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政公用道路使用强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市政公用道路施工质量提出了解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则需要确保路基结构的平稳性,努力提高路基施工水平。文中从道路施工技术对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性着手,分析了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及技术要点,并进一步对强化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措施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保证道路质量,必须努力提高路基施工的效率和稳定性,确保路基结构和整体道路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水平。因此,在路基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有效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和路基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可以有效保证质量,保证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建设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政工程的整体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路施工路基施工技术涉及市政道路设计与工程测量,材料应用,基础处理,工程机械和施工管理六个方面,是确保道路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技术。在正常情况下,路基的性质是路面工程设计的前提和主要因素。当路面受路基土层影响时,不利于施工问题。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保证施工顺利。市政工程建设应在含水量高的软基上进行。在道路施工前,必须设置防水层或防渗层,以减少地下水渗漏的影响,然后应采用加固材料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如有必要,使用土壤更换。解决软土问题。路基土质量对路面质量有一定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路面会被损坏。非塑性土是最好的路基土,因为塑性土的含水率一般较高,因此土的强度不稳定,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从而不同程度地破坏路面。因此,在施工前,有必要熟悉不同土壤条件下相应的路基施工技术,以确保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2市政公用事业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2.1路基强度
作为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施工需要努力提高路基强度,以满足标准要求的质量要求,能有效降低外力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效控制路基刚度和施工过程中水温的稳定性,采取切实措施,有效提高路基强度,减轻路面负担。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力,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同时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路基不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有效地保证了路基的使用寿命。市政道路工程。
2.2路基结构稳定性
作为市政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需要承载道路和道路的载荷。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与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不符合施工段标准要求的土质,有效提高土的承载力。由于市政道路投入使用它会受到车辆滚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过程中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变形的可能性,提高驾驶安全性。
2.3水温稳定性
地下水存在于许多城市道路中,因此有必要提高基础的水温稳定性,因为地下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水温,甚至会改变形状,热膨胀和收缩,并且经常看不到夏天的路。平整情况也是由地下水的扩张引起的,这导致道路得到支持。在冬季,地下水将被收紧,导致地基不稳定。因此,城市道路的建设必须考虑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3.1劣质土壤的处理
路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基础工程。路基的施工为后期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路基施工不好,会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相对较差的土壤,劣质土壤会影响市政道路的建设。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复杂,施工极为不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土壤质量低劣,则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此外,路基的基本功能将受到严格限制,路基将不起作用,这将影响路基施工的正确性。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道路的结构和土壤成分进行分析,以便在施工前了解道路表面的修复,有利于路面的施工,可以分析具体问题。面对劣质土壤,最常见的施工方法如下:首先,土壤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改良,但在土壤改良之前,需要先根据实际分析对土壤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是土壤的特定改善。改进工作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设备未经处理,则道路中的土壤无法改善。道路土壤密度应根据具体项目进行处理。确保道路施工质量,使道路土壤得到根本改善。其次,化学工程可以用来治疗项目。劣质土壤可以利用高性能材料解决劣质土壤,及时处理劣质土壤中的问题。例如,可以将一些水泥和石灰添加到土壤中。提高材料的防水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能,通过发生的化学反应降低道路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确保路基结构的完整性。最后,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进行物理治疗。通常,可以通过滚动,下沉和加热来改善土壤。最终目标是提高土壤的粘结性,降低地下水的水温,减少道路施工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还需要适当的挤压和加压,从而可以进一步优化土方工程的性质,并且可以改善道路路基施工工作。稳定性和功能性。为未来的建设项目奠定基础。
3.2路基施工中填方改良技术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施工过程中,路基经常使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填方改良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的填方问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简述的路基的土壤改良的处理方法就是市政工程对于路基的常用施工技术,它们分别的实际的施工形式以及内容方面都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其实质都是在土壤的加劲的基础上来对道路的路基的实际稳定性进行提升,实际上就是在路基面中加入一定的施工合成的材料,使得加入的这些施工合成材料承受一定的荷载,进而有效的帮助路基面的变形量相对变小,最终实现加劲的结果。为了使路基的承载力达到更加好的效果,在路基面使用一定量的加劲片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具体来讲,填方改良技术的实际原理就是:第一,通过土壤的改良来实现其剪力强度;第二,通过路基面与加劲材料之间接触的力,来实现填方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3.3路基项目中挡土施工法
对于市政的公用工程道路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公用道路的稳定性,其中路基的施工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需要着重的注意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使用自然,尽量的杜绝大挖大填,对于挖方或者是填方来讲,其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保障边坡的稳定性不受破坏,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路基的施工,不至于形成塌方事故。但是对于边坡以及塌方的事后处理工作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所必须呀掌握的项目,所以,在实际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做好边坡的稳定分析,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方法等。对于边坡的塌方,需要做到对于滑动驱动的减小或者抗滑力的增加,从经济、地势、地质等多方面来考虑选择实际的施工方法。
4结束语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建设中要对路基工程施工的环节与关键加以重视,要提高材料质量和工艺技术运用的水平,有效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与传递功能,同时做到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排水性能的强化,这是实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结构功能与稳定使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家晴.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61-62.
[2]王金伟,李伟.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6.49.
[3]孔浩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广东科技,2013,22.12.124+56.
论文作者:杨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土壤论文; 稳定性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