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墙体缝隙是非常易发的品质问题,即使是非常小的缝隙也容易影响到它的外观和使用性,严重的时候还会干扰到受力,引发塌陷等问题。本文就建筑施工中砌体裂缝产生因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砌体裂缝;原因;防治方法
一、产生因素
1.地基沉降
在地基出现沉降不均匀情况时,部分沉降较大的砌体和部分沉降较小的砌体间会有相对位移出现,进而使砖砌体内便会产生相对裂缝。裂缝类型主要包括: ①正八字裂缝,当建筑物的中部下沉过大时,其将会产生正向弯曲进而形成正八字形开裂; ②斜裂缝,若建筑局部地基较软,将会造成沉降量以局部过大而引发斜裂缝,而邻近建筑物距离较小,新建高层建筑也会引起原有建筑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斜裂缝; ③竖向裂缝,主要是由于建筑墙下基础沉降量超过窗下基础沉降量,进而使窗下墙出现反向弯曲形变而裂开; ④水平裂缝,通常有两类,窗间墙上水平裂缝,通常都在每个窗间墙上、下两个对角处出现,沉降量较大的裂缝在下,而沉降量较小的裂缝在上,发生于地基局部塌陷部位的水平裂缝较为少见。
2.温度变化
外界温度的改变会促使房屋建筑的组成结构出现胀缩形变,并且当形变受其他构件约束时,则会在构件中或互相约束的材料构件间出现应力,且在应力超出结构材料强度极限后,便会造成裂缝。同时,当屋面板和墙体之间选用不同材料时,其线性膨胀系数会有较大差异,而在两者以同一温差进行升降时,因线胀系数的不同,会在接触表面上出现相对位移,并且因位移受限,便会有剪应力出现,当膨胀所产生应力值超过砖砌体抗拉强度后,墙体便会出现斜向开裂,而当温度应力大于墙体抗剪强度后墙体边会有水平裂缝产生。因应力集中等因素,于门窗洞口边角处会出现斜向与竖向裂缝,而楼板斜向裂缝主要是因纵横向的框架梁受到热膨胀而对端角楼板产生推力,当其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后,便产生了裂缝。
3.砌体材料
现在通常所用的砌体材料包括灰砂砖砌体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后者通常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为竖缝砂浆无法达到饱满及特殊的构造需求难以跟上等。而对于灰砂砖砌体,其产生裂缝的机理通常为: ①灰砂砖在刚出厂时稳定性较差,其主要由石灰和细砂组成,待蒸压养护之后,通常不到 7 天便已出厂,然而依照生产经验,在灰砂砖出厂 30 天内其热量的释放较大,存有化学反应反复进行的过程,且难以一时反应完全,所以,其体积十分不稳定; ②对含水率也有苛刻要求,据相关试验资料与使用经验,含水率通常控制在 7% ~ 10% 的砌体能获得良好的抗剪强度和粘结力; ③砖表面过于光滑,使其粘结性较差,再加上含水率不当,将致使砌体的砂浆强度较差而粘结不良,从而直接导致在缝间的抗拉抗剪强度下降。
二、措施
1.地基沉降不均匀所致裂缝防治措施
首先,应对沉降缝进行合理设置并把房屋划分为若干刚度较大的单元,也可以将不同沉降的部分隔开一定距离,在中间设置可以沉降自由的悬挑式结构,当墙体过高时,可每隔 1. 5 m 设置一道厚 60 mm 的钢筋混凝土防沉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要合理布置好承重墙,要尽可能拉通纵墙,并尽可能做到少转折或不转折。防止在其间或某部位处断开,从而使其可起到对沉降不均匀进行调整的功效,并且每隔一段距离要进行一道横墙的设置并和内外纵墙相连,以增强房屋空间的刚度,从而使沿纵向不均匀的沉降得到进一步的调整; 其次,对结构方面我们也要加强其上部构件的整体性和刚度,提升墙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降低建筑端部窗、门的洞口大小,配置圈梁,特别是要增强地圈梁刚度。对地基加强检测力度,若发现有地基不良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妥善解决,然后方可开展基础工程施工。建筑体形应尽量简单,且横墙间距离不宜太大。施工工序方面也要合理安排,应先施工较重的单元,之后再进行较轻单元的施工。
2.砖砌体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出现温度裂缝后,必须要对裂缝实施观测直到裂缝稳定后再采取处理方案,以避免盲目的修复工作。在处理裂缝时,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当房屋建筑砖砌体表面的保温层未满足施工需要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在建筑屋顶设置隔热层和保温层,并在屋顶部位装设控制缝,其间距不超过 30 m,其宽度不超过 12 mm,鉴定裂缝是否稳定的方法主要为在裂缝内部抹嵌入水泥浆或选用贴玻璃纸等方式,然后来对它的稳定性实施观察和确定,形成裂缝的原因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内容,包含建筑强度、外观、使用性和耐久性等,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使用性和耐久性等,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主要措施包括: 对细微型裂缝,其不会给房屋使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可暂时不予以处理; 而对细小型裂缝,并且已致使屋面、墙面和楼面发生渗水等现象,同时也考虑到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实施保护,此时可采取嵌补密封或压力灌浆等方式来对其进行治理; 当房屋建筑裂缝较多较大,并且贯穿墙体之时,其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和美观等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同时也会对房屋抗震性能和刚度产生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可采取在裂缝双侧配置钢筋网片,且通过钢筋来拉紧加固两侧钢筋网片,还可利用喷射混凝土和外抹涂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加固补强。
3.施工质量所导致裂缝防治措施
因施工质量所导致的裂缝类型多种多样,可以说每一个房屋建筑砖砌体的裂缝均可能和施工质量相关。比如:因屋面保温材料、保温厚度及墙体的强度不符合设计需要等均可能致使裂缝的发生或扩大; 砖砌体砂浆的饱满度不符合要求,也可能造成门窗变形或墙体裂缝。因此,要针对开裂出现原因与发展程度,对房屋建筑裂缝进行有效处理,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①加固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以提升房屋建筑整体性与结构构件承载性能; ②卸载法,对房屋有较多层数、地基形变严重且荷载使用较大不易实施加固的状况,我们可采用该法,减小使用荷载大小,拆除没必要的附属型重物。裂缝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因此,应以预防为主,对于预防工作我们要考虑到: ①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周全考虑,尽可能排除掉动力源; ②审查施工图时,要谨慎认真,对设计之中的不足应提出补救方案,施工时严格根据我国验收规范与施工图标准施工; ③监督施工质量时也要严格根据我国的验收规范与图纸把好技术和材料关,对于施工中不满足要求的应严令其整改;④依据不同环境和房屋的构造和特征来防治裂缝。虽然裂缝产生受到材料及结构自身的性能制约,然而在具体施工操作时我们还是应尽量要规避和预防。首先应从砖砌体结构上进行合理规划,并对重点部位实施加固,并且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检验力度,使用前也要对材料主要性能进行熟悉,按照性能状况以采取必要的预防处理措施,要秉承预防为主的理念,不可单纯地依靠事后进行修补。尽管不可能完全防止裂缝的形成,但只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可对其保持足够重视,且掌握正确方法,便可将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以确保房屋建筑砖砌体结构的工程质量,从而推动我国房屋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权.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J].低碳世界,2017(09).
[2]徐进平.房屋建筑工程砖砌体裂缝处理成因及预防[J].四川建材,2016(01).
论文作者:安厅1,安科桦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裂缝论文; 砌体论文; 墙体论文; 地基论文; 刚度论文; 应力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