大,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水分蒸发快,失水不均匀引起体积收缩变形不均匀。
(4)闸墩与底板浇筑间隔60多d,闸墩混凝土浇筑早期,产生大量热量,混凝土体积不断膨胀,随着时间推移,热量散发,混凝土体积产生收缩。闸墩下部受闸底板的超静定结构已凝固混凝土的约束,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产生了贯通整个截面的垂直裂缝。
(5)在横向上只配了直径较小的构造箍筋,无受拉应力钢筋的存在,降低了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纵向抗拉性能。
(6)在该工程中,养护是在拆模3d后才开始,养护面也直接受到太阳曝晒,如无任何保护措施,将导致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
3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由于该工程产生的裂缝对结构的整体性有影响,并且有防渗要求,因此,采用化学灌浆、嵌逢封堵法修补混凝土裂缝。
(1)由于发现裂缝时气温还未降到最低点,混凝土体积仍有可能持续产生收缩,裂缝有进一步扩展的可能,因此修补裂缝的时间选在次年2~3月,待裂缝发展基本稳定后再处理。
(2)灌浆材料采用水溶性聚氨酯HW,它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浆液遇水后先分散乳化,进而凝胶固结;可在潮湿或涌水情况下进行灌浆,对水质适应性强,在海水和PH3-13的水中均能固化;固结体经急性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类;施工工艺简便,浆液无需繁杂配制;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适用于混凝土或基础的补强加固处理。
(3)处理时,首先在裂缝两侧凿6cm宽槽坑(裂缝两边各3cm),槽坑边缘应凿成1∶1的坡,净深为3cm,然后对槽孔先用HK-903聚合物水泥砂浆涂抹一遍作为界面处理。
(4)灌浆孔采用预埋孔径1.8cm铜管方式,须注意孔口的保护,避免水泥砂浆充填时将孔口封闭,灌浆孔自下而上布置,间距50cm,待HK-903聚合物水泥砂浆达到10d强度后进行灌浆处理,并对灌浆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灌浆孔的贯通性。
(5)灌浆时,采用手摇式灌浆泵,灌浆压力0.2MPa。先进行下排灌浆孔灌注,待上排灌浆孔开始排浆1min后,可视为结束并进行封孔;之后进入上排灌浆孔灌浆,最末排孔以吸浆率小于0.02L/min时作为结束灌浆标准;达到结束标准后,在设计压力下继续灌浆30min,之后封孔;封孔后将预埋铜管外露部分切除,并采用HK-903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封孔。
(6)灌浆完成7d后,采用单点压水试验法进行质量检查,压水检查压力为0.3MPa,透水率不大于0.1Lu时,视为合格。
4结语
总之,闸墩裂缝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是降温与收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排洪闸质量安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就能有效的减小闸墩裂缝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构造物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世琦.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2]周峰.水闸闸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2(21)
论文作者:陈锦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水化论文; 系数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