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论文_王双双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论文_王双双

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部2014级硕士研究生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本文在吸收借鉴目前理论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关键词:主体地位 民主权利 实现途径

一、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就是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党内民主对国家和社会的民主有着直接且巨大的影响;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党在执政过程中是否具有民主,则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状况;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由中国各阶层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全社会的表率,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党内生活中树立民主意识和养成民主作风,则必然在全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路径选择

发展党内民主是发展人民民主的路径之一,这不是意味着将党内民主作为民主政治的实验地,发展党内民主的主要目的是使党永葆生机活力。那么如何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党员民主权利是指党章和党内其他法规形式确认的党员在党内应有的权力和利益。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实质上也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的保障。

1.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的需要。从传统党建理论和实践来看,我们靠党的组织和党的领导机关来引导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把发展党内民主的着重点放在增强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民主素质、民主作风及民主制度的建设上,强调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长期以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实际成为了被教育、被管理、被监督、被改造提高的对象而存在,很少以党的主人身份成为党的建设的能动主体出现,党员尤其是非领导干部的一般党员很难找到和认同自己的主体地位。历史证明,“组织本位”的路径,在发展党内民主中的局限性是很突出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民主素质和作风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七大突出地强调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意味着党在发展党内民主路径上的调整和完善,“是从传统的以‘组织本位’为主导的路径依赖,调整为两种路径并行,但以‘党员主体’作为主导的路径依赖”。这就是着眼于创立以确立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的发展党内民主的新制度新机制。

2.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党员依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平等地参与党内事务,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是党内民主的核心。无论是党内民主制度的完善、党内民主渠道的拓展还是党内民主内容的丰富、党内民主质量的提升,最终要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享有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才能集中凝聚,党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持续增强。

3.强调党员主体地位是突破党内民主发展瓶颈的良方。目前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党内民主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党员的表达权、参与权得不到充分体现,上情下达的渠道还很不畅通,党内本应公开的情况和信息没有及时公布,党员群众的参与形存实无。(2)党员不能充分自由行使选举权,党内选举出现“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党员或者代表们在选举中经常只有权利同意某些人当选,没有权利另选别人。(3)在党内监督上,往往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而忽视了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由于党内缺乏一种由下而上的对权力行为有力的民主监督,党内腐败现象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党员的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罢免权等诸多权利不能落到实处。在推进党内民主进程中强调党员的主体地位,是解决当前党内民主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

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途径

1.充分激发和大力培育党员的主体意识。所谓党员主体意识,就是党员对自己作为党员角色的自觉认知,对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对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的自觉参与,对党的事业和党的最高理想努力奋斗的自觉坚持。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广大党员积极培育、树立主体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关心党内事务,真正成为党的活动和党内事务的主体。

(1)切实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员主体意识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前提、以坚强的党性为基础的。(2)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3)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应当建立以事业激励、权益保障、感情联络为主要内容的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4)要注重培养党员的权利意识,①要加强党员的权利意识教育;②要加强平等意识的教育;③要提高党员对自己权利的了解程度,坚定党员运用自身权利的信心,锤炼党员维护权利勇气,强化党员的主体权利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好党员主体作用。

2.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和机制。当前要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体制问题,不断完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制度,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

(1)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知情机制和表达机制,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内决策听证等制度。(2)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参与机制,以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体现,也是发展党内民主最基本的要求。(3)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选举机制,以保障党员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要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要改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产生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尊重和体现选举人意志的选举程序。(4)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党员的监督权、批评权、检举权。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范党内监督程序,完善党内批评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等有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的途径。(5)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权利保护机制,以保障党员申辩权、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完善党员权利的保护和救济制度,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和细则,公开党内申诉、控制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要实行严格的侵犯党员权利的追究审查制度。

3.积极构建发挥党员主体地位的平台,完善党内激励和关怀帮扶机制。要不断创新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载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使党员顺利开展工作,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提供重要平台和组织保障;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使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得到组织关怀,发挥主体作用。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伟 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A]。

[3]俞可平 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刘益飞 党员主体: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路径选择[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4)。

[5]俞可平 主编 中国学者论民主与法治[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王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论文_王双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