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举[1]2001年在《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归纳和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客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进行了预测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论述了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的目标。同时依据系统工程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的政策措施。如改革客运线路审批办法,修订《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制订《高速客运结点运输规范》,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组建跨地区的高速客运集团等。
刘松[2]2008年在《高速公路客运竞争策略分析》文中认为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我国高速公路客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客运逐渐暴露出组织化程度低以及运力过剩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高速铁路客运的兴起给高速公路客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为积极应对挑战,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本文认为,高速公路客运应采取以下竞争策略并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一,提高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促进高速公路客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第二,科学配置运力,改善高速公路客运运力过剩局面。第叁,高速公路客运企业要改变传统“等客上车”的观念,积极采用市场营销策略,综合运用市场营销手段。论文的前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文章的结构,正文则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高速公路客运概述。主要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为客运市场分析。对客运市场进行了细分,介绍了我国客运市场结构的变迁及现状,分析了主要竞争对手铁路客运的高速化对高速公路客运的影响,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客运应采取的竞争策略。第叁部分具体阐述了高速公路客运提高组织化程度策略。通过介绍高速公路组织化的概念,分析提高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了具体措施。第四部分为运力配置策略。针对高速公路客运运力过剩的问题提出了合理配置运力的策略。第五部分为高速公路客运营销策略。以一般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基础,结合高速公路客运企业的实际,从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五个方面阐述了高速公路客运的市场营销策略。
孙铁生[3]2013年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下高速公路客运组织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区域内城市间的来往更加紧密,单一的运输方式满足不了城市之间的运输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应运而生。公路客运作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各种运输方式自身属性的不断完善,对高速公路客运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分别分析了在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下,公路客运的客流量和客流属性的变化情况,说明了现阶段高速公路客运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的高速公路客运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模式的必要性。文中从乘客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成渝通道内的旅客出行数据为例,分析了在出行过程中各特性变量对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的验证,证明了在旅客出行的全过程中端点的便利性对其选择出行方式具有明显的影响,针对目前的形式,公路客运怎样优化自身的条件来更好的吸引客流,文中分别从企业组织、旅客组织、线路组织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优化措施。通过设置合理地接驳模式和根据客流的时间分布来调整发车频率等措施,实现减少成本投入,增加客运收益的目的。
徐杨[4]2011年在《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叁大省份之一,简称“黔”和“贵”,省会为贵阳市。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是西南地区通往珠江叁角洲、北部湾经济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枢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十年,是贵州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最快的十年。按照《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州将在2030年之前建成“6横7纵8联”的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达6800多公里。此外,贵阳、遵义、六盘水、都匀、毕节五个贵州城市被纳入国家级枢纽节点建设,预计2020年前可建设完成。随着贵州省经济持续增长,全社会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也均呈持续平稳增长势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进行战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MPA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结合贵州省省情,针对贵州省经济发展、公路运输发展及旅客出行需求的实际,就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本文对影响贵州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运输枢纽建设及综合交通等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还眼于贵州道路运输发展情况,将关注的焦点从单纯的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情况转到外部综合因素上来,在总结“十一五”的基础上,系统考虑了贵州省道路运输“十二五”的发展,对未来远景及长期目标进行了展望,力求更好完成近期目标,从注重日常管理、常规管理转向未来的发展管理和危机管理。通过对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对未来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在六个备选模式中进行战略选择,提出推进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的一些措施意见和政策指导,希望为能进一步促进贵州高速公路客运更好的发展做出努力。
张峻丽[5]2009年在《公路客运行业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客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客运作为旅客运输的主导运输方式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公路客运发展前景良好,存在较大的需求,市场广阔。同时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化形势下,公路客运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行业竞争、内部矛盾、管理体制等,给公路客运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出行对安全、快速、舒适、准时、优质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公路旅客运输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要求。本文从探讨公路客运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论证了建设公路客运系统的国民经济意义,并在深入分析我国公路客运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国外公路客运的发展经验,提出公路客运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从行业管理的不同角度论述了政府对公路客运系统的引导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国内公路客运为考察对象,吸收了公共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并大量借鉴了国外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国内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对公路客运行业管理、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运价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政府进行行业管理提出发展方向,以期充分发挥公路客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公路客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王志强[6]2006年在《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的大发展时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仅次于美国。一方面,高速公路主骨架逐步形成,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弱化了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究其原因,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不完善,不能较好的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或因配置过度造成使用经济成本过高而抑制了高速公路发挥应有的效用。 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理论方法体系是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综合了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经济、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多理论、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体系。其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系统中的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的优化、均衡配置,研究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背景下,配置和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基本概念和配置基本理论的研究,把高速公路服务体系分成客运体系和货运体系两部分展开研究。笔者希望得出高速公路服务体系配置的一般规律,以期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使建成的高速公路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使国家有限的建设资金得到更好的应用。 国内缺乏对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并从构成及基本功能与建立原则上进行研究阐述,以完成对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架构的基本界定与描述。 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生产力理论、系统理论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结合高速公路运输生产力的特性,研究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的基础理论。定义公路运输生产力并对其进行内涵界定,以此作为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的生产力视角的理论基础;深入论述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的系统结构、市场特征与经济成本,以形成经济理论基础。 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的逻辑起点,本文对运输需求分析提出具体的范围,并对客流和货流的预测分别给出回归分析、灰色理论和支持向
