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之所以能得到保证,是因为在一开始施工时,就做好的基础施工,建筑基础如果都不稳定,建筑整体也不会安全可靠。在建筑施工时,现场地理环境不同,地基类型也会有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地基都是坚固稳定的,有些地基需要人工加固,软弱地基就是如此。要保证软弱地基处的施工顺利,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的使用寿命,相关人员还要做好软弱地基的改造加固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弱地基;改造加固技术;
软弱地基之所以不能使建筑安全可靠,是因为这种基础在后期承受逐渐加多的荷载后,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相关人员在处理软弱地基时,首先要了解软弱地基成因,并完全掌握加固施工技术。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改造加固技术进行分析。
一.软弱地基成因
这种地基属于天然地基,是在自然环境作用下,地质变化产生的。现场环境中形成地基的材质强度不符地基施工要求,比如现场土壤环境中有很多淤泥或杂土,都会使该区域范围内无法形成坚固,硬实的地基,就会形成软弱地基[1]。软弱地基是自然作用下的产物,所以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即使进行了人工改造,其内部结构依旧有失稳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地基比较软,密实度比较差,在承受上部所有荷载时,会逐渐发生沉降,并且因为不同位置承受荷载不一样,很有可能在后期使用时,发生偏斜,最后都会对地基之上的建筑整体质量构成威胁。
二.软弱地基的改造加固技术
1、换填高强度材料
软土地基主要材料无论是什么,其强度都满足不了施工要求,所以可以对其换填高强度材料,然后进行正常的地基施工,包括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等工作,以此来保证软土地基具有密实效果,其强度和硬度足以使承载强度极限值得到提高。一般换填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比较大,碎石、砂石比较合适。在换填施工完毕,还要对加固后的地基进行承载试验,只有通过试验,才能在其上进行下一步施工[2]。
2、设置强夯
在进行强夯操作之前,要进行挖孔填筑材料工作,孔的规模、数量、深度以及和其他孔之间的距离都要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填筑的材料必须要符合强夯要求。在填筑完毕,就要借助重锤进行强夯,在强夯的过程中,填筑材料会和软弱地基的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会越来越大,空隙率会越来越低,地基本身也会变的硬实,如此软土地基的加固目的就实现了。
3、夯实与振动法
夯实主要是指借助重夯工具,对软弱地基进行夯实,使软弱地基空间被压缩,在压缩的过程中,地基土质会变硬,地基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积极方面的,即使结构稳定。这种夯实地基加固的方法作用范围有限,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软土地基就不太适合。
4、预压法改造
预压法分为堆载预压以及砂井预压。前者主要针对软土地基承受能力以及稳定性进行的加固处理,后者主要解决软土地基中的排水问题[3]。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可对软土地基的实际状况进行勘测,看地基需要哪种预压方法。堆载预压是将预压荷载或建筑本身荷载作用在地基上,对其进行预压,在预压的过程中,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以及抗压强度会得到提升,承受极限值也会得到显著提高。砂井预压借助砂井,解决地基的排水边界问题。
5、挤密法
和强夯法原理差不多,都是需要打孔填筑高强度材料,来达到使地基加固目的,挤密法就是将填筑材料与帝及原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地基密度变大,密实度变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地基加固方法在对松散地基处理时,效果比较显著。
6、深层搅拌法
对软土地基的地质化学属性进行勘测,然后对地基打孔,注意孔的高度要深一些,数量要多一些,如此才能将具有固化效果的化学试剂与地基接触,然后在专业搅拌设备的搅拌下,两者会逐渐相互融合在一起。地基就不能保持原来的软弱形态,会变得更结实,更坚硬。在搅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意搅拌次数以及力度,否则软弱地基固化效果会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7、高压喷射注浆法
浆指的是水泥浆体,软弱地基空隙率比较大,注入水泥浆体后,水泥浆体会填充地基空隙,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后,水泥会硬化,填充了水泥浆体的软弱地基此时和硬化后的水泥已经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地基本身的形态、强度以及承受能力会得到提高,地基加固目的就达到了。要使浆体和地基有效接触面积更大,使浆体作用在地基上的范围更大,还要借助高压效果比较好的设备,在高压作用下,喷射浆体的速度和力度会比较大,喷射效果也会比较好[4]。
8、灌浆法
打孔灌浆,提高软土地基的硬度以及密度,使软土地基结构更加坚固。
三.软弱地基局部改造处理
建筑工程规模比较大,覆盖面积也是比较大的,工程所在的施工区域不一定全部都是软弱地基,在实际中,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的是局部处理法。
1、松土处理
高强材料换填法以及挤密法是处理松散土质比较有效的手段。如果松土在整体地基中所占面积不是很大,可以进行人工换填工作。选用的砂石除了硬度和强度满足换填要求外,还要在规模上有大有小,如此在填充时,规模比较小的砂石会紧密填充到规模比较大的两块砂石中间,如此最后换填完毕,所有的砂石整体性更高,空隙率会降低,在和土体结合在一起后,还要对其进行压实,以保证密实度。
2、局部范围内硬土处理
建筑之所以在后期使用时发生不均匀沉降,是因为建筑地基不同位置的承载能力不同,承载能力强以及沉降速度慢处的地基材料为硬土,而沉降量比较大,发生偏斜处的地基材料则是软土。如果只有小范围沉降慢,则代表地基局部为硬土,为了保证沉降均匀,可以将硬土挖掉,使该处地基地质材料只有一种。
3、管道的处理
要保证地基牢固稳定,还要保证地基中的含水量不会超过规定范围,地基中的土应力保持平衡。管道敷设在地下时,直接与地基接触,如果管道发生漏水问题,地基的含水量就会超标,地基也不再保持干燥,地基结构在受到侵蚀后,会逐渐发生变化,变得更松散。另外,管道施工,如果在挖土时,破坏土应力,土体会产生相应的剪力,使地基结构失稳。所以还要对管材进行选择,对其敷设路线和开挖方式进行确定。
4、橡皮土的处理
软弱地基含水量比较大,如果将多余的水分通过其他方式排出去,会使地基土质变成粘性极高的橡皮土。这种橡皮土组成的地基软弱度很高,基本上无法施工,所以还要做好橡皮土的处理工作,橡皮土之所以粘性高,是因为其含水量高,所以可以采用继续排水,晾晒的方式,使橡皮土能变得干燥一些。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总的改造加固技术以及局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上文已经讲述,相关人员在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时,要先对现场软弱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然后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只有在地基强度以及硬度达到施工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参考文献
[1]尹丽.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J].智能城市,2016,2(09):25.
[2]吴函天.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65.
[3]王海瑞.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J].门窗,2015,(07):111+114.[
[4]赖志标.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J].门窗,2013,(05):94-95.
论文作者:谭仕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预压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土地论文; 强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