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与实现,但随着建筑工程需求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更加紧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出现在缓解了土地资源问题的同时也面临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工程监理工作主要是对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力机具、物理(物资)、资金、施工安排(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与部署管控。而其中工程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监理工作内容,对于建筑经济效益保证与使用安全保证都有着重要意义。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是当前重要的工作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1.1注重对建筑工程承包单位的资质核查
建筑工程承包单位是施工开展的实施方,注重对承包单位的资质核查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首先,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监理单位应当就该建筑工程的类别与规模进行分析,并按照相关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要求,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考核。其主要是从承包方现有的建筑施工成绩、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管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同时通过走访承包方的近期施工项目来对该单位的实际施工质量进行评判,选择资质较优的单位进行合作。其次,监理单位还应当就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核查,这主要是从承包方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解。
1.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计划进行审查
施工单位所制定的质量计划主要是为后期的实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施工单位在进行质量计划制定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规范。保证质量计划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当完善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案,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当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分项工程方案制定以及重点施工环节方案制定,并在施工方上交相关方案后进行严格的审查。
1.3加强施工准备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
施工准备环节的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其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工作内容:
(1)对施工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这是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基础。需要监理人员就分包单位的技术水平、施工经验、施工人员素质以及单位财务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同时,就是建筑工程合同内关于施工分包的范围、环节以及条件等进行审查,并根据具体的承包合同与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能力等进行审查规定;并注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与组织人员的能力评定。
(2)注重设计交底工作与工程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这需要监理人员参与到设计交底会议中,全面的就设计原则和质量标准进行掌握,并在会议过程中就是施工条件、业主要求、设计规范、建筑材料供给以及重点施工环节等进行标注。同时,在进行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操作时,监理人员应当督促承包单位就图纸的合理性、施工说明书以及施工环境资料等进行检查,同时还应当就图纸中所标明的施工工艺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讨论。若发现问题则应当及时进行问题提出,并展开相应的问题解决。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规定配备专业的监督检查人员,在施工的整个环节对施工进程做出指导,坚决避免施工事故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专业人员和专业的检测工具,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可控的状态下开展施工。
(2)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监理单位是甲方聘请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成员。监理单位有权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现场不合格的施工行为及时批评指正,并且监督施工单位及时做出整改。监理单位应该坚决执行监理职责,切勿与施工单位暗中勾通操作,造成施工质量大打折扣的情况出现。
(3)做好工程验收工作:施工阶段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到工程验收工作,整体的建筑工程项目验收是由各个环节的分部验收组成的,这就需要主管验收部门要对每个施工环节做好验收工作。验收的过程一般是在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全程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在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指导验收工作,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主管部门共同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并对各个环节出具验收合格证明,整个工程验收合格之后出具整体的验收报告备案证书。
(4)施工环节责任制: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因此每个环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施工事故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需要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控制,并落实到部门或者个人,实行施工责任制,出现问题之后可以有据可查,有人负责。由此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1)验收不合格整改处理:工程验收之后总会有部分环节处理的不得当,需要做出整改。对于工程质量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的环节及时地进行整改,并在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下进行验收工作。如果整改之后仍然达不到规划要求,必要时需要责令施工单位返工重做或者做出大的整改施工,已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验收工作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检查警告他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还需要主管部门核查他们的施工资质及建设资质,必要时还需要追查法律责任。
(2)施工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不合理施工操作引起的,进而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对技术问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施工技能。同时,还需要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合理的建筑工程评价制度:建筑工程施工评价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单位的评价,对于施工质量高的建筑企业给予肯定和表彰,提高建筑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后期建筑工程具有的更高的质量;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企业,要及时的做出提醒和警告,出现重大质量问题还需要批评通报,进行必要的惩罚。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对企业内部的人员的评价,对于施工过程中认真敬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员工给予嘉奖,对于玩忽职守、造成质量问题的员工进行处罚,提高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坚决落实责任制,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结语:建筑工程监理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对于整体建筑质量的保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避免由于施工质量低下而导致的过多的后期维修成本的投入,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建筑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从施工开展前准备,实际施工开展阶段以及后期工程验收阶段分别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注重监理形式的创新,切实实现监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江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8:209.
[2]孙如强.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7:139-141.
论文作者:张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环节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单位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