邹海波[7]2003年在《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据经济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以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运输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合理化原则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的形成原因、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在介绍和总结了发达国家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道路运输发展的叁阶段目标,提出了实现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合理化的叁阶段目标。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孙晓飞[8]2011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型产业,是维护经济运行与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公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交通运输产业的效率,并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充分发挥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改善生活面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对公路运输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协调参与公路运输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指导、规范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因此深化对公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历程置入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展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全文包括绪论、第一、二、叁、四、五章以及结束语,共七部分。绪论首先对公路运输、道路运输、道路运政管理、公路运输管理、运输政策等概念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从历史角度研究公路运输政策的意义,详述了当前理论界在公路运输政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研究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并说明了本书创新之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第一章分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前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进行回顾,探讨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得失。第二章介绍了初步市场化进程阶段(1979-1991)公路运输政策转变的历史形势,从全面放开的市场准入、运输企业的全而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培育、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度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情况及对道路运输业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叁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的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及推行股份制改革、市场准入的从严、以优化为中心的运输结构调整、全方位的市场监管等方面阐释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分析了上述政策对道路运输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简要评价了该阶段政策成效。第四章交代了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公路运输政策调整的社会背景,然后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统筹考虑、运输结构的全方位和深层次调整、市场监管理念及措施的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该阶段公路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举措,分析了政策的实施对道路运输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该阶段政策实施成效做了简短归纳。第五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公路运输政策的演变特点,,总结了当代公路运输政策制定实施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行业发展实践提出了对今后10-20年公路运输政策应采取走向的一系列建议。结束语部分在全面分析政策演变特点及实施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结论:今后10-20年既是我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法制建设必须重视完整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公路运输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道路运输管理中,行政、经济、法律叁种手段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应当把如何实现运输结构的科学调整作为今后政策完善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现有公路运输政策的不足,不仅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更需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转变理念,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发展,科学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指导道路运输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
牛强[9]2017年在《高速铁路客运对道路班线客运影响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道路班线客运一直是我国客运市场的主力,我国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更是强化了这一态势,各地道路班线客运企业曾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繁荣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自2010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加快以来,城际列车特别是高速铁路列车的不断开行给道路班线客运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道路班线客运所占市场份额明显下降。道路客运发展问题成为当下道路班线客运经营者和行业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管理学、运输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为依据,采用统计学等多种计量工具,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实证分析高速铁路客运对道路班线客运的影响入手,探讨道路班线客运的发展策略,旨在明确道路班线客运发展路径。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接着分析了高速铁路客运与道路班线客运的发展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二者在经营环境、技术经济特征、客流特征及其需求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其次分析了高速铁路客运对道路班线客运的影响因素,并以西安市为例,对高速铁路客运对道路班线客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适应合作型、转型规避型、组织变革型、技术创新型以及政府施策型五方面提出了道路班线客运发展的相关策略。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客运发展对道路班线客运经营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与高速铁路客运相比,道路班线客运有劣势,也有优势,因此应该扬长避短,加强与高速铁路客运之间的合作,正视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形势,从多方面多角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应对策略,实现道路班线客运的可持续发展。
普江泉[10]2013年在《公共产品视角下农村客运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系人民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客运,是解决“叁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逐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作为我国西南部边疆地区,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高度重视农村客运发展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结点,以行政村为网点的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基本完善的农村客运线网。虽然,面对本省农村客运发展的现状,滇中玉溪农村公共交通发展与农村客运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服务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问题,仍然是玉溪乃至全国部分省市农村客运建设过程中一个需要因地制宜、重点关注和持续不断改进的关键方面。然而,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客运的规划、站场建设、营运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作为由政府主导,面向广大农村民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具有公共产品特点和治理需求的公路客运建设与完善,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公共产品的特性出发,分析农村客运的属性、发展现状、造成“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的根本原因,从管理层面进行制度化、体制化改革,探索一条依靠多中心治理和自主治理相结合的农村客运治理模式,以期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的优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客运组织化程度政策研究[D]. 谢家举. 长安大学. 2001
[2]. 高速公路客运竞争策略分析[D]. 刘松.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3]. 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下高速公路客运组织模式优化研究[D]. 孙铁生. 西南交通大学. 2013
[4]. 贵州省高速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研究[D]. 徐杨.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5]. 公路客运行业管理策略研究[D]. 张峻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6]. 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研究[D]. 王志强. 长安大学. 2006
[7]. 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邹海波. 长安大学. 2003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路运输政策演变研究(1979-)[D]. 孙晓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9]. 高速铁路客运对道路班线客运影响实证分析[D]. 牛强. 长安大学. 2017
[10]. 公共产品视角下农村客运治理研究[D]. 普江泉. 云南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