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当前公共建筑给排水的若干问题出发,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
关键词:公共建筑给排水;问题
一、公共建筑给排水问题
公共建筑包括了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等。这些公共建筑设计的行业众多、规模和面积很大,产生的给排水问题也很多,主要分为给水问题和排水问题。
1.1给水问题
(1)给水设施老化
给水设施包括给水源、取水构建筑、原水管道、水管网等,由于公共建筑使用的年限久,加上给水设施一般缺少保养维修、更换等原因,目前的公共建筑已经出现了老化问题。这些老化问题表现在取水设施、过滤设施、运输设施以及出水设施的老化,老化的给水设施最明显的就是漏水和水质参杂给水管道材料的碎屑。下图1表现铁质水管老化生锈从而漏水,图2表现为给水管道的铁屑老化随着给水管道带出取水口。
(2)给水质量低劣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由于给水设施的老化,当前从给水管里面出来的水质很差,本来从给水管道出来的水是清澈见底的,现在的水色却有部分变成黄色、黑色、褐色,像燃料或者石油。如图3、图4。
1.2排水问题
(1)排水口不合理
排水口排水的原理就是:高于排水口高度的水都可以由排水口排出,因此排水口低于路面,可以保证路面或者沟渠上的所有水都能由排水口排出。当前很多公共建筑的排水口比排水管道高,导致排水不能顺利完成,造成路面或者沟渠长期积水,容易产生死水、腐水并影响公共建筑的环境和卫生例如滋生蚊虫。
(2)排水堵塞
公共建筑的排水管道的排水面积很大,排水的时候水从高的地方留下来带有树叶、生活垃圾等,这些杂物进入排水管口的时候会造成排水管道堵塞,而很多公共建筑的排水口并没有装上杂物过滤装置,并且在这么庞大的排水面积产生的杂物量太多,且目前没有很多合适的管理制度安排人员定期清理,导致排水口堵塞,使得其排水效果受影响。
二、公共建筑的给排水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2.1给水问题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规定:公共建筑的给水规范包括了用水定额、用水水质的标准。
(1)设施更换和管道清洗
公共建筑的宿舍、旅馆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如下表:
要达成以上类别的公共建筑的用水定额,除了给水系统和给水压力正常,最重要的是给水管道没有漏水,因为漏水耗费的水量很难计算,一旦管道漏水实际上这些公共建筑的用水量与用水系统的供水量不符。为了解决公共建筑的漏水问题,需要对该公共建筑的实际用水量与用水划分管道或者用水网络的供给量进行对比,采用水表计算的方式核实漏水的情况,一旦发现漏水情况要确定管道漏水位置,对该位置的管道进行更换或者密封处理。
(2)水质处理
基于前文1.2出现的水质变化问题,是给水管道或者给水网络的管道老化原因,之前公共建筑的给水管道基本采用塑料管和铁管,在长久的使用中,会产生水锈问题:塑料管内部会从白色变成褐色或者黄色,当水流不改变的情况下,管道中的水是很少被影响水质,当水流速度大幅度被改变的情况下,流经管道的水就是沾上管道内侧的水质污垢,从而使得管道的水品质改变,出现前文1.2的问题,水质也会变成图3、或者图4。给水铁管,除了管道的水锈问题,还有铁管本身生锈的铁锈问题。
针对公共建筑的给水管道产生的水锈以及铁锈问题,要从给水管道更换和清洗两个步骤进行处理。从给水装置以及给水管道的材料特性出发,可以采用弱酸或者弱碱等复合饮用水品质的清洗剂进行管道内部冲洗;用水管道或者用水管网无法进行冲洗干净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更换,在塑料管道更换方面,用高品质加厚的给水管;在铁管方面,采用镀锌处理后的镀锌管道。只有分类处理才可以节省处理成本,只有更换镀锌管才可以解决铁锈问题。
2.2排水解决措施
根据各类公共建筑的排水口的高低情况进行分类处理,而这些公共建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室内公共建筑比如图书馆等;一类是室外公共建筑比如广场等。室内的排水口处理问题还是比较良好,个别出水口高过室内地面或者沟渠的可以很快处理;而室外的公共建筑的排水口数目多,每个管理人员管理公共建筑的面积很大,发现这些问题到采取修改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1)排水口不合理
对公共建筑排水口不合理的问题,以行政区域为划分管理区域,对该管理区域内的各种公共建筑又以室内公共建筑和室外公共建筑进行全面的审查处理,发现问题一一进行改正。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排水
口的规定,一定要排水口低于被排水的路面或者其他情况,进行彻底排水口整改。
(2)排水堵塞解决措施
排水口在整改后还要经常维护,定期安排文员对排水口的杂物、泥沙进行清理。日常的清理是有必要的,如何进行长期稳定的清理制度是关键。统筹需要进行排水口清理的公共建筑,按照室内和室外公共建筑的划分,将需要清理的范围内的排水口数目以及位置进行图纸划分,实现定点定位定人的清理机制。
总结
公共建筑给排水问题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还有水污分开的问题,比如 “无废水分流或河流排水系统的选择,用根据污水的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制度和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确定。”公共建筑的给排水问题需要解决,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6)
[2] 周志芳. 绿地—中央广场给排水系统设计[J]. 城市建筑. 2013(12)
[3] 关宝玲. 剧院类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7(04)
论文作者:张耀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排水口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水质论文; 用水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