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学论文_李登堂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学论文_李登堂

山东省阳信县玉友学校 251800

在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下,人们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数学教学不应停留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好初中数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只有教师对教学工作有稳定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热情,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实例生动、具体,应用生活中的实例,能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实践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知识的魅力,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列举出衣服、天安门、五角星、门等等。讨论积极热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不常发言的同学也能举手回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比如问题性教学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在讲到扇形的面积公式S=LR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是否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样?我立即夸奖他敢于提出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把两个图形作了比较,指出一个是直边三角形,一个是曲边三角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又有一个同学提出假设:如果扇形放大变成整个圆,公式还成立吗?我让同学们讨论,最后明白整个圆周变成了底,高还是半径,S=2πR·R=πR2,回归到熟悉的圆面积形式,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了。这其实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智慧的碰撞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表明个体能面对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去,并尽可能提高其参与度。其次,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上,对老师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四、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例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错在计算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上,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合作探究,去发现避免错误的较好的计算方法。大家通过讨论,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总结出了“分段计算”的方法。即以运算符号“+”、“-”号为界,把所给题目分为三段,分别进行计算,结果是,最后再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进行计算。这样就减少了计算错误的发生。

学生们在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想象的能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为最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而努力。

论文作者:李登堂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教学论文_李登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