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凤城街道卫生院;山东烟台265118)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支气管炎中中医内科治疗应用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然后采用辨证论治的思想,对于风寒袭肺证、燥热伤肺证、痰热蕴肺证,以及脾肺两虚四种证型的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中医内科治疗;最后从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
前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的年呼吸系统疾病,其高发病人群是中老年人,而且在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在中医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症候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痰多、咳嗽、呼吸困难,并且在呼吸中还会伴有喘息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比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对于中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方法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一、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
在现代医学中,西医认为导致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多种多样,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患者内因的影响。其中外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如化学气体的影响,吸烟的影响,被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因素的影响,以及花粉、尘埃等过敏因素的影响。而患者自身的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维生素A缺乏等营养因素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因。而中医则将慢性支气管炎归入“喘证”、“咳嗽”、“痰饮”的范畴之中,并且认为其与脾、肺、肾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肺部遭到六淫外邪侵袭,会导致哮喘、久咳、肺痨,并使痰浊内蕴,时日一久就会气阴耗损引起肺气虚,而气无所主会导致肾失摄纳,从而产生慢性支气管炎。因而,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产生与脾、肺、肾的功能失调相关。在现代中医研究中,有学者结合慢性支气管了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得出慢性支气管炎有寒热不同的结论,并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进一步把慢性支气管炎划分为阳虚型、普通型,研究肺热型。因此,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通常也是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临床治疗。
二、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探讨
辨证论治是中医研究与处理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也遵循着辨证论治的思想,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划分为不同的证型,然后根据不同证型的具体病因给予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本研究主要将慢性支气管炎划分为风寒袭肺证、燥热伤肺证、痰热蕴肺证,以及脾肺两虚四种证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2.1风寒袭肺证的治疗
该证型的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咳嗽气喘,其咳痰的颜色白而且稀薄,出现鼻塞、形寒怕冷等现象。针对于此,中医内科治疗主要遵循宣肺化痰,以及疏风散寒的原则。治疗方剂的药物组成主要包括杏仁15g,甘草10g,麻黄10g,药物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主症变化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2.2风燥热伤肺证的治疗
风燥热伤肺证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者是痰少且不易咳出。针对该证型的患者,中医内科治疗以润燥化痰为主。治疗方剂的药物组成包括川贝3g,杏仁4. 5g,桑叶3g,梨皮3g,沙参6g,栀皮3g,豆豉3g,根据主症加减治疗。
2.3痰热蕴肺证的治疗
痰热蕴肺证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渴、咳嗽喘促,以及咽痛等症状。中医内科对于该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以化痰、清热、止咳为主。治疗方剂中的药物组成为杏仁20g,半夏15g,黄芩20g,贝母15g,桑白皮20g,苏子15g,以及山栀20g,根据主症加减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脾肺两虚的治疗
脾肺两虚型患者在临床上多出现喘促及咳嗽,遇寒就会发作,或者使病情加重,还存在慢性腹泻、纳呆的症状,而且脉弱,舌淡胖有齿痕等。针对该证型的患者,中医内科治疗以祛风化痰止咳,补肺健脾为主。治疗方剂中包括山药20g,蝉衣10g,黄芪20g,炙杷叶10g,防风10g,白术20g,川贝10g,根据主症加减治疗。
三、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为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对于中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利用中医内科治疗,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减少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与煎熬。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提高总有效率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划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如果患者在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则表明中医内科治疗达到了治愈的标准;而不适症状出现明显缓解,经检查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则为显效;经过治疗如果喘息、咳痰等症状有所减轻,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的则为有效;如果不适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是出现加重,肺功能无改善的则为无效。中医内科治疗遵循解表清里和清肺化痰的原则,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利用杏仁、甘草、麻黄等中药来化痰祛风,从而治疗风寒袭肺证患者;利用川贝、梨皮、桑叶等的作用来解除燥热伤肺证患者的烦躁,并减少对于肺部的损伤;通过在治疗方剂中加入半夏、黄芩、贝母等对痰热蕴肺证患者止咳平喘、清热化痰;通过山药、黄芪、蝉衣、防风等药物起到补肺健脾、祛风化痰的功效,缓解脾肺两虚证患者临床的症状。经过治疗,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人数明显提高,总有效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3.2降低复发率
慢性支气管炎使患者的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具有病程长的特点。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征较为特别,如果不经过彻底的治疗,很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支出,而且对于患者的精力也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对于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带来巨大的负担。而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虽然起效较为缓慢,但是能够从根源上进行治疗。通过中药方剂的功效使患者的脾、肺、肾三脏的功能得到恢复与巩固,得到平衡,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效的预防了病情的迁延,降低了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率。
3.3减少不良反应
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另一个突出效果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西药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虽然起效快,但是西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强,加上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反复发作,长期服用药物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而中药治疗方剂的毒副作用小,绝大部分患者在服药期间都没有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加上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率低,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结语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的不仅会带来咳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的诸多不适症状。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导致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严重的疾病。因此,预防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于保障中老年人的健康意义重大。中医源远流长,其辨证论治的思想是现代医学发展可以借鉴的重要财富。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合理利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可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开创更加有效的治疗思路,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其反复发作的几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于萍.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病因及诊断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1, 09(32):397-398
[2]毛广芬.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162-163
[3]唐晓伟,曾泽生.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17):21-22
[4]崔峰,林弋轩.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3):169,172
论文作者:陈宝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支气管炎论文; 中医论文; 内科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慢性论文; 方剂论文; 药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6月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