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讨论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护理组的各个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护理组满意率为96.7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9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改善生活质量效果
冠心病是当前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冠心病伴有心绞痛是临床中很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类疾病,是由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心肌缺血,临床症状为突然性的心疼痛、胸闷等,严重的会引发心肌梗死,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发病率较高[1]。这种疾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治疗的长期性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所以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该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2],才能保障治疗效果,为了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74例,女性患者为49例,年龄41至82岁,平均年龄为(61.7±2.1)岁,根据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可分为Ⅱ级35例,Ⅲ级为48例,Ⅲ级为9例,将以上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平均每组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日常等方面,而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1.2.1健康教育,(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详细的对患者健康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生活等状况,熟知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同时组建健康教育指导小组,有经验丰富的护师,主任医师,康复训练师等组成,根据以往临床病例的健康教育指导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总结新模式,利于临床时间的健康教育指导模式。[3](2)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式,根据所患心绞痛患者的年龄、学习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使患者充分了解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情况,让其了解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同时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对患者有疑问的地方,耐心细致的解答,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另外,在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也应做好相应的指导,
1.2.2心理护理,患者在得知自己患者此疾病时,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应分析患者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由其对年老的患者更要有耐心,态度和蔼,语言使用得当,达到最佳的心理安慰效果,指导患者学会控制情绪,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耐心的为患者进行讲解,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积极的解答,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紧张,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性,能够使得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4]。(2)创造温馨的治疗坏境,关心患者日常习惯,保证患者的治疗坏境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干净卫生,病房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氛围,正确引导患者饮食健康,禁止抽烟喝酒和进食辛辣食物,避免过度操劳,及时掌握患者康复状况,安排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判定标准
应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5],其中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支持等几个方面的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O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相应资料使用(±s)方式来表达,并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来表示,采用x2验证,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护理组的各个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常规组满意率为81.96%;护理组满意率为96.72%。护理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生活习惯、压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就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才能确保治疗效果。而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配合进行疾病相关治疗并预防,同时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信心,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另外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6]。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在生活质量方面,护理组的各个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护理组满意率为96.7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9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玉娟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2014,7(4):355-355.
[2] 刘德兰,祝月霞,李俊玲 . 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3):2322-2323
[3] 韩小英.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8(16):76.
[4] 段姬红.健康教育合并心理疏导对抑郁焦虑状态冠心病患者护理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243-244.
[5] 张连英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6(6):72-73.
[6] 王鑫芳 .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0):393
论文作者:韩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常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