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已成一定规模,国家对电网建设投入日益提高、不断的完善配电网架结构和供电能力。所以要注意中低压配电网项目精准投资管理。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网;项目管理;精准投资
1 中低压配电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电网基础数据不准、问题分析不清
配电网的发展应该联合各个生产跟营运部门的协调发展,可能数据的不匹配或者数据的不统一都会影响电网需求的准确性,在这过程中由于一些单位缺乏相关的台账数据、和现场的不一样导致数据的不准确,从而影响了电网问题的有效解决,特别是PMS等系统在这里表现的更加明显,电网基础数据的统一将显的更加重要。在此之外,有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电网问题会积累起来,形成问题库,问题库在这里显现出了一些它的价值,或许在下次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参照问题库里的解决办法,快速解决问题,问题库在对一些问题提供依据跟解决办法的时候起到了很好的重要,它明确规定了项目的立项跟排序的原则,但是落实的范围还比较的小,文件精神在一些县级公司并没有很好的落实下去,县公司没有严格按照文件的要求实施下去,同时也没组织相关的人员学习,进行问题的梳理和有效的总结,故很难形成问题库。同时业务人员的素质跟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对问题的分析存在很多的不足,分析的问题也不够全面,提出的解决方法针对性也不是很强,基本上都是凭借主观意愿来申报项目,这都导致了项目的问题被遗落,对一些已经申报的项目得不到优先缓急的解决方法,从而严重的影响了项目的投资的准确性跟效益性。
1.2 配电运维管理与项目建设不同步
对于一些台区已经改造完成了的,但是不能跟负荷切割一样,三相四线调整的各相关负荷不能同步,导致了原来的低电压对照标准出现了低电压问题。配电设备的一些运行参数不能及时的更新,台账也更显不及时,这些都会影响低电压、重过载数据的异常。进而影响配电项目的决策的准确性。
1.3 可研(初设)一体化设计深度不达标
设计在整个工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后面的项目进展的速度跟质量,所以可研(初设)在初期出现的问题将严重影响设计的质量。县公司在网改工程设计中是主要的力量主体,设计管理不是很一致,对本县城的内网改工程负责监管,是设计质量的主要考核对象。但实际上,网改工程的设计主要是设计院完成,负责改造建设的就是县公司,这样就导致了考核对象无法发挥设计质量的主体作用。但由于设计院的人手不够,又无法对每个网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指导,故严重影响了可研(初设)的项目质量。有些设计院能力的不足也会影响到网改工程,比如说网改人员没有相关的线路设计经验,很难保证设计的产品质量;他们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变换比较频繁,同时对一些现场不够熟悉,也不熟悉具体的设计规则,达不到省公司的设计要求,同时对供电站所的依赖很大,比如说截面的选择,路径的确定,站点的分布。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科学判断,很难解决实际问题,难于保证方案的有效性。设计的审批也是不到位的。
1.4 配电网项目管理协同合作不顺畅
配电的项目管理的部门一般比较多,涉及到的部门类型也比较多,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问题,最终都没有过关。在县公司职责缺少的时候,内部各个环节沟通较少,致使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县公司跟设计部门之间的合作,到最后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很难再补救。
2 中低压配电网项目精准投资管理策略
2.1 把控好立项关
第一,必须将投资原则跟目标相结合,最底下的基础部门即基层供电所是这个项目的改造需求的核心,在针对每个项目建设必须跟省公司的投资原则相匹配,强化项目跟投资相一致。经研所必须为配电项目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配电网项目准确性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各个县级公司必须按照实际情况申报,在投资安排上多下功夫,根据轻重缓急的顺序进行项目投资申报,按照“先运维,在改造”的原则。
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重点行业的发展来制定电网的投资需求跟规模,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出电负荷跟电量的需求,可以很好的杜绝超前储备,将负荷指标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围。
第四,考虑到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必须坚持规划管理的统一,制定标准,已资产全寿命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为标准,优化改造的方案,增强自动化的操作,提高配电标准,从而避免半途而废的配电项目,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第五,把检查工作日常化、常态化,积极应对突发战况的发生,从而避免部分突发项目的遗落情况。
2.2 把控好设计关
第一,项目开始时,设计院要加强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大对设计项目的考核,选择对项目更加熟悉的技术骨干派到对应的单位进行指导工作,同时在项目的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在完成后要对项目设计做内部的审核。
第二,各个主体单位,特别是县公司,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必须与设计部门多沟通,加大对项目设计的现场进行方案勘探。对比较复杂的项目,应该派更多的设计人员跟现场人员到现场合力制定出更符合项目设计的方案。
2.3 把控好审查关
第一,针对配电网区域比较广的地方,采取市公司负责10千伏线路的工程,抽取部分台区方案复核,县公司必须全部项目工程进行复核审查。
第二,县公司必须把控好项目设计的合理性跟可靠性,避免设计内审走过场,不负责任。
第三,在项目最后的审查中,必须对各个职能专业口进行有效沟通,在最终确定项目可行时,要用正式的文件确认,以免朝令夕改。
2.4 把控好评价关
第一,强化对效益的评价。根据大数据的后台支撑,根据对运行、生产、营销、财务规划等的分析,建立综合评价管理平台,越发让电网发展更加有效、安全,突出效益,定量分析,形成相对应的数据库。以任务为导向,深化电网发展和评价应用,为电网提供精准投资。
第二,从电网的规模、安全、效率、设备、经营状况和国家政策六个方面系统来判断电网的发展现状,可以很好的为下个年度提供依据。同时结合《电网发展诊断分析报告》来查找电网的不足和提供改进的方案,对改善电网发展的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同时能够提高电网投资效益,有效的形成相关的电网储备项目。
第三,优化整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提供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加强追踪;对效益不好的电网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优化投资节奏,加大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优化电网的投资机构。
第四,完善相对应的投资考核体系。每个职能单位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优化投资环节,对不履行职责和滥用职权的进行追责处理。
结语
随着国企、国资监管不断加强,电力改革持续深化,电网发展需求继续增长,电网公司经营压力不断增大。提质、降本、增效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落实电网精准投资策略,强化电网投入产出分析,全面提升效率效益水平。本文以细化电网投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为重点,提出提升电网投资精准策略,有效提升电网投资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刘毅.经济新常态下电网投资管理中的柔性决策技术应用探微[J].科技与创新,2015(23):70-73.
[2]潘程.电网投资管理中柔性决策技术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8).
论文作者:徐震斌,汪碧霞,朱建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电网论文; 项目论文; 公司论文; 很好论文; 精准论文; 效益论文; 配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