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论文_赵琴艳

施甸县中医医院 云南施甸 6782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选择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普外手术室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未实施护理查对制度介入科手术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标记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5.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7.5%,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查对制度;手术室;常规护理制度;效果

手术室在任何一个医院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及生命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的人员较为复杂、工作节奏快等特点使得手术室发生各种意外事件的几率较高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有所不同,手术室护士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疾病,且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手术时间长短不一,工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严谨认真对待,如果工作懈怠出现事故时可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2]。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加,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手术效果,以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在手术室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可直接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身心健康。本实验研究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普外手术室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未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另一普外手术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标记为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8.6±13.5)岁;治疗组4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6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7.7±1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进行择期手术,患者没有精神病家族史及既往史,神志清楚,听力及认知能力正常。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护理查对制度,主要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

在手术日期的前1天,参加手术的护士应到病房与患者沟通,核对患者一般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等。手术前准备工作,需谨慎认真。准备手术台时检查手术所需无菌物品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渗漏,检查无菌物品质量是否合格和在有效期内,物品是否齐全,各种医疗设备功能是否正常。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需再一次核对患者一般信息,保证信息正确后再将患者送入指定的手术室[3]。

1.2.2手术中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仔细谨慎清点手术器械,可进行二次核对,重点清点易遗失器械,如手术针、线等,协助医生做好防范工作,每隔一段时间清点患者切口内纱布的数量,护士及时提供手术台工作人员需要添加的手术器械、辅料等,需做好登记并记录为术中新增。在手术时,如果不小心使得针、线及纱布等手术器械掉到地上,护士要将这些器械放在明显的部位,手术完毕后清点手术器械。对于需要输血患者,护士应仔细核对供血者血液保质期、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资料,严格执行输血规范,输血前再次核对患者的Rh因子、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避免出现溶血反应。在给患者输血后仍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

1.2.3术后

手术结束后,再次核对敷料、手术器械等的数量,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缺损,如有异常应立即汇报给医生。由专门人员将患者标本送检,在送检前需再次核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亲自将患者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主要内容包括手术情况、引流管、皮肤等。

1.3观察指标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由手术室护士长亲自分发给每一个患者并监督其独立完成,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数资料选择率进行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具体情况见表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5.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80,P=0.004)。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可有效地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护理查对制度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患者一般资料、用药、输液及手术器械查对,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仔细核对,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并保证患者护理安全。护理查对制度可明显降低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5,6]。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0%,且没有发生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5.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7.5%,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查对制度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娟瑛.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1-52.

[2]刘毕慧.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J].医药前沿,2012,(33):259-260.

[3]沈新花,黄蕾.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714-1715.

[4]刘珊珊.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路,2014,(1):276-277.

[5]张笑梅.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76-3677.

[6]沈宝荣.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41-1442.

论文作者:赵琴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论文_赵琴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