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活动是幼儿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幼儿感 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 研究需要,笔者随机抽取一所公立幼儿园和一所私立幼儿园作为研究样本,对它们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调查分 析,结果发现在教师观念、教育目标的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师评价等几个方面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有效教学;问题与策略
一、前言
问题的提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理性的和感性的两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所呈现的是一种感性的对世界的把握,它主要包括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想等方法,其特点是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操作步骤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1]幼儿美术是指3——6、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造型艺术活动,它是幼儿阶段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会影响儿童的智力、想象力和情感等,也会影响到人成熟时期的文化状态,甚至关系到未来国民的素质以及社会进步程度。[2]所以说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然而,在实际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却渐渐背离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本质意义和目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通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发现问题,在此基础 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调查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设计观察量表和访谈提纲进行研究。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随机抽取都匀市一所公立幼儿园和一所私立幼儿园作为研究样本,对两所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认识情况,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另一方面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情况,主要是教育目标的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师评价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幼儿园有效教学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3]。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三到六岁学龄前儿童,他们有着特殊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幼儿园的教育与中小学的教育相比就有了一定的特殊性。幼儿园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成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 效果,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一种活动。[4]一般而言,幼儿园有效的教学活动要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征:准确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内容、充分的教育活动准备、有效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评价[4]。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基于对幼儿园有效教学的理解,加上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教师观念上存在错误认识综合两个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来看,教师在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观念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美术教育只是幼儿教育活动中一项无足轻重的活动,带着小朋友随便画画弄弄就行,就像中小学的美术课一样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这一点在私立幼儿园尤为突出,现在私立幼儿园竞争激烈,各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要求,只注重教授孩子文化知识,却忽视了美术教育。第二,在对美术这一活动的认识上,当前很多教师多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幼儿的心灵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幼儿教师并没有把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教育和培养儿童创造性当做最起码的职业要求。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观念是行动的指南,错的观念必将导致错误的行为方式,一个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保证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4.2 目标定位上忽略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被调查的两所幼儿园来看,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 活动目标的设置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都过分注重幼儿美术技能的培养,关注通过一次美术活动幼儿能学会多少东西,掌握多少技能,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中常常把艺术技能的习得、艺术知识的积累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把审美教育仅仅作为德育、智育的工具与手段,较多地挖掘审美对象的真与善的内涵,强调它的“辅德与益智”功能,忽略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想象与创造等本体的艺术能力的培养。[1]因此,对教育目标的设置和把握仍 是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难题。
4.3 内容选择上忽视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兴趣从与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幼儿园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活动内容的选取绝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很少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愿望与兴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素材,也离不开幼儿自身 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幼儿的兴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南方的小朋友从来没有到过北方没有见过天安门,老师硬要布置一个主题让小朋友画天安门,估计没有一个小朋友能画的出来。反而会让小朋友厌恶甚至恐惧美术活动,因为自己都不会,而且没有任何情感和兴趣爱好。可是,现在很多教师并偏偏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在按照自己的设计和预想开展活动,在内容选择上往往忽视了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环境、经验、愿望与兴趣。造成了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不合理、不恰当,导致教育效果降低甚至产生负效应。
4.4 方法运用上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在观察记录中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仍多采用的是示范、临摹、讲解等方法。教师在构图、造型、色彩、方法、步骤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幼儿只能是被动机械地模仿和在现,这导致了一次美术教育活动课结束后,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千篇一律都是很雷同的,没有什么创意和新意。在一次以水果总动员为主题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一张范画:一道彩虹上一个西瓜和一个苹果手拉着手开心的笑着。教师给幼儿大概讲述完了之后就让小朋友自己照着画,一些小朋友自己在画上添加了太阳和云朵,旁边的小朋友就说:老师说了要照着她的画,不可以自己乱画。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内容而采用的教法和学法,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有 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教育内容的顺利实施。这些传统的教育方法不但不会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反而会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抵触和恐惧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 时候,教幼儿什么,幼儿就不喜欢什么,传统的教育模式 是在教幼儿如何画画,而没有教幼儿如何喜欢画画。
五、总结
优化评价方式,推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8]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评价这一环节,正确的评价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使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更具有有效性。同时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评价时要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多鼓励幼儿、尊重幼儿的创新和个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评价,也可以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不仅能使幼儿相互学习而且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需要全体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正确认识和对待美术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促进幼儿园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眉,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李英姬.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历史演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5.
[3]余文森.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闫小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幼儿园论文; 幼儿论文; 教育活动论文; 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目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